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91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活该!活该!

自作孽,不可活。

正如武惠妃所说,狗男女。

皇帝们刚开始不介意什么公爹儿媳共度十四年的故事,就茶余饭后的笑谈,有点刺激,批判性的谈论,说一个不知廉耻,另一个也不知廉耻,才凑成了一对。到后来就希望那天皇宫起火烧死他俩,每个朝代的皇宫都经常起火。

到最后就开始怅惘,李瑁被抢了老婆,李亨战战兢兢,这俩人怎么就没使用唐朝传统艺能,甚至是帝镇传统艺能——谋反,干他爹的。

皇帝们替今人着急,替今人筹措如何谋反,探讨的结果是李隆基的戒备实在是太严密,敌不过,真没办法。

李隆基发现自己真是不得民心,武惠妃攥着一根棒子,一点都没有要抛过来给自己使的样子,哦,她拿那东西当手杖呢。左右看了看,这屋门口收拾的干干净净,只有一把小扫帚,一个瓢,显然都不能当做武器。

李治又用剑尖斜着向他的脸虚点了点:来。在宝剑的几种对练的起式中,这是比较傲慢的一种。

唐玄宗有点乐观的想,或许高宗的气势突然拔升,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他之前光华内敛,半点都没有泄露。是对比强烈而已。谁年轻时没练过拳脚?谁没想过空手夺剑?他对自己总是很有信心。

虎虎生风的攻向祖父,只要快速近身,剑也无用。

李治侧身闪过,足下敏捷的类似于蹦蹦跳跳——这是被尉迟敬德举着槊逼得狂蹿的步伐,这是被李勣提着烧火钩子抽在肩膀上的步伐,这是被程咬金追到上树的步伐,这是阿耶用木剑敲头的步伐——看似轻盈飘忽,实际上重心极稳。

只一剑,就逼得李隆基的拳头漏了个破绽,闪电般的速度,撤剑又刺过去,含声发力:咻!

剑也出声:咻!

一剑刺入李隆基的软肋。

剑招还是一样的剑招,只不过他的手脚的速度更快,力量也更强。

李隆基:o((⊙﹏⊙))o祖父这么强?难怪武后在他生前始终不敢造次。

武媚娘:(o_o)九郎……这么厉害吗?那平时跟我推搡时怎么会推不动?哎呀,我实在是不解风情。他那里是推不动,分明是不想推动。

迎上前去:九郎果然神勇。

李世民:(* ̄︶ ̄)将近四十年的训练非常有效哦,名师出高徒。拿出训练成千上万士兵的精力来训练一个人,当然卓有成效。我不要笑得太开心。

杨坚看他乐的露出一嘴玉白牙,也只是微微扭头看向别处,虽然皇帝们都不肯泄露他们现在的身份,在言谈中难免泄露一些信息,一些他们看做寻常,但对不同部门的人来说能称得上机密的事。这正是李世民极力把宗室推到地府各部中的原因,有些事只有内部人士才晓得,这或许算是安插人手,但在所难免。

谁都知道,王谢卢萧那些氏族在死后就是这么干的,并没有对地府的集权制造成任何威胁,也没有影响到法律的施行。毕竟地府管控的严格,犯错又会被重罚,两种不同的状态遇到一起时,更强大更坚定并持有武力值的一方能同化对方。

李渊道:妙儿,在地上画个圈。

李妙儿答应一声,蹲下在地上画了个小圈圈,大约有香瓜那么大。

李渊:……

你是不是傻?

我要画地为牢,把李隆基关起来。

噢噢噢我明白了。李妙儿画了一个直径四尺的圈儿,能站能坐,就是不能躺着。

刘欣问:她是突然这么蠢,还是一直就这么蠢?保持了刚死时的头脑。那么小个圈儿能有什么用?

李妙儿:我可画完了。说罢,冲向刘欣。

刘欣别的不行,现在就三个特长:数学好、嘴欠、跑得快。

分别是工作、娱乐、安全保障。

叫李隆基在圈里呆着,敢擅动一步,就让太宗过去把他钉在地上。

李隆基自然是不敢动。

现在李唐皇帝都在等宴席散去,询问或讯问这两名妇人。一个武惠妃,唆使皇帝日杀三子,一个杨贵妃,让皇帝陷入骄奢淫逸的生活中,提拔全族亲戚,杨氏的权势熏天,就连公主皇子也不得不躲避锋芒。

现在罪魁祸首李隆基已经被狠狠的责罚了两次,现在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探究一下这两个妇人是教唆还是从犯?

婆媳/姐妹二人的神态古怪,一个含怒注视着前任儿媳现任情敌,另一个则略带点羞愧和骄傲的回避。这羞愧大家都能理解,但是骄傲有些没来由。

等了一会。其他皇帝问:还不开始吗?

我们就是为此而来。

别觉得自家丑事不能拿出来与人分说,你们小时候先学的是我们家的丑事。唉,谁家皇帝开蒙不是史书呢?

杨氏五家做的事人尽皆知,权倾朝野,逼走权臣,公主驸马都不敢得罪,啧啧,非同小可啊。

高祖杨汪,字元度,祖籍弘农华阴,官至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明习法令,果于剖断。与百官论学论儒,无人能敌他。后被李世民所杀。我怀疑我那个偷偷改名的同僚就是他。

李世民想了想:我忘了。应该是的。他的文章不错。

武曌问:曾祖杨令本,贞观年间官库部郎中、金州、沂州刺史,是个廉吏。

父杨玄琰,官蜀州司户,刺史衙吏,开元十七年,因罪下狱,卒于狱中。

时年杨玉环十岁,由叔父杨玄璬,河南府士曹参军抚养。是不是?

别看这官职不高,家里可不穷。弘农杨氏的分支,名望很高,家传的做官治民的学问,甚至不能算是落魄贵族,只是暂时在蛰伏的贵族。公主结婚要请一个士曹参军养在家里的侄女参加,惠妃和皇帝一说要这个儿媳,皇帝就同意了。为什么?

只因为她姓杨,然后才是生的貌美,能歌善舞,善于吟诗作赋,才华横溢又伶俐。

杨玉环含泪顿首:是。我父祖若知陛下挂念他们,必然感激不尽。

李渊问:你读过书么?

读过一些。上过私塾。精通音律就得读书学诗,这样才能体会其中境界,融入乐曲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