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夜sE低垂,孙记茶汤铺今日收得格外晚。
沈行留着灯,一边查帐,一边让小顺子练字。他注意到,小顺子的笔已不像第一天那样颤抖,虽还歪歪斜斜,但「乾净」「规矩」两字,竟已写得板板正正。
「写得好。」他点头,「明儿,把这几张钉在店里墙上,就说是客人写的,也说是我们店的心思。」
小顺子睁大眼:「可以这样吗?」
「铺子不是只卖汤,也卖印象。让人记得你这个样子——就赢了。」
他瞥了一眼铜钱碟与帐册,那数字让他眉头一挑。
「孙嫂,你来看看。」
孙嫂凑过来,看着满碟零星铜钱,瞠目道:「今日……竟收了一百七十三文?」
「是啊,三文汤出了三十多碗,一文汤破百,还有几位客人给了五文说是添喜气。」
她愣住,眼眶微红:「这……这都b我跟亡夫两月的营收还多……」
「这还只是开始。」沈行语气平淡,「等张家反应更明显,我们的价值会渐渐浮现。」
说完,他又在帐册空白处画出两条路线:一条指向西市夜摊区,一条绕向曲江游人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明晚,我们要出摊了。」
——
翌日子时,孙嫂还在店内整理柴篮时,小顺子已跟着沈行挑着两桶热汤,步行穿过坊口,往西市而去。
「我们为什麽不等白日?」
「因为夜市才是真正的民声所在。」沈行平静地说,「白日有官,夜里才有民。要知道什麽人愿意掏钱,就得去看他们在何时最愿意停下脚步。」
西市杂闹,两侧摊贩灯火昏h,有叫卖糖饼的、贩衣布的,也有蹲地替人写信画符的。
他们找到一处靠近路灯口的小空位,铺布、置瓮、点灯。
不远处,一名摆香粉的小娘子正被两名年轻客戏言纠缠,小顺子有些不安地低头,不敢看。
沈行却一边装汤,一边低声说:「这里没有尊卑,只有眼光。你若敢开口,这汤就会有人喝。」
小顺子学他喊:「三文补汤,一文咸汤,新熬热汤不隔夜——!」
声音细,但还是有路人回望。一名挑担老者停下脚步:「夜里也卖汤?还挺香……来一碗试试。」
一传二,二传四。不到半个时辰,小瓮汤便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