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81章 攻守同盟(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勃海国君臣为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做足了准备。

将三省六部迁到东边的龙原府,尽量远离辽东,只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还把长白山以西的扶余府、鸭渌府、长岭府等府县的百姓大规模迁往东部诸府,再然后烧毁村庄,大规模的拆毁道路以及桥梁。

显然,勃海国君臣这是要跟安东军搞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也是当年高句丽对付大唐天兵的终极策略。

最终事实也证明,坚壁清野这一招对付大唐是管用的,要不是因为高句丽的国力相比大唐实在是太过于悬殊,真有机会赢得胜利。

毕竟当年太宗皇帝亲征也没能赢得彻底的胜利。

除了坚壁清野外,勃海国还在老岭关、回跋城、长白山城等关隘又或者易守难攻的山城派驻重兵,这些驻军都是用来消耗唐军的。

勃海国君臣制定的总体策略是,先利用坚壁清野疲惫大唐安东军,再利用老岭关、回跋城等关隘以及山城尽可能消耗唐军,最终在上京城(龙泉府)与大唐安东军进行决战,等到大唐安东军及各族仆从军不支败退,发动全国民壮(民兵)四面合围,毕其功于一役,在白山黑水之间打一场决定性的歼灭战。

不能不说,这个战略设想是挺不错的。

如果按照郭昕之前的作战思路,勃海国的这一计划真有机会得逞。

既便王臣再给安东军支援五千支安西铳也没有用,因为在长白山的深山老林之中,就连一块能够容纳营级方阵的空地都很难找到,所以大概率就是无穷无尽的小队规模混战,像这样的作战场景,加上深山密林地形,火铳真没有渔猎民族的弓箭管用。

因为在深山密林中,火铳的火力优势将荡然无存,然而强弓重箭的射速优势却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猛将杜松率领的明军就是这样战败的。

遗憾的是,王臣的出现破坏了勃海国君臣的好事。

……

建中七年(780)四月,郭昕顺江而下抵达苏州府。

跟着郭昕一并抵达苏州府的还有长江沿岸几个州的水师。

郭昕在苏州府等了大约半个月,终于等到了李愿、韦皋所率领的水师。

李愿、韦皋的水师说是水师,其实就只有三条船,不过全都是两千料(700吨)的尖底软帆大船,形制跟郭昕征集的平底硬帆战船迥然不同。

当李愿和韦皋出现在面前时,郭昕险些不敢相认。

在郭昕的记忆中,李愿就是个白白净净的公子哥,还带着满脸的稚气。

然而眼前的这个李愿却跟黑炭似的,甚至黑中带着红,跟那些常年累月在烈日下劳作的老农没任何区别,都是晒的。

而且光着大脚板,裤腿也是高高的搀起。

不知道的,只道是个海上讨生活的渔民。

在李愿身后的韦皋也差不多,就是看上去更老些,更黑些。

但是两人的精气神却非常足,尤其是两人的眼神,犀利之中还透着光。

喏!末将李愿/韦皋,拜见安东郡王。李愿和韦皋叉手唱了个肥喏。

起来吧。郭昕示意两人起来,又道,你们俩怎么搞成这副鬼样子?

嗨,这两年多一直都泡在海上,能不被晒黑么。李愿浑不在意的道。

郭昕听出来了,笑问道:看起来,这两年多时间,你们的收获还不小?

差强人意吧。李愿道,不敢说不辱使命,但是好歹还是有些收获的。

好,那现在就到了检验你们成果的时候了。郭昕欣然说道,跟我走吧,这是兵部下发的征调你们远洋水师的诏令。

就在郭昕等待李愿他们时,长安补发的诏令也到了。

不止征调远洋水师的诏令,还有长江的巡江水师以及苏州府、明州府的巡海水师,全加起来五十余艘楼船,三百余艘蒙冲及五百余艘小型斗舰。

楼船大多在两千到三千料,可运载至少一千名士兵。

蒙冲大多在两百到三百料,可运载至少一百名士兵。

斗舰则大多在一百料以下,每艘仅能运载五十名士兵。

郭昕召集的这支混编水师,足以一次性转运十万大军,而且还能把十万大军半年作战所需的粮草辎重以及军械都捎上!

李愿接过诏令,交给韦皋。

两人目光对接,脸上流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郭昕见了忍不住泼凉水道:你们两个也不要太得意,勃海国其实并没有水师,新罗国倒是有水师,不过暂时是友军,所以你们难得有机会厮杀。

李愿道:安东郡王,末将听说勃海国已经跟倭国缔盟。

韦皋接着说道: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倭国必定会发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