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昕怀疑新罗与勃海国勾结,其实完全是杯弓蛇影。
因为新罗此时正处于惠恭王金乾运统治的混乱时期,国内的政局乱的一批,各路贵族争相造反,王宫隔三岔五的被包围。
去年秋天跟随郭昕大军征讨勃海国的那五千新罗军都是金乾运东拼西凑的,不仅缺少武器甲胄,粮饷更是好几年没发放,所以战斗意愿非常低。
勃海军仅只用了一个百人队,就冲垮了五千新罗军。
所以真不是新罗军跟勃海军打默契仗,而是真的烂。
而且去年秋天的这场大败使得新罗国内的政局变得更加动荡。
败军回到金城,惠恭王金乾运又耍赖,不愿意兑现发兵勃海国之前的承诺。んΤTρs://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金乾运的这一举动与另一条世界线的李适有得一拼,而结果也是差相仿佛,原本就心怀不轨的伊餐(官名)金志贞一番挑唆之下,从前线逃回来的溃兵就包围了王宫,这一围就围到今年春天,到现在都还没解围。
所以说,新罗王宫现在连一只蚊子都没办法飞出去,更不用说互相派使者,跟勃海国缔结攻守同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且一场更大的动乱正在向新罗逼近。
借助金乾运下发的勤王诏令,上大等(官名)金良相与另一个伊餐金敬信,已经组建起了一支军队,准备杀入王宫救驾。
就在郭昕带着水师北上之际,金良相和金敬信兄弟也动手了。
【注:金良相和金敬信有说差了两辈,有说是从兄弟,存疑】
金志贞根本就不是金良相兄弟的对手,数千乱军很快就被镇压。
就在金乾运高高兴兴的打开宫门,准备迎接金良相兄弟进宫时,一伙漏网的乱军却突然从角落中杀出来,斩杀了金乾运。
好家伙,这下新罗直接没了国王。
于是以金敬信为首的勤王军将士果断拥戴金良相上位。
金良相再三推辞,最后实在拗不过只能勉为其难上位。
只不过,金良相也知道得位不正,所以迟迟不敢派遣使者去长安觐见李适,新罗作为大唐的藩属国,国王必须得由皇帝敕封。
总之说了这么多,意思只有一个,新罗此时乱的一批。
所以新罗根本不可能跟勃海结盟,更加没有能力出兵。
……
但是倭国此时正好处于奈良时代,国内政局相对稳定。
而且前任太政大臣(相当于三公)藤原百川刚死不久,接掌藤原家大权以及太政大臣的藤原种绩年轻气盛,迫切的想要通过战争来巩固他的权位。
只不过,在原来的那条世界线中,藤原种绩的这一刀斩向了虾夷(北海道)。
然而在现在的这条世界线,藤原种绩却准备将他执政之后的第一刀斩向大唐。
倭族是一个很精分的族裔,既可以像哈巴狗一样温顺,也可以像狼一样凶残,而且很有一股子疯劲,敢于押上全部身家与强敌赌国运。
为了打好这一仗,藤原种绩请来了大伴弟麻吕和坂上田村麻吕。
大伴弟麻吕是倭国历史上首任征夷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则是第二任征夷大将军,其实最初的时候,这个征夷大将军就是为了征讨虾夷而专设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征夷大将军慢慢的就成了幕府将军专属。
因为现在藤原种绩根本就不打算征讨虾夷,自然也没有因此专设征夷大将军。
所以大伴弟麻吕此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坂上田村麻吕则更只是一个武士,只是因为大伴弟麻吕信任他才让他跟着。
我要出兵帮助勃海国对抗大唐,可行否?藤原种绩直截了当的道。
大伴弟麻吕哪有什么主意,当即扭头向坂上田村麻吕投来征询的目光。
坂上田村麻吕微一顿首然后说道:倘若我没猜错的话,勃海国必定会效仿百年前之高句丽国,对唐军实施坚壁清野之策略,因此这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所以我们日本可以出兵,但是不可以过早出兵,必须等双方筋疲力竭时出兵,方能以最小之代价,获取最大之利益,或许还可以并吞勃海!
纳尼?还可以并吞勃海?藤原种绩的眼神变得狂热。
倭国因为海岛多地震风灾,所以上至天皇下至贱民都有着很强烈的上岸迷思,而每一任征夷大将军也以吞并朝鲜半岛甚至占领整个东亚大陆为己任。
藤原种绩作为倭国奈良时代的实际执政者,也不会例外。
只能说有机会。坂上田村麻吕再次顿首,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得征集整个日本所有的水师以及一半数量的马步军。
这就是在向藤原种绩讨要兵权了。
藤原种绩当即站起身,在大堂上来回踱步。
很显然,将日本全部的水师以及一半数量的马步军交给大伴弟麻吕和坂上田村麻吕,需要一些勇气,因为这很可能危及藤原氏的安全。
过了好半晌,藤原种绩终于下定决心,打!
命令下达,日本的水师和马步军开始集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