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淮南西路要两天时间,我们要是有船就好了,乘船比陆路能快些。忠武将军说道。
不行,乘船快些,但是我们的士兵大多在北方长大,船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陌生,恐怕会让他们不舒服。太子道。
大帐外一个黑影闪过,就听见有人喊道:有刺客!有刺客!
一阵脚步声冲了出去,大帐里的人也冲出去,朝刺客消失的方向追去。
太子看着地图琢磨着,突然一把剑闯进他的眼帘。
什么人?敢闯大帐。
取你性命的人。说完,只见那人,举剑就朝太子头顶砍过来,太子把桌子朝他推去,大帐门开了,闪进来一个黑衣人,一把长剑朝那人后心而去,只见刺杀太子那人赶忙转身,和这个黑衣人打了起来。
两人从大帐里杀到大帐外,明显刺客不敌后来者,又有士兵喊着:抓刺客!抓刺客!那人飞身一咕噜,滚进了草丛里,消失在夜色中。
后来者一看刺客跑了,他也来了一个钻地鼠,跐溜一下钻进树林里,军营里又恢复宁静了。
什么人这么大胆?敢刺杀太子。忠武将军问将士。
这一路看来凶险着呢,刺杀我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刚才还有一个人救我,而且那个人武功高强,我的身侧有这样的人是不是也挺可怕?太子道。
太子殿下,都是老臣督军不利,还请太子责罚。忠武将军揖道。
这不怪你,看来窥探我的人多着呢,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怎么没发现,各营寨加强警戒,以防有人破坏。太子道。
太子殿下,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忠武将军道。
老将军,有什么话请直说。
这……忠武将军欲言又止,他扭头看了看身侧的那些个副将。
你们先退下吧,有事我在传你们。太子对众将士道。
众人散去了。
太子殿下,您亲自率兵攻打蛮夷之人,即便大胜,再富有也富不过我朝,再贵也贵不过陛下,但万一败了,弄不好就是一无所有,可能还要连累府上的人,只有班师回朝,才会万无一失,百战百胜的方法莫过于此。忠武将军道。
太子沉思了一会,看着他说道:忠武将军是在试探我吗?将军说的也对,只是我现在还能回头吗?手下的将士们指望着立功领赏呢,回不回的去,就看运气了。
英王府里,英王妃正在做着婴儿的衣服,刚做好了一件兜兜,她自己拿着看了看,那上面绣着一朵大花,看着看着她笑了,把兜兜贴在自己的胸口,闭上眼睛,哼着小曲。
墙角那已经有两盆夜来香了,案子上还放着一盆旱荷花,屋子里烧着炭火盆,木炭已经发红透亮。
碧云,碧云,把这些都收下去吧。英王妃喊道。
碧云过来,把那些做好的兜兜和布条都收了下去。
英王在府里吗?英王妃问道。
英王妃,英王刚刚出去。碧云道。
英王最近经常出去吗?英王妃不经意问道。
有时候会出去,一会就回来了。
英王妃听她这么说朝他挥挥手,示意她下去吧。
白左丞的府里,兵部尚书黄旗峪正和他说话。
尚书大人,你不知道我这心里,这几天总是不落底。
想必白左丞是在担心太子出征的事情吧?不瞒大人说,太子初次带兵出征,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对付蛮夷之地的人,我也着实有些放心不下。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保太子安全回朝?白左丞终于说出了大实话。
有,那就是现在让太子回来。黄旗峪盯着他说道。
我说黄大人,我这不是和你商量正事呢吗?
我说的也是正事,也没和你开玩笑。
白左丞像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道:黄大人,我真是低估你了,关键时刻,你给我来这么一招,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白左丞,老臣告退!黄旗峪揖道,转身就出去了。
英王乘的轿子在街上走着,后面小饼子和一个人穿着便衣不远不近地跟着。
只见英王的轿子在街上转了一圈,又在汴河边停了一会,他下轿看了一会风景,又按原路返了回去,他大摇大摆地坐着轿子从正门进去了,一转身又从后门出来,上了一顶小轿子。
慕容潇潇和沈峰趁着夜色刚上来,就趴在英王府墙外,上次来的时候,正是夜半,护院都挺精神,这次就打他个措手不及,早点来,谁也想不到吧。
果然,两人趁下人不备,溜进了院子,沿着墙角朝正房摸去。
一间正房里,英王妃正在沐浴更衣,屋子里上着屏风,看不见里边什么情况,只见放着一个澡盆,里边还冒着热气,屋子里有些烟雾缭绕。
两人正要寻其他的屋子看看,就听见背后有嘈杂的脚步声响起来。
护院何六六带着人将他们两个包围了。
什么人?胆敢私闯民宅。何六六喝道。
慕容潇潇和沈峰都举起手,慢慢转身。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慕容潇潇的手一抖,剑已经在手上,朝护院飞了过去。
何六六也能应付几下,大刀朝前一砍,被一下挡了回去,又冲了上去,慕容潇潇一脚把他左脸踹的口水都飞了出去,还好,牙还在,这一脚在狠点估计牙都得飞出去,他踉踉跄跄出去挺远才算稳住脚。
沈峰就站那一动不动,冲上去的四个家丁,被他一一撂倒在地,在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直哼哼。
何六六还不死心,转头又朝沈峰冲过去,沈峰一躲,朝他后背就是一脚,何六六整个人像张饼一样,被贴在锅上,半天才掉在地上。
什么人?在此喧哗?英王妃挺着肚子出来。
沈峰和慕容潇潇一看不好,朝府门外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