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中文 www.bjzhongwen.com,最快更新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
英才方面,大明是碾压局。
但建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就在崇祯佼子夜话的同时,侯方域再次走进了东暖阁。
主子,奴才刚刚接到了一位故友从南京捎来的书信,他在信中提及一个事情,奴才以为主子需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呢?多尔衮伸手道,拿来朕瞧瞧。
侯方域将书信递给多尔衮,又说道:奴才的这位故友说最近几个月,又有数以万计的生员向南京聚集,准备参加今科国子试。
国子试?多尔衮问道,跟乡试和会试有什么区别?
侯方域道:既非乡试,亦非会试,但是国子试中式后,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从国子监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南明的内务府做官。
从老奴时代始,建奴就很重视人才选拔。
黄台吉当政时,曾先后五次举行科举考试
这五次科举考试一共选拔了一千多名举人。
不过因为举人量少质次,黄台吉并未进一步举行礼部试。
自从进关之后,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甚至刚林都不只一次的跟多尔衮提过,应该尽早筹备礼部试选拔高级人才。
也就是可以直接授官的进士。
但是因为事多,就一直耽搁下来。
今天,侯方域再次提及科举考试。
看完书信,多尔衮顿觉事态严重。
南明的国子试竟然要录取一万多个生员?
是的,一科就要录取一万多人,而且今年已经是第三科了。侯方域肃然道,到明年的这个时候,第一科录取的一万多名生员就可以从国子监中毕业,届时崇祯这狗皇帝就又有了一万个勤王士子可以驱策。
多尔衮的脸色顿时变得越发难堪。
不行,我们大清也必须尽快举行礼部试!
除了北直、山西及山东的生员,还要吸引陕西、河南甚至湖广的生员应试。
多尔衮黑着脸说道:小侯子,你立刻派人将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冯铨他们几个请来东暖阁,朕要与他们商议礼部试的一应事宜,赶紧去。
嗻。侯方域当即派人去请洪承畴等人前来睿亲王府。
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和冯铨先后到来。
再一次走进东暖阁,洪承畴、范文程和宁完我三人都有些唏嘘,因为他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踏入睿亲王府了。
显然,上次他们三个在建议中夹带私货,此举激怒了多尔衮。
此事也算是多尔衮对洪承畴三人的警告,你们可以保留意见,甚至于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千万别把朕当傻子,暗戳戳带节奏。
刷刷刷。洪承畴四人齐刷刷的跪地打千。
奴才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冯铨叩请主子金安。
起来吧。背对着房门的多尔衮这才转身面向洪承畴三人,三位先生还真是好生清闲呢,三个多月就只顾着养花种草。
洪承畴三人闻此只能相对苦笑。
只有冯铨一脸得色,这三个月来他可是春风得意。
好在多尔衮只是稍稍讽刺一句,就直接切入正题:今天朕把你们几位先生找来,就只为了一件事情,礼部试。
礼部试?洪承畴三人大喜,主子终于要开礼部试了吗?
冯铨更是精神大振,有了礼部试,他这个大清礼部尚书才是真正意义的礼部尚书,否则就只是个空头尚书而已。
多尔衮又接着说道:最近这几年来,天下板荡、战事频仍,所以我大清就疏忽了对天下英才的简拔,但是南明却半点不曾耽搁,除了三年一次的礼部试之外,从前年开始还额外增加了国子试,而且一录取就是上万生员。
长此以往,天下英才皆为南明网罗。
所以,我大清必须改变此等不利局面。
顿了顿,多尔衮又问:不知诸位先生有何高见?
主子明鉴。听到这,冯铨激动得差点流眼泪,国与国之间的相争,归根结底其实是英才之间的相争,如果任由南明继续网罗天下之英才,则我大清早晚不济,是以举行礼部试与南明争夺英才,乃是当务之急,再不可有片刻耽搁。
说了这么多,冯铨其实说的全都是空话,等于没说。
这就是个典型的官僚,干啥啥不行,争权夺利第一名。
洪承畴就提出了真正的建议:主子,要争夺南明的生员怕是不现实,不过陕西还有四川的生员却可以尽量的争取一下。
奴才建议,给应试生员核销车马费并提供免费食宿。
说到这一顿,洪承畴又说道:此外,乡试录取数额也要有一个提升,就算做不到一科录取上万名举人,也至少要录取五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