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合作,总是容易出现摸鱼的。
首先,合作后形成的村社,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在座叔伯任何一家人的,是大家的。
在这个集体中,没有东家和店小二之分,大家都是这个集体的东家!
东家给自己干活,不可能不认真吧?
众人全都笑了。
朱棣继续说道:当然,单单所有人是东家还不行,还要有其他激励。
在这个村社团体中,所有产出都是村社的,这部分利益,要分为三部分进行分配。
其中一部分,当做酬劳发放,保证大家日常生活。
一部分要经过全体村民同意,留下来,用来投入购买耕牛、织机、鸡鸭猪之类,扩大生产。
还有一部分,要根据各家的占股比例,每年进行分红。
我们在酬劳部分,设立一个基本保障制度,以及一个激励制度。
基本保障,就是定一个基本酬劳,这个基本酬劳,就按照咱们各家现在的平均生活水平定。
这个水平只能保证,大家像现在,日子勉强过的下去。这部分钱粮,会在每年年初,一次性发放给大家。
激励制度,则是根据分配任务,完成的好坏,设立不同的奖赏标准,完成越好,奖赏越高。
这部分钱粮,按月发放,大家平日里,生活差距,就会被这部分钱粮反映出来。
每年年底分红,同时年底决定,要留下多少钱粮,购买耕牛、织机这些东西,用于扩大生产。
……
说完后,朱棣看着众人,好一会儿,又开口,各位叔伯婶子,这是我能想到,帮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最好办法。
合作后,咱们男人专注伺候庄稼,干这些重体力活。
女人则分配出来,擅长织布的织布,擅长养猪养鸡的……
这样粮食生产不耽误,我们还有额外的织布、养殖收入。
单独的家庭,织布就是满足自家需求,养鸡养鸭养猪也就是生活的一种补贴,根本无法形成规模。
人力浪费十分严重。
婶子们专做织布,我相信,布的品质一定能提升,我们的土布,也能卖出去,甚至卖上一个不错的价格。
同时,咱们集中采购农具、盐巴之类,也能用更便宜的价格拿到。
联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每年拿出一部分粮食,设置一个属于全村的义仓,每年只要很少一部分,积累储存起来就行。
遇到大旱、洪涝灾害,颗粒无收时,就可以打开义仓,让全体村民渡过难关。
不至于把土地出卖给地主,沦落到贫无立锥的地步。
村社合作,绝对是这个时代农民,最好的途径。
农民的资源性财产就是村庄的土地,想过好日子,就必须把这部分资源,高效利用起来,彻底挖掘这些资源的潜力!
唯一要解决的,就是公平合理的分配。
各位叔伯婶子,你们看,愿不愿意?
朱棣话音刚落,八叔一拍大腿,率先起身。
俺决定跟着四郎干了!
俺信四郎!
俺也信四郎!
……
整个过程,无一人犹豫。
之所以如此,源自于信任。
而这份信任,来源于朱棣和徐妙云,日常的点点滴滴。
办学堂、徭役期间朱棣主持分工合作、卖鱼……
大大小小,点点滴滴的事汇总在一起,才让朱棣提出这个建议时,所有乡亲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信任。
不过,朱棣真没想到,大伙儿会这么信任。
原本,他还准备让大家回去好好想想。
各位叔伯婶子,要不,再好好想想?
八叔顿时瞪眼:想啥?你四郎啥样的人,咱们大伙儿用眼睛看,用心品出来的!
要是连你,俺们都不信,不敢豁出去拼一把!
活该俺们一辈子受穷!
八叔看的很明白。
这就和当年造反一样。
这就是土桥村的一次巨大机遇!
就好比,蓝玉跟了朱元璋,将主张定边追随陈友谅。
跟对了人,人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信四郎!
同时有种强烈预感,如果土桥村错失了这次机会!
所有人都会后悔一辈子的!
四郎,俺们不考虑了,就跟着伱干!
对,俺们就赖上你了!
你不答应都不行!
……
朱棣被几个年轻人的话,逗笑,抬了抬手,等众人安静下来,深吸一口气,看着乡亲们,那好!这个带头人,我当了!
接下来,咱们就按照各家的土地、大牲口、织机这些家产,进行入股。
每亩水田一股,每亩旱地……
……
为了让乡亲们算清自家的股份。
朱棣带着大家,直奔学堂,并且把各家学过数术的未嫁大姑娘,也叫到学堂。
让这群学会数术的孩子,帮家里大人计算。
孩子们,第一次得到了施展学识的机会。
一群叔伯婶子,看着自己孩子,在沙盘中熟练演算统计,乐的合不拢嘴。
更加重视读书同时。
也总算明白,朱棣和徐妙云说的,女孩子学会数术,也是一笔嫁妆这句话。
有这本事,嫁出去,在婆家,还能不被重视?还能受欺负?
当天下午。
一只信鸽从村东林中深处飞出,带着消息,直奔金陵城……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https://m.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