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二合一章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继续说道:我朝官俸一向不多,但官场往来,面子做派,又有哪样缺得了银子?就凭那点官俸,哪里够用?所以,对于贪官,本官并不讨厌,因为大多时候,官如果不贪,他就活不下去了。但贪银子之余,也要多为朝廷和百姓做事,只要百姓能活得下去,只要天下能够安稳,谁又会在意那些德行小事?然而本官却极为厌恶那些既没有德行又没有能力的官员,这些人,除了祸害百姓和天下,也就没其他用处了

听赵俊臣这么明目张胆的支持贪官,刘长安目瞪口呆之余,又有些心中共鸣之感,下意识的抚掌赞叹道:大人见识高绝,下官佩服

赵俊臣轻哼一声,又说道:在本官看来,官分两类,却有四等。上上等,即有能力亦有德行,这种官员百年难寻,说他们是圣人也不为过,本官自问是做不到的;中上等,有能力却德行有失,虽说不过是第二等,但已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我大明朝数百年来,能称得上中上等的,也不过张居正、三杨等寥寥数人罢了;而下等,则是有德却无能,这种官虽然每隔几年就会出一些,但他们能管好一县之地已是极限,大多时候不添乱就已经不错了;至于最下等,就是无能且无德之官,历朝历代,这种官员却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说到这里,赵俊臣笑吟吟的向着刘长安看去,问道:说到这里,本官且问你,在你眼中,本官是第几等?而你又是第几等?

听到赵俊臣的问题,刘长安一惊,再也坐不下去后,就欲起x下跪请罪。

然而,刚刚抬起屁股,赵俊臣已是瞪了他一眼,说道:就这么坐着回答本官问题照实回答

刘长安无奈,只好保持着姿势,半沾着椅子,只觉得比跪着还难受,心中急转,思考着自己该如何回答赵俊臣的问题。

赵俊臣是第几等官员?若是为了拍马屁,那么刘长安自然会说赵俊臣是上上等,德行能力两不缺,但赵俊臣之前已经直言自己当不了这种圣人了,亦是让刘长安照实说话。

刘长安自己又是第几等官员?刘长安自然希望自己是中上等,但按照赵俊臣的话来讲,明朝数百年间,能称得上是中上等的,不过是张居正、三杨等寥寥几位罢了,皆是名传天下的内阁首辅,他刘长安又哪里敢比肩?

犹豫良久后,刘长安终于答道:回大人,在下官眼中,大人您是中上等之官,虽说少有拒绝下面的孝敬,但亦能为朝廷和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如今潞安府上下对大人您的感激不尽,就是明证,将来大人您的声望地位,也必然不会低于太岳先生、三杨等先辈。

赵俊臣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呢?

刘长安咬了咬牙后,终于说道:下官能力有限,品行亦是一般,自然是下下等。

这么说了之后,刘长安又连忙补充道:然而下官想向大人学习,成为那中上等之官,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你倒也有自知之明,本官这些日子,可是听到不少百姓对你的怨言,能一口气私自加七成税赋,逼得民间怨气沸腾,你这种官,倒也配得上下下等之评了。

听到这里,刘长安哪里还不知道赵俊臣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敲打自己?连忙跪倒赵俊臣面前,语带哭音,说道:大人,下官是被冤枉的啊。

哦?赵俊臣冷笑:那么多百姓,难道都冤枉了你不成?难道不是你加的税赋?

刘长安连忙解释道:大人,那日听到那老者对本官的怨言后,本官也着实费解,私下里也查探了一番,却发现里面另有缘由。去年下官确实加过税,但并非是因为私欲,而是想要加固太行湖的堤坝,而且下官只加收了两成税罢了,却没想到,到了各县,竟是大都变成了加税五成而到了百姓那里,更是变成了加税七成大人,下官着实冤枉啊。

听到刘长安的解释后,赵俊臣不由一愣。

上下欺瞒,本就是官场惯例,这刘长安的解释,倒是颇有几分可能是真的。

赵俊臣今日突然说起这些,一是有感而发,二也是为了敲打一下刘长安。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赵俊臣发现这些刘长安虽然是个贪官,但办事能力还是有的,做事稳妥,思虑周到,且经验丰富,倒是与赵俊臣心目中的中上等之官能沾一沾边。

最重要的是,这个刘长安没什么太大的野心,且颇为听话,正急于收罗党羽的赵俊臣,自是有心收刘长安为己用。

而想要收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恩威并施了。

所以,虽然觉得有些冤枉了刘长安,但赵俊臣还是冷哼一声,问道:这么说,是本官冤枉你了?

刘长安连忙摇头,说道:大人自然没有误会下官,是下官识人不明,思虑不周,不仅被下面的官吏所欺瞒,更是害的百姓受苦,这自是下官无能的表现。

赵俊臣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你能明白这点就好。这些日子,潞安府能灭蝗顺利,赈济通顺,也离不开你的努力,在本官看来,只要你愿意,将来未必不能成为那中上等之官,但你本身也要明白分寸才是。

听赵俊臣语气变缓,刘长安心中大喜,连连点头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多谢大人指点。

用棒子敲打之后,自然还要给个甜枣。

起身吧,本官只是顺口提一下,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看把你给吓的。待刘长安起身后,赵俊臣把自己刚刚写好的奏章递给了刘长安,又说道:这是本官写的请功折子,你且看看如何。

刘长安恭敬的接过之后,打开一看,刚刚才饱受惊吓的心,顿时充满了惊喜与激动

原来,赵俊臣的这份折子,除了向德庆皇帝汇报了潞安府的近况后,更是把他刘长安大大的夸赞了一遍,并向德庆皇帝建议将他调到京中任职,升官为赏,以激励天下官员。

刘长安如今已是正四品知府,已是到了地方官员的品级极限,如果再官升一等,那岂不是要成为从三品甚至正三品的朝廷大员了?

在明朝,七品升六品是一个坎,四品升三品又是另一个坎,这个坎如果迈不过去,就永远没升官的指望,有着等着告老还乡了。

而赵俊臣如果能帮助刘长安迈过这个坎,对刘长安而言,那简直与恩同再造没有任何区别。

下官、下官拜谢大人

将这份奏章读完后,刘长安再次跪在赵俊臣面前,颤声说道。

刘长安本身资历已经足够,只是没什么后台,所以已是在各地知府的位置上呆了三届,一直处于可以升迁却又不能升迁的尴尬地位之中。

而这也是赵俊臣看重刘长安的原因之一,提拔刘长安,以赵俊臣在德庆皇帝面前的地位,以及刘长安本身的资历,并不困难,投入不大,但收获却多,不仅能收刘长安为己用,更能得到刘长安这些年来在各州各府经营的人脉网络。

本来,赵俊臣有心让刘长安担任盐运使,帮助赵俊臣控制盐运这个无比重要的环节,但这个位置有太多人盯着,就算是赵俊臣也不容易能抢到,最重要的是,刘长安这人虽然有能力,却没什么魄力和主见,即使让他去担任盐运使,恐怕他也无法控制局面。

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刘长安当个三品京官,至少朝堂上赵俊臣能多个应声虫,一旦有事,也能帮赵俊臣出出主意。

看到刘长安感激不尽的样子,赵俊臣微微一笑,说道:本官估摸着,等你把潞安府的事办完,圣上给你的旨意估计也要会到了,到那个时候,你官升一等,至少也是朝廷从三品大员,也就不用再在本官面前自称下官了。

刘长安连忙说道:大人说笑了,不管下官担任何职,都一定会以大人马首是瞻。

刘长安这么说,已是在明确的表示要投靠赵俊臣了。

赵俊臣笑道:不用这般客套了,起身吧。你也知道,本官不喜欢这些虚礼。不过,待日后你到了京中为官,一定要记住本官今天对你说的这些话,本官不讨厌贪官,却很厌恶无能的贪官。

下官明白,今后必不会让大人您失望的。

刘长安起身后,对赵俊臣的态度更加恭敬了。

见刘长安这个样子,赵俊臣摇了摇头,说道:罢了,今日我们就说到这里吧,那张道全已是等了很长时间了,我亦有些话要叮嘱他,你先去办事吧。

刘长安微微一愣,不明白赵俊臣为何会看重刘长安这个神棍,但还是躬身道:那下官告辞了。

待刘长安离去后,赵俊臣冲着门外扬声道:庆彦,让那张道全来见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