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父皇,伤在后背肩膀,能坐的,不妨事,儿臣没有那么娇气。
他话是这么说,但脸上没有什么血色,嘴唇也是白的,额角也渗出汗。
吴太医匆忙来了,仔细瞧了瞧伤口,王爷,您这伤可不轻,不可再轻动了,好好养着才是,争取在天热之前能愈合,否则恶化就不好了,您昨天夜里可有发热?
这……应该是没有,就是早上起来身上有些酸痛。
那应该是低热,臣再改改方子……
改什么方子?皇帝怒声,去熬药来!
是。
端六辰扶着椅子站起来,多谢父皇。
皇帝看他这样儿,到底是自己儿子,示意他坐下,这才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有头绪?哪里来的刺客?
端六辰摇头,儿臣还未查明,刺客当场自尽而亡,断了线索。
好端端的,怎会想起去青源寺了?
回父皇,端六辰面露愧色,之前……是儿臣的错,儿臣深感不安,出城时就想着,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见不到父皇和母妃,所以,就想着去青源寺上柱香,祈求父皇母妃康健平安……
他话没说完,周贵妃又抹起泪来,你这孩子,真是……若是母妃知道你遇险,受这么重的伤,母妃不要你去祈什么福,哪怕是折寿也要护你平安。
母妃!端六辰惊呼一声站起,您这是哪里话?儿臣心中,您和父皇最为重要,您若是这么说,儿臣只有去佛前跪上几日了。
周贵妃又哭又笑,好,好,不说了,不说了,你快坐。
这番母慈子孝,让皇上冷硬的心也多了几分暖意。
他手指轻叩着膝盖,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辰儿,你此番重伤,不宜再长途跋涉,就先……
端六辰心中大喜,正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忽然外面有人进来回禀: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求见,还有青源寺的璧和大师。
哦?请进来吧!
端六辰一听到璧和也来了,心中顿时一惊,暗叫不好。
好端端的,他进宫来干什么?
皇后和璧和大师一起进来,上前行了礼道:皇上,臣妾去给母后请安,可巧,璧和大师来给母后送安神灯,臣妾也想为您和母后分忧,这次就由臣妾来抄写祭祀用的经文,母后还赏了笔砚给臣妾。
皇帝一听也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和高兴,如此甚好,母后身体如何?朕记得大师也精通岐黄之术,不知……
璧和大师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阿弥陀佛,皇上放心,太后虽然之前受到毒创,但好在医治及时,只要好好调养,就会无碍的。
这就好,大师辛苦了。
皇后偏头看向端六辰,端六辰适时道:儿臣见过母后。
皇后看到他的脸色,微诧异了一下,随即露出关切,无需多礼,你的伤口如何了?
让太医看过,无碍了,多谢母后记挂,端六辰转身又对皇帝道,父皇,若是没有其它的吩咐,儿臣先行告退了。
周贵妃也附和,是啊,皇上,我们母子就不打扰您和皇后娘娘了,臣妾带他回宫中去等着药吧,也让他歇一歇。
皇帝点头正欲答应,皇后心中冷笑,想走?没那么容易!</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