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知道理讲不通,只得双手握住她的肩膀,另辟蹊径道:科举造假,并非小罪,轻则枷锁加身上街示众,名声前途尽毁,重则……下狱。
他本想说性命不保,全家牵连,又怕吓着他,只得改为下狱。
哦,那不是了!她一口否认掉。
她才不能替大哥哥认呢,便是是,也绝对不能认,她又不傻。
莲沐,连慕,这就是化名啊!
不行不行,她还得想个法子,去证实证实。
能见去看人一眼就能证实,可惜这不太可行,还得找找其他佐证才是。
嗯……还得瞒着万岁爷,要不然真是大哥哥造假,自己岂不是害了大哥哥?
皇帝松了口气,总算揭过这一茬了。
却见她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这模样,他一看就知这是面服心不服,口是心非,她大抵还是不甘心。
果然,没过一会儿,就见她抬起头,状似不经意地问道:爷方才说他是太原府学子么?
皇帝正要回答,却插不上话来,只听她又接着密集问了一串问题:还参加了科举?
爷怎么知道此人的,莫非是他文采出众,被您知晓了么?
那他写的文章在吗?
我最近正好闲得慌,想找些东西看看呢,您有他的墨宝么?
不经意之间,一下子问了这么多问题,中间压根没给皇帝说话的机会。
等问完,莲花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皇帝,下意识伸手揪住他的袖子,抓出一把皱痕来。
皇帝哭笑不得,他明白她急迫的心情。
罢了罢了,是他欠她的。
朕正好有他的一篇文,随朕过来,你亲自看看是不是你大哥哥的字。不让她看她不死心。
皇帝牵着莲花走到书桌前,拿起那个盒子,取出那张准备发给国子监祭酒等去评的卷子,翻开给她看。
这张卷子,本就是等其余人评后,公之于天下的,她自然是看得的,不算逾制。
莲花小脸瞬间绷得紧紧的,抿着唇,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看了半晌不说话,眉头皱巴巴的。
皇帝伸手抚平她的眉头,问道:如何?可是你大哥哥的字?
莲花目光这才离开卷子,一口咬定:这么好看,就是大哥哥的字!
看了半天,她发觉她认不出来,但她感觉像。
嗯?皇帝一愣,难道真是?
他觉察不对,神色犹疑地问道:囡囡是如何确定的?
莲花看向他,理直气壮地道:好看啊,这字跟大哥哥一样好看,看这字就像看到大哥哥一样,不是他写的谁写的?
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她描绘不出来,但是看到这字就像看到她大哥哥。
说完,忽然反应过来,她连忙又补了句道:哦,我是说,也不一定是大哥哥写的,他不会造假呢……
好险,差点给她大哥哥招罪了。
皇帝:……
他的小妃嫔,撒谎都不打草稿,明明就认定了是她大哥的字,却顾忌刚刚他说过的话。
他怀疑地问道:你小时,可见过你大哥哥的字?
呃……这一问,可把莲花给问住了,她有没有见过啊?
呃,她好像……不大记得了,应该是见过的吧?
她那会儿还小,回到家哪有闲工夫看字,跟她玩得好的小娃娃那丑不溜秋的字,她见得倒是不少,功课交之前,都得互相瞅瞅。
她抬起手习惯性摸起下巴,慢慢回忆:好像……有次……
有次休沐日,先生布置的功课实在太难了,题目她听都听不懂,问跟她要好的同窗,也都听不懂,只好各回各家,各找各自的娘亲。
她背着书袋,愁眉不展的回家,要是平时也就罢了,她假装…咳,她要是忘记了没做,打一顿手心也就过去了。
可那阵子作案的次数多了,不好使了,刚被先生告状过,被娘亲狠狠教训了一顿,不敢了。
于是她回家先找了娘亲,但三哥哥犯了咳疾,娘亲顾不上她,让她自己去玩一会儿。
第571章 没细看
于是她便没有说出口,心疼了几句三哥哥,就巴巴地回了自己的小房间自己想。
二哥哥见她房门开着,觉得不对,她往日这时候很少着家的,于是脚一拐,进来看看她怎么了。
见她愁眉不展,愁得能拧出苦水来,二哥哥心疼了,问她怎么了,有他在,必定马到功成,揍谁谁灵。
于是她将功课掏出,那题目深奥的哟,有两个字她看都看不懂,还是她下了学特地找先生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才带回来的。
先生说那是什么考秀才的题,得来不易,献宝似的,特地拿出来考考他们,看看他们的资质如何,看看他们将来有没有大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