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假如不是有机会收取一干英才,叶欢又会对黄巾起义说,干我甚事?除了别有用心之人外,他们多是被逼无奈为了生存的百姓。
是以对乱局叶欢更多还是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度,你调我我就去,你不调我我就在边疆闷声发大财。两年的时间说起来不短,可雁门和边疆各县的底子太薄了。
爹爹放心,孩儿今晚就给何将军崔太尉去信,以表为国讨逆之心。抛开父子之情,叶欢对所有有原则有坚持且言行一致之人很是尊敬,父亲正是表率。
此时恰好侍书来上茶,叶公接过便道:再去我书房取笔墨来。
随即又看向叶欢:今日就在这儿,为父看着你写。
爹,你在我紧张,字写不好让人笑话。见叶正容色缓和,叶欢笑道。
就你那字?还好意思说好坏?真亏你有脸拿出去丢人。
爹你如此说就不公平了,跟您比孩儿的字是差,可在我这个岁数,又有几个写的比我好?王叔父书法好吧?可你看看子安,也不比我强啊。
你……君子之道,抑己扬人,你这都是混账道理。
爹……以前儿子顽劣,你严加管教是为儿子好。可孩儿现在是不是循规蹈矩?再说现在我又是族长,又是一军之首,爹你是不是少许给孩儿一些脸面?
叶悦之你这是何意?嫌为父唠叨了?你自身无亏还怕人说?
孩儿哪里敢嫌父亲,父亲教导,一直放在心上。只是爹你偶尔也要鼓励孩儿一下,夸奖两句什么的,孩儿心情一好,做事都有劲。
叶公闻言哑然失笑:冠军侯,近年以来夸你的人还少吗?
旁人百句也比不上爹爹一句啊,您说话比天子都管用。
混账东西,说说就没个正形。叶公说着作势扬手,大公子急忙闪避。
这一幕落在远处观望的叶夫人与袁鸾眼中,相视一眼皆是莞尔。
不一会儿侍书又送来笔墨,叶欢端坐,叶公站在他身后看着他挥毫。
主家,大公子,天子旨意到,请老夫人,主家和大公子接旨。叶具从长廊一路小跑着过来,到了面前施礼言道。
叶欢停笔起身先看了父亲一眼,叶公微微点头他方道:谁来传旨?
公子,是毓秀宫内相华育。
华内相?叶欢微微颔首:具哥,大开中堂,爹爹,孩儿先去,等父亲和祖母到了一同接旨。说完得叶公首肯,叶欢立刻便去。
华育来传旨?叶欢清楚肯定不是坏事,谁不知道华内相是皇后身边的人?可能天子也知道叶家向来和内臣不对,因此来的不会是张让赵忠那一系的。
不片刻到了中堂,老管家正陪着华内相用茶,叶欢快行几步上前见礼。HtΤΡs://m.GaИQīИG五.cοΜ
内相,洛阳一别两年,别来无恙?
托君候的福,君候,辩皇子可想念君候的紧,天天念叨着了。
我观皇子书笔文章,皆有进益,华内相督导有方。叶欢笑道,华育他是一心要接好的,但他能和皇子通信却不能与华内相,那是犯忌讳的。
二人寒暄一番,颇见融洽,再过片刻,叶公与老夫人也到了。
华育见过叶公,老夫人,来前陛下和娘娘嘱咐,要老奴祝老夫人福寿安康。华育上前施礼,说着话对老夫人深深一躬。
陛下皇后能记得老身,是老身和叶家之福。老夫人笑道。
华育笑笑,这才肃容传旨。圣喻:晋阳叶家公忠体国,老夫人八十大寿,乃大汉祥瑞,特赐编钟九数为乐,加一品诰命,赐……
目下叛乱四起,蛾贼势大,召冠军侯护乌桓校尉入京,为朕分忧。
老夫人寿高,免去一切礼节。宣读完旨意,华育又道。
微臣叶欢,领旨谢恩。叶欢躬身一礼,接过圣旨。编钟九数为乐,已是极高的规格。天子十二,诸侯王为九,公卿则六,祖母祥瑞这才位加一等。
冠军侯,陛下有言,孝道为先,君候可待老夫人寿辰之后再行进京。
叶欢闻言刚要相谢,叶正说话了:内相,天子一片体恤之心,我等恭领。但此刻国家正值危难之秋,叶家食汉禄,就该分君忧,悦之定会尽早起兵。
老夫人亦微微颔首,心中深感骄傲,天子皇后如此,孙子才是主因。
内相,烦请回禀陛下和娘娘,欢点齐人马,便立刻进京。
叶公,君候之心,老奴尽知,那便就此告辞。华育颔首道。
内相,歇息片刻喝杯水酒再走,欢派人送内相。
君候,非常之时,陛下夙夜忧叹,还望君候可早日前来。华育摆手一笑。
好,欢至京城之日,再与内相一聚,具哥,让臧空派人护卫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