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了?
李承乾微微的抿了一口清茶,顿时唇齿留香,舌苔生津。
杜荷风尘仆仆,仪态潦草,但精神头很足。
大冬天他跑来跑去,各处奔波,吃了不少的苦头。
从这点来看,他是用心去办事了。
殿下,幸不辱命。杜荷声音洪亮的说道。
多少人?
一百。杜荷语气低低,有点中气不足,他觉得很惭愧。
没把太子的事情给办好。
李承乾却不在意,这个数字,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他不觉得在短时间内,杜荷就能找到那么多高标准的良家子。
换了其他人,或许也难以做到。
毕竟,家世背景清白的,你要着手去调查。
短时间搞清楚一百号人的跟脚底细,绝非易事。
哪怕有东宫旗号,有人主动来投,但你也要筛查背景。
这耗费的功夫,工作强度不是一般的小。
当然,这也在李承乾的接受范围内。
他第一批锦衣卫,是用来当做未来锦衣卫扩编后的骨干来培养的。
在精不在多,贵在质量不在数量。
见杜荷有点垂头丧气的样子,李承乾笑道:好了。
你办的不错,确实幸不辱命。
孤很满意。
杜荷道:但臣还是觉得少了。
不少了。
高兴一点,你成功的独立办成一件大事。
李承乾夸奖,笑吟吟道:孤该怎么赏赐你呢?
能为太子殿下办事,杜荷已是荣幸之至,不敢要什么赏赐。
杜荷有点吃不准太子,说的是反话,还是确有其事。
这样吧。
李承乾收起笑容,肃声道:杜荷,孤现在封你为锦衣卫指挥使,着飞鱼服,悬绣春刀,拱卫东宫,掌东宫仪仗,出巡,护卫之责,以为太子亲军。
闻言。
杜荷激动不已。
他不知道锦衣卫是什么。
但他听到四个字,太子亲军!
依然是如雷轰顶,不明觉厉。
单单这名号,听着就让人心旷神怡,引以为荣。
太子亲军啊!
我的天啊。
要晕了,要晕了。
杜荷从来没感受到过这样的重视与殊荣。
在家里有个娘们压着他,在外面,谁都要拿他与老爹比较。
哪里他都是窝囊废的典型。
只有在太子这里,他才真正得到认可与尊重。
第一次为殿下挑选人手,他花尽所有精力,一心一意,全力办事。
这全力付出,认真办事,总算换来了回报。
殿下!
臣定当肝脑涂地,甘作牛马。
杜荷匍匐在地上,情难自禁的大声喊道。
李承乾微微摇头,上前将杜荷扶了起来,宽慰道:孤不要你做牛马,只要忠心办事便可。
你是孤的妹婿,同气连枝,孤不用你,还放心他人不成?
杜荷双手紧紧抓住李承乾的双手,道:殿下放心,从今往后,我只听你一个人的。
你一个人听不行,你要做到孤的亲军,锦衣卫所有人都要听孤的。李承乾说教道:记住了,锦衣卫乃是孤的太子亲军。
不论内外,锦衣卫作为太子亲军,都代表着孤的颜面与威严。
只有你们欺负他人的,没有他人欺负锦衣卫的。
杜荷郑重点头,道:殿下放心,没有人能压锦衣卫一头,哪怕是陛下的百骑,我锦衣卫也无惧。
太子亲军,自有威严所在。
李承乾满意的点头,这才像样嘛。
起来说话。
是!
锦衣卫的设置,李承乾是摆在台面上的。
用的还是李二内库的钱。
可以说,除了人以外,锦衣卫的一应配置,都是李二掏的腰包。
李承乾要做的,是等到锦衣卫训练后,先是作为他随身亲卫,而后人数增多后,逐步从东宫卫率的手里,接过戍卫值守,掌管宫门之责。
彻底将东宫掌控在手里,不论宫里的太监宫女,是否是太极宫的眼线。
只要值守宫门的是锦衣卫,就别想有人能传递消息。
当然,东宫内的眼线,也会找机会甄别筛查的。
只不过,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东宫都还是个筛子,怎么跟李二扳手腕?
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