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说,一边手上功夫没停,在给食槽一勺勺倒猪食,霎时间,传来几头肥猪争先恐后吃食的声音,吃得滋滋有味。
叫吴大娘顿时笑了起来,笑得喜庆,客气了几句,两人絮絮叨叨聊了起来。
吴大娘问道:二丫咋个不在,去哪了?
提到这个,大嫂子似有恼意,气狠狠道:那丫头,整日不着家,说是去看状元郎写的字去了,好像是写了一篇什么公论,在衙门外头贴着,好多人都去瞧的咧。
似越说越气,她将喂猪勺往桶里一丢,发出砰的一声,恨铁不成钢道:俺就不明白了,这有什么好看的,她又不识字,那都是读书人看的玩意儿,猪草不打,家里头也不收拾,整日捧着个状元公的画像扮痴,说往后就要嫁这样的,她也不照照镜子,就她这把懒骨头,怎么配得上状元公咯,那长得跟神仙似的状元公,读书又好,俺们给人提鞋都不配的咯。
哎哟,大嫂子,莫气莫气,哪家小娘子不爱娇,还小,慢慢教,莫着急。
吴大娘劝了两句,似来了兴致,声音神秘热切了几分:大嫂子,你说的状元郎,是那山西太原府的解元公吧?
听到这里,郭能闭上眼睛,自嘲地笑笑。
昔日怀疑是余孽的太原府解元连慕,节节攀高,被百姓和读书人所称赞,眼看未来不可限量,而他却成了逃犯,躲在猪圈之下,苟延残喘。
刚躲进来时,此处熏得他作呕,现下他竟然渐渐适应了。
人就是犯贱啊,以前的锦衣玉食都不满意,如今若能让他沐浴一回,洗去身上的粘稠,便觉是天大的好事,可惜这也是妄想。
这些升斗小民,他往常从没注意过,以前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听农妇闲谈,竟然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郭顺为拼一条逃生路来日日在外头奔波,他每日躲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黑暗、无聊、枯燥,烦闷、恐惧、暴躁如潮水而来,将他淹没,有时候昏昏沉沉之间,他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还好有上头这些肥猪在,有这一家农户在,能听听人声。
他如今最期盼的,便是农妇喂猪的时刻,听那农妇家长里短几句,那显露的烟火气,他才感觉自己还活在人间。
若是他郭能还能东山再起,定要给一笔钱这户家人,让他们过上人上人的日子,不为别的,只为他还能撑到现在没发疯,多亏了这家农户。
迷迷糊糊间,似梦非梦,他听到上头隐约传来的神秘低语:……那连才子啊,人长得俊,心地又好,一看就是会疼人的。就是可惜啊,人有点跛,不过不打紧,俺家若有闺女啊,都想嫁他了……
吴大姐,这些你咋知道的?那可是状元公啊,说什么大话哟,好像你认识他一般咧……
怎么不认识?来京城的路上,俺家老黄牛陷了地,是连才子帮俺们拉出来的,俺们便请他和他的书童做俺家牛车,坐到了京城,坐了一路呢。
真的咧?!
当然是真的,俺和俺家那老头子,还答应过他,等出第一缸醋给他留一坛,那坛醋现下还好好留着呢,就等他来拿了……
不知过了多久,郭能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入梦前还在想着,这两人谈的是京中刚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太原府解元善学广场重考的卷子公布了,那卷子被人命为《公论》,听说写得震惊整个文坛,整个京城都沸腾了,不久后恐怕天下学子都要沸腾了……
第631章 万岁爷不正常
不知过了多久,密室的门轻轻地被打开,透出一丝日光来,像是下午的日头。
很快一个身影闪进来,又关上密室门。
郭能蓦然睁开眼睛,待看清了是郭顺,才慢慢放松身体。
灯油耗尽,此时密室一片黑暗。
不一会儿,亮光重新燃起,郭顺点燃了灯芯,桌上放了一大包东西。
他艰难地撑着起身,郭顺见状,快步走过来将他扶起,道:少爷,药我弄来了,还有一壶烈酒,先吃些东西再治伤。
好。郭能问道:信送过去了吗?
郭顺点了点头:那老贼如今走哪,都跟着一群人,麻烦。我趁人不注意,丢进了空的马车里,等他坐马车便能看见。
郭能缓缓舒了一口气,随即浮起怨毒的笑,他若不好过,他的好姑父也别想好过!
……
苍澜院里。
莲花有个大发现,这几日,万岁爷很奇怪,很奇怪!
具体表现在哪呢?
首先是她发现万岁爷忙了许多,当然,这不奇怪,以前也是这样子,这是正常的。
但不正常的是,爷夜里批阅奏折,她做自己的事时候,无论何时回头,都总能见他看着她,不知在想什么,眼神里充满柔情、怜爱、自责、复杂的思绪,其中的怜爱,比往日浓一万倍,瞧得她怪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