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瞧不赞一声?这第一眼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来,连秦祭酒都夸赞,却没想到只得这年轻人九成像的评价。
他心里有些恼,心想这年轻人也太好表现了,急功近利之徒,暴露了自己,看等会儿怎么收场。
他恼意已上头,忍着脾气耐着性子问道:缺了什么?
他倒要瞧瞧这人是怎么蒙出来的,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可要不客气了!
莲沐苏知眼前的人似不信,也不纠结,心里有些微微的歉意,本不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点出,只是他看得出这个先生并非心胸狭小之人。
他当下走过去指着那副字的几处,直言道:其一,那便是先生有些笔捺略有所滞,想来书写之时,力求相像而有所犹豫。
贾监丞听了开头时,心里十分不满,这年轻人还真是给点颜色变开染坊,什么其一,难不成还有其二其三不成?
他将鹤公的字研究到了极致,怎可能那么多破绽,他越发觉得这年轻人在瞎说八道,憋着脾气等着发作。
只是听到后面迟滞的话,他却些微犹豫了,起身走过去细细端详。
这点他是有些赞同的,他每次描摹时,他心中的念头都是为了更像,照着写时候便没往日自己书写的那么顺畅。
莲沐苏不管他心中的想法,接着道:先生心有旁骛,为了像而像,写出的字反而少了支撑的根骨和独有的笔韵,譬如此字,乍一看看不出,细一瞧却极为无神,立不住,此乃其一。
说着用手在某个字上比了比。
原来如此……后头的学生听得恍然大悟,先前瞧着字没啥问题,那么一比之后,像是有魔力一般,连他们也看出了门道来。
不知何时外头的学生都已经进来了,围在两人身边,围了一圈,听得津津有味的。
他们一直还以为贾监丞这幅字是真的呢,没想到是假的,还被连兄一眼看穿了,实在是令人佩服,最重要的是连兄不怕贾监丞,敢于直面,真是敬佩敬佩。
他们原先是在窗边门边争先恐后去看,可瞧得不清楚,实在不过瘾,慢慢的有人大着胆子进了屋里。
第448章 如坐针毡
有这个开头,其余人蜂拥而至,不一会儿屋里围得满满当当,都在瞧那副字。
贾监丞此时可没空再赶学生,就算有空他也不会再赶,对于对的东西,他从来都是鼓励学生多听多思的,这也是这些学生敢胆大包天进来的原因。
他顾不得发脾气,陷入了沉思之中,先头自己隐约也觉得自己的字缺了点什么,不得要领,停滞不前,听这么说自己倒是明白了一些。
他心中的不满早已烟消云散,反而带了一丝迫切地问:这第二条呢?脑中仿佛抓住了什么,迫切的想知道还有什么。
莲沐苏闻言走远两步,纵观那副字的全局,开口道:这其二,便是缺了神韵。鹤公的字内方外圆,像极了鹤公的为人处世,而先生的字内外皆方,想来先生为人十分正直严格,可又因强行仿鹤公,反而不伦不类起来。
听到此,有平日里受过贾监丞严厉教导的学生,不由低声嘀咕一句:何止严格,简直修罗场……
贾监丞回头瞪了一眼,实在太吵了,将他的思路全部打断,刚抓住的那点什么消失个无影无踪。
后头学生顿时鸦雀无声。
他这回过头来,他忽然发觉自己有些看不懂这年轻人,处事沉稳,不疾不徐,能对着他的字说得头头是道,最紧要的是,他竟然还隐隐赞同。
只是他还是不服,他没别的爱好,只两样,自家老母的咸菜和书法,他刻苦练习多年,于书法造诣也算小有名气,时常有人来求他自己的字。
而这年轻人才二十来岁,怎么能对鹤公的字了如指掌到如此深的地步,甚至像比他了解更深?
这些年他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人,沽名钓誉之辈也不少,作为国子监的监丞,让他无法轻信他人。
他审视地看了莲沐苏一眼:你方才说,练过鹤公的字?那你写一副与我一观。
他的好胜心完全被挑了起来,想看看这年轻人究竟有真才实学,还是信口开河的?
说得再好,都不如直接下笔见真章。
莲沐苏沉吟片刻:可,久不练,手生了,还望先生海涵。
他没有说大话,因敬仰鹤公为人,他也好鹤公的字,流放前便开始练,即便流放中他也没有荒废,在做苦活闲暇之余,拿着棍子在地上练,睡前夜练,有块大理石都被他练出了痕迹。
不过在逃出来后,一路兜兜转转,又因他娘生病,还要读书备考,的确很久没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