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子爷。诗书轻唤一声。
值房内只有薛怀一人还在伏案查阅卷宗,其余的庶吉士都觑着空躲了闲,诗书心里愈发不忿,只出声埋怨道:世子爷也该寻了空歇一歇才是,别的庶吉士早已不见了踪影,都把这一摞子事务压在您的肩膀之上。
薛怀从如海般的卷宗里抬首,清拓的眸光里仿佛漾着逼人的戾光一般,霎那间便让诗书讷然地垂下了头,只敢盯着自己的足尖瞧。
他差点便忘了,忙于公务的世子爷与往日那个和煦温良的人可不一样。
只是夫人为了督促薛怀用膳,私下里可赏了他和五经一人好几锭银子。
便是瞧在银子的份上,他们也不能辱没了使命才是。
世子爷,家里的夫人可还在挂念着您呢,您若是又忙得连用膳也顾不上,奴才和五经可没法向夫人交差。诗书迫着压力说道。
薛怀听后果真忆起了晨起时瑛瑛殷切般的叮咛话语,瑛瑛平素胆怯知礼的仿佛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在薛怀跟前又是一味地做小伏低。
唯独事涉薛怀的身子,瑛瑛才会露出几分不容置喙的娇蛮气来。
昨夜晚膳前逼他吃下那碗鸡丝凉面是这样,晨起时监督他吃早膳也是这样。
且她与庞氏和薛老太太不同,她的关心仿佛一张巨大的天罗地网,在顷刻间就能网住薛怀心中所有的推辞与不愿。
他无法像搪塞母亲和祖母一样去搪塞瑛瑛。
为何如此,他自己也不明白。
良久,薛怀妥协般地搁下了手里的卷宗,对呆愣着站在他身前的诗书说:
把午膳拿来吧。
*
日子风平浪静,除了归宁那一日瑛瑛受了徐若芝的一场气外,她在承恩侯府里万事顺心。
唯一不美是她尚未与薛怀圆房,可圆房一事也讲究水到渠成,瑛瑛即便心中焦急无比,也不好在薛怀跟前露出什么不矜不持的迫切来。
九月底,徐若芝出门。
此时的薛怀已在瑛瑛每日每夜的督促下养成了按时用膳的好习惯,人瞧着也比从前更清濯丰润几分。
庞氏瞧着成婚一月多便长胖了七八斤的薛怀,不止一次地与身边的嬷嬷感叹道:别看瑛瑛是小门小户的出身,我瞧着她心性聪慧,早晚有一日会把怀哥儿吃的死死的。
那几个嬷嬷揣度出了庞氏对瑛瑛的喜爱,便也在旁凑趣道:谁说不是呢。从前咱们怀哥儿虽清雅如风,可到底是过于清瘦了几分,如今瞧着才是英武挺俊,匀称修朗,比从前还要再俊俏几分呢。
瑛瑛日日与薛怀近身相处,倒是不觉得自家夫君更俊俏了些,只是眼瞧着薛怀迟迟不把书房里的约法三章交付到瑛瑛手里。
她心下也安宁了两分,只在私底下与小桃商议着该如何能与薛怀早日圆房。
小桃近来瞧了许多风花雪月的话本子,尽给瑛瑛出一些分外恼人的主意。
瑛瑛面上对薛怀事事妥帖,心里却也有两分自尊自爱在,她不愿以色侍人、更不愿在薛怀意乱情迷的时候与她成事。
小桃笑盈盈地说:夫人别恼,奴婢只是随口一说,哪里会真给您和世子爷弄来什么迷.情的香。
瑛瑛双靥如腾云偎霞般嫣红着,她极不自然地移开了自己的目光,只故作镇定地说道:我与夫君日久天长地相处下去,难保不会有他求着我圆房的那一日。
小桃掩唇偷笑,知晓瑛瑛只有在她跟前才会露出几分娇憨之态来,便道:是了,是了。奴婢可是拭目以待呢。
*
十月中旬,徐若芝出阁。
徐御史亲自来承恩侯府给薛怀和瑛瑛递了请柬,薛怀顾忌着瑛瑛的面子,倒是爽快地应了下来,仿佛前段时日的龃龉不复存在了一般。
徐御史见状也放下了心,待瑛瑛的态度十分和蔼可亲,还把小桃的卖身契交还给了她。
瑛瑛忆起出嫁前嫡母为了拿捏她,死活不肯把小桃的卖身契拿出来,还扬言着要把小桃配给她身边的古二。
那古二是何许人也?除了穷的没法去赌场挥霍,吃喝女票样样精通,着实是人渣中的渣滓。
嫁来承恩侯府后,瑛瑛也费尽心思地替小桃筹谋了一番,因她比瑛瑛还要大上两岁,也该到了出嫁的年纪。
瑛瑛预备着给小桃脱了奴籍后再为她慢慢地挑选夫婿,总要让她自己心满意足才是。
只是卖身契被宁氏捏在手心,瑛瑛已思忖着该不该向薛怀提起此事,谁成想徐御史如今又眼巴巴地将小桃的卖身契送了过来。
晚间安寝时,小桃正拿了笔墨与芳华对账,除了卖身契以外,徐御史还送来了几套成色极好的汝窑玉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