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朕记得光叔早就已经和她闹翻,为何今日还要替她求情?李昂意味深长地追问。
李怡摸摸心口,低声道:这里,还是放不下。
真没想到,光叔也是个多情种子。李昂失笑,打量着李怡,脸色一沉,颍王打听到的消息,未必准确。光叔来朕这里求情,可知那晁氏犯下的究竟是什么罪?
李怡凝视着李昂,一颗心像悬在沸腾的滚油上方,偏偏却一丝怯意都不能泄露,低声道:愿闻其详。
李昂便将来龙去脉大致解释了一遍,却故意隐去晁灵云的身世,想逗逗自己难得动情的光叔。
李怡听罢,知道自己这次已全然洗脱,却感觉不到一丝成功的喜悦。
关于他,晁灵云真的没有吐露一个字,他不敢细想她是在何种心情下依然选择包庇自己,只能按捺住方寸大乱的心,继续演戏。
他故意沉默了片刻,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开口:郭旼犯事,晁氏何辜?
李昂微微吃了一惊,想不到李怡竟如此护短:光叔此话何意?
是郭旼谋害国舅。李怡盯着李昂,又不依不饶地添了一句,还有太皇太后。
李怡一针见血的回答,让李昂瞬间沉默下来。
不愿意坐视自己扶植外家势力的人,又岂止是朝中朋党。李昂轻轻叹了口气,为难道:向太皇太后问罪,到底有违孝道。
李怡淡淡瞥了李昂一眼,低下头不再开口。
李昂从他那一个眼神里就读出了种种怨怼,回想光王母子多年来的境遇,心下愧疚又无可奈何,只能拿好话柔声安慰:朕知道光叔对太皇太后心怀怨愤,但那些多半已是陈年旧事,光叔既然虔诚事佛,总该放下心结才是。
说到此处,李昂忽然想起了紫笋贡茶的事,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惭色:这些年,朕也亏欠了光叔不少……如果可以,朕也想弥补。
李怡立刻话锋一转,老实不客气道:补我晁氏。
李昂全然没想到李怡会如此直接,忍不住笑出声来:光叔怎会突然变得如此……叫朕吃惊。
第059章 教坊除名
李怡面沉如水,一声不吭。
就这样李昂也能领会他的意思,看着自己一表人才的叔叔,笑着感慨:也罢,光叔既有此意,朕焉敢不从?眼看朕只比光叔虚长一岁,鲁王都已经快到总角之年,光叔至今尚无一儿半女,也该加一把劲才是。
李怡心中顿时一松,却听李昂又道:晁氏因罪被打入诏狱,宫中人尽皆知,朕总不好直接将她赐予光叔。不过看在光叔面上,朕会饶过晁氏,撵她出宫,至于其他,就看光叔自己了。
进一趟宫能得到这个结果,李怡已经心满意足,立刻谢恩回十六王宅,一门心思等着晁灵云出宫。然而一夜过后,他竟从教坊使那里得到消息,晁灵云已被革去名籍,离开了教坊。
他一下子慌了神,想找元真娘子或者宝珞打听,却被告知她们正往晁灵云的落脚处运送行李,人都还在外面忙碌,不知何时才能到家。
李怡别无他法,只得先回光王宅,走之前再三叮嘱守门的家丁,自己会晚些再来造访。
此时此刻,晁灵云虚弱地躺在绛真的寝室里,向她道歉:灵云无能,辜负了阿姊与大人。
不要说这种见外的话,绛真帮她掖了掖被角,柔声道,伴君如伴虎,你能捡回一条命,已是万幸。
因为顾虑到晁灵云若泄露身世,会引起牛党警觉,李昂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影响到自己接下来的计划,特意命王福荃在晁灵云出宫前传达口谕,叮嘱她不得说出获释的真相。
因此外人皆以为晁灵云在太皇太后面前搬弄是非,触怒了天子,幸亏天子一向仁慈,才让她保住了一条小命。
绛真身在平康坊,一时半刻更打听不到什么内幕,便自己问晁灵云:你到底做了什么,让天子龙颜大怒?
说来也是我咎由自取——七夕那天太皇太后召我问话,打听光王悬弧宴上的情形,我不慎说了实话,过后才知道自己犯了大忌。晁灵云才说上两句话,便蜷起身子狂咳不休,面无人色地闭上眼。
你快别说话了,好好歇着。绛真慌忙替她拍背顺气,安慰道,郎中一会儿就来。
话音未落,就听侍儿在寝室外通报:娘子,晁娘子有客。
有客?绛真听她说得古怪,蹙眉问,不是元真娘子吗?
不是。那客人自称是光王宅中的娘子,姓吴。
躺在榻上的晁灵云不由吃了一惊,与绛真面面相觑,点了一下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