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洗漱下换身衣裳,吃了饭再去前厅干活吧。嵇令颐把人交给王叔。
这边刚解决,偃刀匆匆回来了,两人进了柴房说话。
夫人看过了信,把属下好一顿责骂。
怪我,你是被牵连的。嵇令颐叹道。
能瞒多久是多久,今年山上收成不错,属下已经通知了大家储存准备好,不要心急着往西域卖掉。
此外,西域白苑芋倒是能收,可是价格给的太高,她们不一定能承受得了,徐娘还在与她们商量。
嵇令颐点点头。
回去的路上,嵇令颐照常去馒头铺问了价格:又涨价啦?
热腾腾的雪白大馒头散发出清甜的麦香,用手一撕边能撕出一层层的纹理,紧实耐嚼。
米面涨价喽,没得办法。老板装好一袋给她,外头涨价更厉害。
怎么说?嵇令颐靠着小摊询问。
听说魏国那儿这一季收成不好,原本一亩地的产量这回连五分之一都没有。现在老天还算给饭吃,要是天气再差点,那可真是颗粒无收。
怎么会收成这么差?嵇令颐撕了点馒头慢慢嚼。
一开始是因为种的人少,都种白苑芋去了;后来是农税太高,粮食越来越贵,自己也要吃不饱了,只能再种,可是那地成了盐碱地,那还能种什么?老板扯过肩上的毛巾擦了把汗。
老百姓吃不饱,农税怎么反而高了呢?嵇令颐疑问道,魏国不补贴吗?
补什么?老板摆摆手,种白苑芋的时候提高商税,种稻谷了就提高农税,总之再饿肚子也饿不到上边。
嵇令颐慢吞吞地吃掉了手中撕下来的一小部分馒头,与老板告别。
*
将军,之前赐给妾身的地有一部分米粟已经可以用于种植了。嵇令颐展开油纸,将那一小撮稻米展示在高驰面前。
颗颗饱满,质地坚实。
高驰有些惊喜:你那地上种出来的都是这样好的品质?
嵇令颐实话道:每一株都费尽了心思,才有了这一点,妾身又叫人进行了挑选,这才能粒粒优选。
这样优质的种子,要是种下去,结出来的产量应该也不会低……你说要把这些给赵国?高驰用手指来回拨弄着,面上露出惋惜的表情。
是,将军不必心疼,这些品相好的米粟给赵王之前,还需要再加工一番。
嵇令颐捏起几粒,轻轻一弹便投进了滚烫的杯中。
高驰不明所以。
嵇令颐稍等了一会,又取了勺子在杯中搅动,将那两粒米粟重新捞上来,再用纸一点点吸干水分。
将这两粒米暴晒后便看不出与之前有什么区别。她擦了擦手说道,只不过种到庄稼地里,再勤施肥、勤浇水,也是不可能发芽的。
高驰神情一滞,终于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了。
好。他将那两粒泡过滚水的种子捏在指尖,稍一用力便摩擦出粉末来,你将这批粮食都处理好,我会交给赵忱临。
嵇令颐应下了。
三日后,经过高温蒸熟又风干的米粟平铺在地里暴晒,高驰请赵忱临前往田间散心,顺道将这批粮食供奉上去。
如此好的品质,将军还说蜀地种不出好米?赵忱临随手抓了一把,在掌心挑挑拣拣。
蜀地人口比赵国少,地势如此,种庄稼也难。高驰嘴巴一开一闭就是生意,听说最近粮价飞涨,很快就影响到赵、蜀了,这不是……有备无患吗。
赵忱临没搭腔,他长指如玉,眼神还落在手心那簇米粟,微微张开指缝,让其如流沙般纷纷落下。
听说将军已经停止向魏国进口白苑芋了?他语气温和道,正巧,赵国确实也没那么多粮食了,自顾不暇,一周前已经停了出口。
难怪饶遵、方承运和易高卓接连送信,求天子拨粮。高驰恍然大悟,这平日里天子有个什么安排没见他们上心,吃点苦立刻就哭着找王都要钱要粮了。
赵忱临顺着他的话微微一笑。
这些都是场面话,要说狼子野心、阳奉阴违,他们俩也跑不掉。
如果易高卓有所作为,倒也不一定会沦落到饥荒的程度。赵忱临抬起头,眯着眼望着万尺高空。
日头正烈,连一朵云都找不到,直辣辣地往下晒。
地里腾腾地冒着些灰白的蒸汽,无风静止,憋闷地拢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满地的谷粒,连偷食的麻雀也没一只,全都热的跑进了山林里,黄土地上寂静得让人发怵。
夏日来的太快了。
青麾。赵忱临收回目光,揉了揉山根命令道,谢过将军好意,你速去安排车队,将种子运回赵国,动作快的话,还能赶上第二批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