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会连累,她……不见也罢。
听这么问,两人当即停止争吵。
莲秉成急了:哎哟,弟妹,你多虑了!
他开始苦口婆心劝起来,要打消苏然这种想法。
且不说他们是被陷害了,现下罪魁祸首已被抓了,他们是受害者,是清白之身,这些圣上都知道。
再者,圣上本就知道,他是小花挂名的爹,这是过了明路了的,对这点,又有什么问题?
而且有圣上护着,这些他们只要听从安排,不自己出去招惹是非就好,谁又知道?他老伴儿进宫就安排地极为周密。
最后,小花记挂他们难受得紧,他们就忍心?
莲秉成耐心地劝了一通,道:你们就安心等着吧,等见到胡胖子,便与他说你们的事,想来圣上会有安排下来。
见苏然面色还有犹豫,他又道:小花与你们分别多年,早就盼着与你们相见了,月娟说啊,她想你们想得紧,从月娟嘴里得不到你们的消息,都急哭了,可怜见的哟,后来月娟按着我给的说法,才将小花安抚下来。你们就说,小花重要还是那些有的没的重要?
这些话,彻底打消了苏然他们的顾虑。
只要想到莲花记挂他们,他们便窝心得很。
苏然面上带着满足的笑,微微歉意:大哥,是我钻牛角尖了,我实在是太高兴了。
这就对了嘛,见了你们,小花心头压着的事散了,也就能安心养胎了。这有孕的妇人,最忌忧思过重了,一旦……
养胎,养什么胎?
一个惊雷又炸了下来,把人给炸懵了。
啊?我先头没说吗?小花已有几月身孕!
苏然只觉一阵恍然,一瞬间记起莲秉成开头说的话,当时担心小女儿,竟将这么重要的消息给漏了……
这一夜,莲长和一家便在一惊一乍之中度过,一惊接着一惊,一喜接着一喜,惊中带喜,喜中带惊,把他们给震懵了。
次日,赵忠谋害皇嗣伏法,此人蓄谋已久处心积虑为了报复徐大将军所为,谋害皇嗣陷害徐德妃,再趁机拉徐大将军下水,最终被人识破,无可抵赖,只好认罪伏法,至此谋害皇嗣案水落石水。
与此同时,前一日还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薛平,后一日因揭发有功,忠义双全,被封为忠义伯。
这两个消息很快传遍朝野,举朝震动。
紧接着,皇帝旨意传来,赵忠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知法犯法,罪大恶极,不但谋害皇嗣,竟先声夺人在朝会上公然陷害他人,嚣张至极,夷赵氏三族,勒令刑部查明余党,不得有误。
另,徐大将军和徐德妃受奸人污蔑,特下恩旨安抚,同时贵妃受惊,亦有圣谕安抚,解除华庆殿的禁足旨意,三人之处有源源不断的赏赐下来。
刑部大牢的赵忠,收到旨意,眼白一翻晕倒在狱中。
待醒后,他疯狂拍打牢门,大叫道:不当是这般!有人害我,我要翻供!
刑部尚书慢悠悠出现,问道:不是这般,那是哪般?
赵忠见到刑部尚书,忽然停止大叫,只嘴里喃喃道:不是这样的,怎是夷三族,这与说好的不一样……
刑部尚书又道:莫非赵大人以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只杀你一人就可了事?还是有人承诺,要保你阖族?
第671章 撤去禁足
他冷冷地看着眼前的人:赵大人官任右副都御史,连形势都看不清,不会真信有人能保你族人的鬼话?谢公已回朝,若不是万岁爷仁慈,如今诛的不是三族,而是如你大殿上所言,诛你九族!
还以为是先帝时期,害个皇嗣也能安然无恙,真是天真,不说万岁爷,谢公等满朝文武都能吃了他!
待说完,刑部尚书对着身后道:来人,将那具尸首抬上来,让赵大人认认尸。
赵忠恍然回神,心里有股不详的预感,定定的看向刑部尚书,抓着铁栏,站起身来:尸首,什么尸首?
有百姓无意中发现了一具尸首,报与顺天府,顺天府中有人与你赵家公子打过交道,看着像是你儿子,让你来认认。
赵忠瞪大眼睛,紧紧抓住铁栏,嘴里不断否认:不会的,不会,怎么会……那人答应过他的……
他心头抱着一丝侥幸,始终认为那人不会骗他。
他如今的高官厚禄,都是那人给的,自己还有把柄捏在那人手里,且皇嗣一案中,他一直被当枪使,被放在明面,而那人一直躲在幕后,没有落下任何把柄,他根本拿那人没有办法。
东窗事发后,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有好下场,与其与那人撕破脸,还不如让那人尽力保全他的族人,只死他一人,何况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那人,那人承诺一定护好他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