松口气,连念几声阿弥陀佛,亲自抱了孩子往内室去擦洗身上秽物。恭贺殿下,另有人出去送信,笑道:是位小世子。上天保佑,李政惊喜交加,还有些终于可以说出口的庆幸,关切道:王妃还好吗?都好,御医给王妃和小世子号了脉,都很康健。李政迫不及待的往内室去见生产完的妻子与新生的儿子,到了门口,才反应过来:叫人往宫里去报喜,告知父皇这个好消息。侍从笑答道:殿下说的晚了,报信的人早就走了。新生的小世子吃过奶后,合眼睡得正香,钟意倒不怎么累,歪在塌上,极珍爱的打量他。李政到一侧坐下,温声道:像谁?不知道,还没睁眼呢,钟意想了想,笑道:景宣是出生第二天睁眼的,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说曹cao,曹cao到,景宣气鼓鼓的自门外进来,闷闷道:父王,坏。李政这才想起来,之前为糊弄女儿出去,说好了要跟她躲猫猫。不是父王想骗你,而是中途出了点事,他将女儿抱起,叫她看塌上的小弟弟:景宣快看,小弟弟出生啦!景宣认真看了会儿,蹙起眉,有点嫌弃的道:弟弟,丑。真是你亲女儿,钟意又好气又好笑:见了新生孩子,说的都一样。景宣,你知道吗?钟意揭李政短,道:你刚出生的时候,父王也笑你丑。景宣狐疑的看了李政一眼,闷闷不乐道:我不丑,弟弟,丑。不丑不丑,李政笑着安抚道:我们景宣是最漂亮的。……皇帝新得了一棵玉寒兰,饶有兴致的养在了寝殿里,可巧这日结了苞,内侍们灵巧,嘴上就跟抹了蜜似的,话说的十分动听,只有内侍总管刑光不语。皇帝笑道:你怎么不说话?刑光答道:奴婢觉得,这是天家吉兆,卑下之身,不敢妄言。皇帝颇感兴趣,道:怎么说?秦王妃有孕,即将瓜熟蒂落,这花儿也结了苞,刑光道:这不正是最好的兆头吗?皇帝笑骂道:你这滑头,惯来最会说话。正说笑间,便有内侍来报,说秦王妃发动了,皇帝目光希冀,笑道:倒被你给说着了。不多时,便有人快马入宫,道是秦王妃生了世子。好!皇帝开怀大笑,道:传朕旨意,令天下为父者爵升一阶。丰年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令民安乐曰康,世子便取名景康吧。同年五月,帝易储,册嫡次子政为皇太子,妃钟氏为太子妃,世子景康为皇太孙,秦王政入主东宫。第40章花灯钟意吩咐人收拾行囊,准备动身,往绥州去。益阳长公主有些讶异:不是说要过了十五再走吗?怎么这样急?钟意笑道:左右我在京中也无事,还不如早些出去走走。益阳长公主神情微动,低声道:是不是因为青雀?这原也瞒不过人,钟意顿了顿,还是点了下头。罢了,既是这缘故,益阳长公主不好再劝,笑道:出去走走也好。说起血缘关系,益阳长公主与李政远比跟自己亲近,现下能说这种话,是真的没把自己当外人。钟意谢过她的好意,又遣人往越国公府去送信,不想等人回来,却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钟老夫人病了。怎么回事?钟意思及前世,有些心焦,急道:祖母身体一向康健,怎么忽然就病了?老夫人前几日出门吹了风,夜间便有些咳嗽,原以为慢慢就会好的,也没在意,这两日忽然却加重了。居士还是回去看看吧,玉夏见她面露担忧,道:老夫人毕竟上了年纪。这话说的有些不详,却也在情理之中。钟老夫人年纪不轻了,这场病又来势汹汹,备不住便生了什么意外,钟意若动身往绥州去,却不是一时半会能赶回长安的,若真是出了什么事,她只怕要抱憾终身。皇帝素来同这个姨母亲近,听闻她病重,亲自登府探望,李政也一道跟了过去。钟意既然归府,便在钟老夫人身边侍奉汤药,虽说已经出家,但尽孝这种事,自然不会有人说怪话。皇帝被人引着进了内室,便见钟意捧着药钵,将汤药残渣倒在花坛里,许是这几日cao劳,人也清减几分,愈加窈窕动人。这样钟灵毓秀的女郎,怨不得他那心高气傲的儿子,也会被拢住心。皇帝看眼李政,停下脚步,道:居士。钟意回头望见这一行人,屈膝施礼:陛下。言罢,又客气而疏离的叫了声:秦王殿下。皇帝关切道:姨母身体如何?已经稳定下来了,再将养几日,便会无碍,有劳陛下登府过问。钟意再拜道:祖母这会儿正醒着,陛下不妨过去说说话。皇帝轻轻颔首,先一步入门,李政再见她,心中自有千言万语要讲,却也知眼下情状不宜多说,深深看她一眼,默不作声的跟了上去。内室有人说话,不知是谁家郎君,声音清朗,如三月阳光:济仁堂的川香枇杷膏最好,老夫人喉咙肿痛,每日吃些,最是对症。沈复。皇帝神情微动,李政眉头也跳了一下,父子二人下意识去看钟意,却见她神情淡然,一丝异样也没有表露。皇帝忽然有些能理解儿子求而不得,又无从下手的无力了。他进了门,便见钟老夫人靠在软枕上,沈复则在塌边胡凳上落座,笑道:姨母如何,身体可好些了吗?钟老夫人有些讶异:陛下怎么来了?沈复也起身见礼。姨母是长辈,既然染病,朕登门探望,原也是应该,皇帝笑着问候一句,又道:幼亭怎么也在?沈复答道:臣同陛下一般,皆是来探病的。皇帝赞道:幼亭有敬老之心。沈钟两家原就是世交,沈复则道:晚辈敬重长辈,也是理所应当,哪里当得起陛下夸赞。几人笑着寒暄,倒也和睦,钟意并不搭话,往外室去盯着侍女煎药,待煎好后,才送到内室去,到塌边坐下,道:祖母,该喝药了。有侍女将钟老夫人扶起,钟意将碗中汤药吹凉了些,才送到她口中去,一碗药喝尽,又有些歉意的看向几位来客:这药安眠,祖母怕是要歇下了。那朕也不叨扰,这便回宫去了。皇帝起身,嘱咐道:若有用的到的药材,尽管往宫中取,太医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