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69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贾监丞冷笑一声,果然是信口开河沽名钓誉之辈,这还没写就先说久不练,这样写不好也能赖手生。

莲沐苏没管贾监丞在想什么,他转身去自己的书篓要拿笔墨纸砚,涌进来的学生让开一条路,还有人伸手去帮忙。

等打开书篓盖子后,莲沐苏将上头的换洗衣物拿起放到一边,去帮忙的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书篓中放的全是书?

莲沐苏边拿笔墨纸砚,边道:也并非全是书,还有笔墨纸砚和平日用的一些物什。

有人没忍住凑过去看:那也有八成是书,连兄你日日都这么背吗?这也太沉了。

莲沐苏闻言笑了笑,将笔墨纸砚取出。

他非天赋异禀之人,只是比旁人多思多想了些,不抓紧时机读书,弥补缺失的年岁,又怎赶得上实现心中的目标。

当年在快要赶考的前一年,家中出事,后来的这些年岁都没有正经读书的时候。

幸好当年考中秀才后,没有早早去考举人,而是选择沉心研读,将书读得还算通透,在流放之时,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反复琢磨书中所写,又历经艰难险阻,对圣人之书有了不一般的体会和看法,心境也更开阔起来。

如今重新读起书来,看到的东西倒是比从前更多了,思路也比从前更为顺畅。

他要走的路必定不容易,他需得比旁人要更努力,考科举不过第一步罢了,若是这一步都踏不过去,又怎能达到自己所想的?

故而在乡试前后他很少出门,闭门读书,认识他的人不多,即便在太原府回京途中,坐在牛车上,他也不忘拿着书去读。

他推测此次来国子监不会立即就能考他,至于需要多久、何时能完成应考,这说不准,故而有备无患,他将赶考的行囊全部带了来,等待期间可以继续读书。

在合上书篓盖子之际,贾监丞拨开人群看到了里头的书,果然,半人高的书篓,八成以上都是书,难怪那么沉,他刚才都差些抱不动!

这么多的书,这年轻人瞧着习以为常,难道真是随身背着?

是了,若非常常背着,又怎能背得如此自如,看着好不费劲,第一次背的人可不会看着如此轻松,能不能背得动还得另说……

他有些怔愣,嘴上说得再好听,都不如看到实实在在的强,他现下是真的有些相信这年轻人是有真才华的,随身背这么多书,这么好学的人,怎能是那等奸猾之辈?

他忽然有些羞愧,为刚进来前的举止而羞愧,这样一个左腿有残,还背着这么沉书篓的年轻人,他竟然也下得了手去刁难?

身体有残对读书人可是致命打击,便是普通人跛了足,志气也早被磨没了,可眼前的年轻人并未自怨自艾。

说句长他人志气的话,人那谈吐举止比他教过的所有学生都要好,他能感到这年轻人身上的那股从容淡然,那股韧劲儿。

便是冲着这点,都值得敬佩。

他还苛求什么?与太原府那帮闹事的考生又有何不同?

自己偏听偏信,先入为主了,现下他自己学艺不精被瞧出了破绽,脸上感觉无光,又因好胜,却还要去刁难。

想到这点,他如坐针毡,脸上顿时火辣辣的烧。

可否借用先生的书桌?莲沐苏准备妥当后,彬彬有礼地开口相询。

啊?哦,用吧。贾监丞只要想到自己欺负了人,心里便不安,应完后又觉得不妥,自己还是在刁难人。

第449章 若是不手生呢?

这样勤奋的读书人,又是这样年轻,非要让人写出让自己心服的字来,这不是还在苛求刁难?

贾监丞连忙劝道:还是罢了,不必写了。

何苦为难一个值得敬佩的后辈,非要人出丑呢。

莲沐苏却是笑了,道一声:无妨,正好请先生指点一二。

说着去桌上,自顾将纸摊开,开始磨墨润笔。

贾监丞见劝不动,不再劝,正好他也想做做补偿,看看这年轻人写的如何,必要时候,他可投桃报李指点一二,让人少走一些弯路,脚踏实地的研习。

读书人最爱惜自己的笔砚,轻易不肯让生人用,贾监丞心中有愧,便说用他的来写,不必费周章了。

莲沐苏有些诧异,他还没写,却已感到贾监丞态度发生了转变,不知是为何。

他没有推辞,道谢后开始定神排除心中杂念,整个人温润的气质褪去,无形中多了一股豪气,眼神专注,提起笔开始书写,动作如行云流水,挥毫落笔如云烟。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众人纷纷围在桌边,眼睛一眨不眨的去看,时不时发出惊叹声,连兄年纪比他们大不了多少,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