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蕃书译语告退后,李昂注视着跪在地上的晁灵云,思考着该如何发落她,许久之后,终于开口:晁氏,你参与谋害国舅,原本罪无可恕,可你又是维州副使悉怛谋仅存的部下,朕若就此断送你的性命,不但愧对已逝的维州将士,更愧对朕心中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维州之事,是朕心头隐痛,朕就在今日立誓,有生之年定当收复失地,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让维州枉死将士沉冤得雪,以竟英魂遗志。朕今日便留你一命,让你替朕做这个见证。
晁灵云一直认定李昂是圣明天子,然而这个答案依然在她意料之外。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满腔欣喜无以言表,唯有跪拜在地,叩首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058章 补我晁氏
李昂见晁灵云面露笑意,正色提醒:先别急着高兴,今次虽免你死罪,总要略施惩戒,以儆效尤。朕就记你一个搬弄是非、乱嚼口舌之过,革去你在教坊司中的名籍,即日离宫,永不叙用。
晁灵云刚捡回一条命,正暗自庆幸,听见李昂如此决定,顿时心中一紧:奴婢不能再回左教坊了吗?
你闯下祸事,朕虽网开一面,对外总要有个交代。
奴婢明白了……谢陛下洪恩。晁灵云再次叩首谢恩,却心乱如麻——自己被逐出教坊,就意味着今后要与师父和师姊分开了。虽然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她的心里依旧倍感失落。
李昂命王福荃传来狱卒,将晁灵云送出大殿,才对自己的心腹内侍道:维州之事,去年你就断定朕会后悔,竟真的被你说中了。
世上哪有万全之策?还请陛下宽心。王福荃宽慰了一句,又进言道,与其后悔,不如亡羊补牢。
李昂听了王福荃的话,黯然发出一声低叹,将他前往中书省时没听到的话大致说了说。
王福荃被实实在在吓了一跳,咋舌道:这一次牛宰相的手,未免也伸得太长了。
他怕朕扶植国舅,威胁到他的势力,于是伺机借刀杀人,朕倒也能想通。可他连朕宫闱里的事也想插手,这又是何道理!此刻对着自己的心腹,李昂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皱着眉抱怨。
陛下迟迟不立太子,难免会招来一些‘有心人’。王福荃意有所指,再一次规劝李昂,眼看鲁王已渐渐长成,陛下也该尽快做决定了。
朕心中亦有此意。李昂点点头,再度感慨,朝中朋党的气焰,总是此消彼长,实在令朕无可奈何……也许是时候将李尚书从成都调回,入朝与牛宰相抗衡了。
王福荃听李昂有这个想法,十分赞成地附和:陛下既然这样考虑,不妨召翰林学士共商此事。
就在二人说话时,一名内侍入殿禀报:启禀陛下,光王求见。
李昂立刻与王福荃对视了一眼,低声道:朕猜光王是为晁氏而来。
王福荃也心知肚明地笑了,凑趣道:老奴十分好奇,光王会为晁氏说话吗?
朕记得光王与晁氏不睦,若肯出面为她求情,倒算是难得的情种了。李昂很有些意外,问王福荃,你猜光王会说什么?
比起猜光王会说什么,老奴更想猜光王能说几句呢。
放肆!李昂瞪了他一眼,到底还是被逗笑了,快请光王进殿。
须臾,李怡徐步入殿,在与李昂叙礼之后,竟闷闷不乐地坐下发呆,又做了个闷葫芦似的哑巴王。
李昂莞尔一笑,主动问:不知光叔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被李昂问起,李怡这才开了金口:为乐伎晁氏。
说话时他双目注视着李昂,见他神色如常,便知道晁灵云还没有供出自己,这让他既觉得欣慰,又深深焦心。
光叔一向深居简出、不问世事,这次晁氏出了事,光叔又是从何而知?李昂问。
颍王说的。李怡回答。为了不让外人觉得蹊跷,他硬是忍到李瀍从宫中打探回来,等他不怀好意地将消息透露给自己,才装出一副幡然悔悟的狂态,为了救回心上人火速赶往皇宫。
即便如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入宫,对他而言依旧是一场冒险的赌博。
颍王?李昂挑起眉毛,狐疑地问,五郎成日忙着秋狝,为什么会知道这个?
晁氏的师姊,与颍王交好。李怡言简意赅地解释。
原来如此。李昂瞬间明白过来,按照时间顺序推算了一下,算出李怡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赦免了晁灵云,便笑着试探,光叔难道是想为晁氏求情?
李怡连忙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