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可她不能拒,她说惭愧在先,太后赏了笔砚在后,她连推辞的余地都没有!
她强自忍下,双手举过头顶,臣妾多谢母后赏赐,定当好好抄写。
接下这东西,皇后只觉得无比沉重,她本想着让太后知道太子和端九离受了委屈,端六辰遇刺是他自己德行有亏,没想到,事儿没办成,倒把自己绕进去了。
太后抬抬手,起来吧。
秋嬷嬷扶着皇后起身,她心中不甘,正想着怎么说,外面有人来报:回太后,青源寺的璧和大师求见,说是给您送安神灯来的。
太后心头微怔,璧和可有些日子没来过了,怎么突然进宫了?
瞧瞧哀家这记性,前阵子让大师给备了安神灯,转过头就忘了这事儿,也没去拿,快请进来!
皇后听到璧和大师来了,不禁有些欣喜。
或许,这就是转机。
……
璧和大师一进城,莫颜就收到了消息,她暗暗松了口气,看来,璧和大师还是给了她这个面子。
算算时辰,这会子皇后应该就在太后那里,她可不会放过向璧和大师打听端六辰遇刺经过的机会。
她靠着窗边,轻托着腮,端六辰……这次你会付出点什么呢?
真是让期待啊!
端六辰经于公公提醒,早料到皇帝会让他入宫,一接到消息,他就吃了药,跟着上了马车。
进了宫门,还故意活动了一下,肩膀上的伤口又渗出不少血。
尚书房中,不只皇帝在,周贵妃也在,时不时还朝门口张望,一副慈母盼着儿子到来的样子。
皇帝瞧着她这样,轻笑了声,你放心,不会有事的,朕派去的人,一会定小心照顾。
周贵妃勉强笑了笑,是,臣妾不急。
终于,外面有了车轮声,周贵妃一下子站起来迎出去,见到从车上下来的端六辰,立即就红了眼。
辰儿……
端六辰脸色苍白,母妃。
他正要行礼,周贵妃急忙过去双手扶住他,快,别行这些虚礼了。
她一转头对着于公公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叫太医来!
是!
母妃,不用担心,儿臣不要紧。
周贵妃别过脸去,擦了擦泪,进去再说吧,皇上还在等你。
端六辰步子迈得大了些,眉头皱了皱,周贵妃低声安慰,别急。
皇帝看到他,也愣了下,本来以为是周贵妃受了惊,说得夸张了些,眼下瞧着端六辰这情况,倒是真的伤的不轻。
儿臣拜见父皇,儿臣不孝,让父皇母妃担忧。
端六辰要行礼,皇帝摆摆手,罢了,快入座吧!伤到哪里了?可还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