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8章 惊动金陵(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98章惊动金陵

朱棣看着乡亲们眼巴巴期盼的目光,笑道:去院子里坐下来说吧。

随即,一群人到了院子。

朱棣去洗手,叔伯婶子们各找坐的东西。

人太多,小屋太局促。

反而不如院子里开阔。

朱棣洗手后,转身,就看到所有人已经坐好了。

他也学乡亲们,从院子西侧的木柴堆,找了一根粗木棍,放在地上,坐在上面。

目光环视一圈,笑着开口:刚才叔伯婶子都在议论,要不要再等等,看看后面粮食价格能不能多少再涨一点。

又有人担心,粮仓渗水、或者仓底返潮,导致粮食发霉,咱们的粮食变得一文不值。

大家议论的想法,肯定都是往年遇到过的。

这话,瞬间引起了所有共鸣。

可不嘛,四哥,前年秋收后,俺不想贱卖粮食,就狠下心不卖,可最后防住了渗水,没有防住返潮,好多粮食发霉了,俺家一年省吃俭用,才缓过劲儿来!

四郎,去年俺们早早把粮食卖了,可到了年关时,粮食价格就涨了,还涨了不少!

咱们赚点钱,怎么就这么难!

……

朱棣耐心听众人诉苦。

心中则十分感慨。

农民赚点钱,真的太难了。

听取了各种各样的事例后,朱棣继续说道:我们的粮食,由于储存条件不行,年年只能早早贱卖给乡绅。

大家也都知道,修粮仓的好处,可咱们根本负担不起。

家底太薄。

别说修粮仓了。

就是建几建泥坯屋,对于农民来说,都很困难。

咱们一户人家,建不起粮仓,可如果几户,乃至全村一起建粮仓呢?

一个农户的力量太单薄。

但几户。

乃至几十户,如果能拧成一股绳,那就大有可为了!

其中的人力、物力资源,合理营运,可以创造出巨大财富!

不会比大地主、大乡绅差!

八叔等人眼睛一亮。

紧接着,四婶儿举手,有些不好意思道:四郎,全村儿一起建粮仓,的确能建起来。

可怎么储粮食呢?

每家每户粮食的品质都有差距,混在一起,来年卖粮食时如何区分呢?

……

朱棣耐心听着。

这些都是合作中,要遇到的问题。

每户的粮食,由于种种原因,饱满度不同,杂质含量不同,这些都关乎售卖时的价格。

而村里的百姓,也没有那么多袋子装粮食。

储存就难免要混在一起。

等四婶儿说完,朱棣笑着鼓励道:四婶儿提出的问题,就一针见血。

各位叔伯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提出来。

不要觉得这是斤斤计较,所以不好意思说出来。

现在把这些问题说明了,说透了,大伙儿一起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将来一起做事,才会心无芥蒂。

我们做事,非但不怕把丑话说在前面,相反,就是要把各种不中听,难听的丑话,开诚布公说出来。

所有的小问题和隐患都解决了。

往后的事,才能通畅。

在朱棣的鼓励下,众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担心。

朱棣起身,回到屋中,取了笔和纸,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等众人说完,他也把各种问题归类总结好了。

又把所有问题,捋了一遍,捋顺后,笑着抬头,看着众人,说道:这些问题,虽然小,却很关键。

现在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针对合作建粮仓,大伙儿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能进行范围更大,深度更深的全村儿合作,或者三五家合作。

……

朱棣把村社合作提了出来。

农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在这个时代,饿不死吃不饱就是最大极限了,想过的再好些,很难!

比如,单独的农户,家底太薄,没办法囤积粮食,只能早早贱卖,农民的主要财富来源是粮食,粮食却赚不到钱。

同时,人力资源也有巨大的浪费。

同样一个女人,刨地和织布。

生产产出价值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单打独斗,没办法充分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合理的有效使用。

人力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到最大!

公司要优化人力。

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事组织中,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更是极致。

土地入股、大牲畜入股、织机等生产工具入股……

朱棣口中,一个个提议,把乡亲们惊的目瞪口呆。

朱棣担心乡亲们听不明白,讲述同时,拿着一根树枝,在雨后变得松软的院中画着图,给大家示意。

给一群没有一点知识的乡亲,讲清这件事。

其实很困难。

索性,朱棣不缺耐心。

好半天功夫。

朱棣才停下来,看着叔伯婶子,笑着询问:大家听清楚了吗?

八叔点点头,听懂了,四郎的意思是,土地入股合在一起,咱们大老爷们儿一起伺候土地。

这样所有的产出,就不存在品质的优劣了。

可四郎,大家一起干活,如何保证所有人都认真干活呢?

朱棣笑着冲八叔竖起了大拇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