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7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虽说闵姮是他的长女,那父子俩是女婿是外孙,但一直以来他们都站在皇帝这一边,哪怕有一天他们反了,只要是皇帝笑到最后,就不会有宰相府什么风波。

但若,女婿与外孙改天换日,宰相府的下场可想而知,贵妃更是当年怂恿皇帝诛杀弟弟侄儿的人之一。因此老相爷盼着两家结亲,日后有所牵连,待时移世易,全家老小还能有所指望。

可是贵妃坚决反对,绝不与闵姮亲上加亲,即便两个孩子的祖母和外祖母并非同一人,也是血缘极亲的表亲,为了子孙延绵,时下大齐的贵族人家,早已避免表亲的联姻。

贵妃道:更何况,皇后亲自来向我示好,盼着两家协力,如同当年,再助皇上渡过难关。我们总要有所表示,不如从杨府里挑选女孩子和延仕婚配。

老相爷说道:杨府没有适龄嫡女,难道从旁系或庶出里挑选?至于子嗣,先把项尧年娶来,将来再纳侧室通房,不缺人生孩子。

贵妃恼道:那也不是正经嫡出,您这会儿又不计较了?您别想得美,闵姮就不能答应这门婚事,您胡思乱想什么呢。

老相爷不屑:自然是求皇上赐婚,容不得她们答应不答应。

长辈们争论不休,闵延仕几乎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想着今日祝镕离京办差了,要三两天才回来,才新婚的扶意就被丢在家里,而那府里的大夫人如此不善,她一个人,多可怜。

延仕?贵妃突然唤侄儿。

是。闵延仕回过神。

贵妃问道:你怎么打算,王府和杨府选其一,你选哪个?

------------

第253章 祝镕受刑

就在闵延仕为难时,皇帝派人赐来席面,留老相爷与贵妃父女团聚,他们不得不前往大殿谢恩,之后又与皇帝谈论起国事,就将婚事搁置下了。

对于这一切,闵延仕都不在乎,反而更关心朝廷,关心边境来犯的赞西人。

但没想到,这日即将离宫时,他听见母亲向贵妃提起了不得的事。

闵夫人虽与贵妃不大亲厚,但利益一致,彼此互相利用,此刻她就是为了女儿来与贵妃商议,闵初霖竟不顾祝镕已奉旨婚娶,求贵妃想法子,让她再能有机会嫁入祝家。

放眼京城,祝家根基之深,无人能及。

今次祝镕成亲,靖王妃千里迢迢来赴宴,她与家人久在南地,京城里的人几乎忘了祝家老太太还有一个女儿许配了沈家,那可手握拿着免死金牌,可以在大齐横着行走的一家人。

闵初霖看中祝家家世无可厚非,但人家已婚配,她还想怎么样?

记得姑母说:他们家老二不见了,不然与他婚配也合适,不过三房还有个老四,和初霖一般年纪,过两年说亲也不难。就是这祝镕,人家是奉旨成婚,我可没有法子。

然而母亲却转述女儿的话:只有祝镕是有资格继承家业的,除非连带祝镕夫妻都灭了,好让三房的老四袭爵,不然非祝镕不嫁。

自然这谈话,不欢而散,出宫回府,闵延仕搀扶母亲上马车时,摸到了她冰凉的手。

那一瞬,并没想到心疼母亲是否寒冷,而是觉得,冷血无情的人,手必定是凉的。

车马返回宰相府,途径祝家地界,公爵府之盛,连门前整条街都是他们,闵延仕挑起帘子,瞩目凝望,直到车马走过才放下。

但愿扶意在祝家过得好,但愿祝镕,能好好珍惜守护他的妻子。

闵延仕越想,越觉得自己可笑,他以什么身份,什么立场?他甚至连自己的人生,都做不了主。

日落月升,华灯初上,祝承乾返回家中,得知了白天的事。

新婚不久的屋子里就出了这样的事,他果然忌惮又生气,可是到了母亲跟前,和妻子一样站不住脚,这件事只能由老太太出面做主,他也不好再责备扶意。

回到兴华堂,大夫人当面嗤笑:那丫头多念书又如何,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乡下人,你见过这家里有人给大管事打赏,只给一吊钱的吗?更多的笑话,还在后头,你也别怪我不帮着你调教儿媳妇,我稍大声点,你娘就把我叫去一顿训斥,孙媳妇是宝贝,我是杂草,能一样吗?

祝承乾恼道:不必酸言冷语,调教儿媳终究是你的责任,我答应过你,绝不插手,你只管放手去做。

见丈夫多少偏向自己,大夫人好歹咽下半口气,说道:我也没精力管你家这点事,眼下朝廷上的麻烦,才是我烦心的。别怪我没提醒你,听我哥哥说,京城里有些年轻子弟动向可疑,被怀疑是否与叛党勾结,你要留心你儿子做些什么,别有一天被他害得,怎么死都不知道。

祝承乾严肃地说:你不要危言耸听,镕儿是皇上的人,我从小精心培养,他分得清利害轻重。

大夫人冷声道:不如给我一句明白话,万不得已有那一天,到时候,你是不是会抛弃杨家,抛弃皇后和太子。

难道抱团一起死?祝承乾说,先保住性命,才能谈将来,真有那一天,还谈什么谁抛弃谁,先指望能活下来吧。

大夫人眉头紧蹙,紧张地问丈夫:到底怎么样了,他们是死是活?

祝承乾道:镕儿去打探了,你以为他为什么一次次离京?但愿这一次,他能带着那父子俩的项上人头归来。

大夫人哼笑:听说老太太原本要孙媳妇随行,这怎么个随行法?小的不懂事也罢了,老的也瞎搀和,她难道不知道孙子是去做什么?

祝承乾沉沉一叹:家务事先搁置一旁,眼下边境赞西人来势汹汹,可谓内忧外患,待朝廷太平了,再回过头来,该教的教,该训斥的训斥,日子还长着呢。

清秋阁里,扶意等了半天,不见公公婆婆派人召唤她,默默松了口气,终于命下人关门熄灯,她可以歇下了。

丫鬟们侍奉少夫人洗漱、铺床,待扶意躺下后,放下纱帘,将蜡烛一盏一盏吹灭,直到卧房门被合上,扶意才长长叹了口气。

这是婚后第一个等不回祝镕的夜晚,偌大的床铺空荡荡,她身上冷,不自觉地拥紧棉被,想念丈夫温暖有力的身体。

镕哥哥……扶意侧过身,仿佛平日里贴着丈夫睡的姿势,轻声念着,好难,我那些雄心壮志,显得多可笑,我连眼前的事都做不好。到底要怎么才能与他们和睦相处,一味地卑躬屈膝,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吗?

可惜屋子里静悄悄,没有人回答她,而扶意一想到,此刻她在宽阔绵软的床上,但丈夫兴许就风餐露宿、夜不能眠地为皇帝办差,甚至面临生死危险,就心疼得不行。

倘若祝镕的任务,是为天下为苍生,扶意多少还觉得值当,可镕哥哥爬山涉水地为皇帝翻遍整座江山,仅仅为了满足皇帝的私心,她实在不能原谅。

如此,心里越发坚定了她的信念,且不管明天家里是什么光景,她要尽快见郡主一面。

</div>

</div>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