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外人山人海,老皇帝站在城墙上,下面是整装待发的队伍。
一张高桌子上摆着果品和香炉,军士抓过来一只公鸡,老皇帝拿着刀一刀划开鸡脖子,鸡血流到瓷碗里,把血抹到军旗上,战鼓,军士拿着碗走下城墙,把鸡血涂到六军军旗上。
太子那边开始盥手,三个盆子里放着清水,太子、赵九和忠武将军开始把盆里的水轻轻地撩到自己的手背,手心,五指,两只手轮换进行完还要用洗脸巾擦干净。
卿等皆是我朝子民,仰为圣神,垂统保民,万世永赖,钦承祖训,嗣守朝廷,今蛮夷来犯,决予痛歼,吾等帅堂堂之师,千里征讨,鬼伏神饮,决心至坚,敬遣朝臣,上下一心,诸神庇佑,凯旋归来。
司礼监太监的声音刚落下,就听众将士喊道:上下一心,诸神庇佑,凯旋归来!
太子妃在城墙上看着太子进行仪式。
大军出征,太子和太子妃告别。
太子,一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和大家都等着你归来。太子妃说道,太子使劲点了点头。
太子上马,就见红姑娘从后面跑来。
太子,我也要和你一起去,太子。红姑娘喊道,太子勒马回头看,策马跑向红姑娘。
她怎么来了?太子妃黑着脸问身边的春桃。
太子妃,没人让她来,估计她是自己跑来的。春桃道。
太子妃微笑着朝出征的将士挥手告别。
御街尽头,宗政骞尧站在人群后看着将士朝外走去,赵九骑在马上,看到他,他策马出了人群。
殿下,路途遥远,请保重,我这里有三个锦囊,你带上,非紧要关头不要打开。宗政骞尧递上三个锦囊。
让公子费心了!保重!二人告别。
就在官兵出了城后不久,一匹快马也窜出城门,朝队伍行进的方向而去。
褚之先在宗政府里,掐指一算,慕容姑娘服了药已经有十二个时辰,也该醒了,怎么她还没动静,不会是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那只蝎子不是咬她的那只吧?不应该啊。他在地上焦急地走来走去。
沈峰从外面进来了,他又去找周姑娘,一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褚之先就知道还是没找到。
我说沈堡主,你有没有什么目标?你这么没有目的的找可不是个办法。褚之先说道。
京城里我都找遍了。
那些达官贵人的宅子你也找了?
你还别说,先生真是一语点开梦中人,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人我没全找。
我就说嘛,周姑娘既然没出京城那可能还在某个角落,继续找,总有一天会找到。
咳咳咳……二人正说着,就听见慕容姑娘咳嗽声。
褚之先跑屋去,果然,慕容潇潇已经睁开了眼睛,看着有人进来,她又眨眨眼,仔细看看二人,道:这是哪里?
长啸公子的宅子啊,姑娘你不会中毒脑子也坏了吧?褚之先盯着她道。
哦,我记得我好像不是在这儿?慕容潇潇努力地想着。
宗政骞尧在街上慢慢地朝自己的宅子走去,赵九一走他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样,感到心里空落落地。
不知不觉他站在英王府那个小侧门路口处,只见英王一闪身上了一顶暖轿,奇怪的是这顶轿子不是朝宫里而去,他感到很好奇。
一路躲躲闪闪,宗政骞尧跟着那顶轿子来到一处幽静的住处——枫桥小榭。门开处,一个身穿一身红色轻纱的女子扑到英王的怀里。
他不禁疑惑地朝门楣上挂的那块牌子看了看,又皱着眉头往回走。
郡主的轿子在街上行进,她掀开窗幔朝街上看着,快到年关了,街上真热闹,咦?那个呆头呆脑的不是宗政骞尧吗?她喊轿夫:停停停!你先回去吧,一会我自己回去。郡主下轿子对轿夫说道。
她追上宗政骞尧,在他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唉哟!郡主,你吓死我了。宗政骞尧朝她翻着白眼说道。
想什么呢?你看你失魂落魄的样子。郡主道。
我,有吗?你看我这不是挺正常的吗?宗政骞尧道。
太子妃在府里看着窗外,正好红姑娘乘着轿子回来了。
我奉劝你没事别总往外跑。太子妃冷冷地说道。
这关你的事吗?红姑娘反问道。
女人要守妇道,尤其是嫁了人的女人,何况你嫁的是当朝太子。
哼!那你告诉我,我哪里不守妇道了?
你自己出身什么地方你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
你打心眼里瞧不起我是吗?很快,你就要尊我一声贵妃娘娘了。
但愿能有那一天。太子妃说完,拖着长长的落地裙朝自己的寝宫走去。
有什么了不起的?很快咱们就要换换位置了。红姑娘望着太子妃的背影道。
春桃,把小饼子叫来。太子妃回了自己的寝宫,对春桃说道。
太子妃,有什么事请吩咐。小饼子来的也够快。
你把那个新来的红姑娘给我盯紧了,无论什么事都要告诉我。
这……
太子妃走过去,拿出一锭银子塞进他的胸口,微笑着走开了。
请太子妃放心。小饼子赶忙说道。
南征的队伍出了京城三天,行进速度还是挺快,今夜已到淮南西路,大军不进城,在郊外找了一个开阔地,依山傍水的地方宿营。
入夜,劳累了一天的将士都进入了梦乡,太子和忠武将军几个人在研究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