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63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而贾先生乃国子监监丞,又贾监丞,掌管国子监内风纪,长相极凶,为人十分严厉,秉公执法,不怕权势,不讲情面,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毫无情面可言,学生犯错,均交由他做处置。

贾监丞人虽姓贾,动起真格来可一点都不假,那副凶脸加上严厉的手段,学生对他又敬又怕,私下戏称他为国子监的镇院煞神。

据说当初圣上钦点秦先生任国子监祭酒之时,秦先生荐了贾监丞,说若想整肃国子监,贾监丞不可或缺,圣上听进去了,任为了监丞。

秦先生眼光的确毒辣,贾监丞在国子监改革之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两人配合默契无间,那时官家贵族子弟反抗汹涌,秦先生对外扛压打太极,贾监丞对内严厉整肃,谁来都不管事,懒散惯了的官家子弟被整蜕了一层皮。

有个出自官家贵族的学生不堪忍受,夜里翻墙而出,归家告状,次日大员亲临国子监施压,贾监丞不仅不予屈服,反而当场将此学生除名国子监,永不录用,将那名大员彻底得罪,闹到了御前。

至此其他子弟见此情景,都老实了起来。

可以说若无秦先生与贾监丞,就无今日的国子监,故而学生很是爱戴。

两个学生渐行渐远,隐隐还传来交谈的声音:刘兄,你瞧见那人长何模样了吗?

未曾,我今日本要出去兰墨坊买些纸笔,刚到门口听说有人来闹事,当即就返了回头,便撞见了你,听说来了两人,有一人似是个跛子。

不会吧,跛子?……

声音渐小,彻底听不清了。

梁起放下手中的笔,起身看向窗外,暗自沉思,竟有人敢来国子监闹事,这可是他头一次听说,在国子监四年都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

第444章 来者何人

难怪这么吵闹,原来是有人闹到了门前。

他想了想,将书本笔墨迅速收拾好,提起书袋直接就走,连回舍里放东西都不想再耽搁了。

作为国子监的学生,无论是谁来闹事,都定当挺身而出,维护书院,决不允许外头的人来辱书院分毫,否则对不起身上穿着的这身国子监学生的袍子。

在他匆匆走向大门之时,也有其他学子一同赶往,都是闻讯而去的人。

等到了大门前,已熙熙攘攘挤了不少学生。

国子监乃当朝最大学府,在圣上开放生源后,又加以扩建,扩大了不少。

门前乃一广场,名为善学广场,十分宽阔,呈扇形状,书院时常在此举办辩论,不同观的辩论,书院内同级之间辩论,不同级之间辩论,邀请其他书院来辩论,有辩论优异者,能得院内嘉奖。

按秦先生的说法,三人行必有我师,万物皆可辩,这是为了锻炼学生,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和胸襟,多吸纳汲取他人的长处,避免闭目塞听,读书越读越迂腐。

善学广场的最里头是国子监大门,门头是一块大匾额,上头是国子监三个大字,乃御笔亲书。

最外侧出去便是一条宽阔的大路,那便不是国子监所属了,马路对面是商铺,开了不少书坊。

此时大门前已挤满了学生,学生之间低声私语,不时望向一处,却并无人大声质问,整个广场有些静,与梁起想象的不同。

他心中开始焦急,莫非是来人太过蛮横,镇的学弟们都不敢大声言语了?

他背着书袋往前穿梭,此时秦先生不在,贾监丞不在,其他先生也不在,那么他作为师兄的便应承担起师兄之责,没道理让师弟们去面对。

学弟们有认识他的,纷纷与他打招呼,让开了道路。

等到了前面,他抬头望去,不由得愣住了。

善学广场前的确来了两人,正站在广场中心,只是与他想象的情景毫不相同。

其中一人身材修长,穿着一身儒杉,背了一个半人高的书篓,通身清隽的读书气质,此时正微微侧身和身边的书童说些什么,看不大清容貌。

书童不断点头。

虽未见正主其貌,可梁起心头却有一种奇异之感,觉得此时若他出声质问来者何人,将会十分冒犯,甚至像是一种亵渎。

终于与书童交代完了,书童离去,此人转过脸来,觉察到他的目光,对他温和一笑,笑容如春风化雨一般拂过心头,无一处不舒爽。

他脑中只余一句:君携清风与明月,独占秋水揽星河。

他反应过来后,感到臊得慌,为先前的想法而羞愧,眼前的人神态举止落落大方,如清风明月一般朗朗大方,怎么看都不像来闹事的人,被先头的学弟给误导了。

难怪场中如此静,师弟们没有质问来人,便是他也说不出质问之话来。', '。')

x X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