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科晶犹豫了。
王忠:我会把他加到我提出的技术参数里。之前只说了俯角,是没想到你们居然想着要它打曲射。
他这样说,等于把锅接过来了,科晶立刻表示没有意见。。
王忠继续说:这个俯仰角和左右射界,也不用液压了,把液压装置都拆了,改成手摇。
这次是季诺夫准将提出异议:这样反应会很慢,近距离遭遇敌人坦克怎么办?
王忠:靠掩护的步兵发现敌人坦克,不要近距离和敌人交火。
他刚说完,阿纳托利就露出苦笑:坦克部队哪儿来的伴随步兵啊?
王忠:我的部队会有,而且还会有伴随高炮、伴随炮团和伴随的维修团。
哇,阿纳托利咋舌,能在您的部队当坦克兵真是幸运。我可算明白为什么您部队出了那么多击毁大量敌人坦克的坦克手了。
叶堡的报纸可能报道王忠自己的事迹报道烦了,不知道谁开的头,跑去采访王忠手下那些拿了一大堆击杀的坦克手,然后这些采访在各大酒馆里被添油加醋之后,王忠手下的坦克手也全都成了装甲英豪。
据说让兄弟部队的坦克手们产生了竞争心。
王忠也懒得管这些,他对科晶说:怎么使用我来操心,你的任务是把车按照我的要求造出来。实际上这些歼击车如果主要在1200米的距离作战的话,手摇已经够了。
敌人离得远,只要手摇一个非常小的角度,就能瞄准目标,学过相关几何知识的人都知道。
科晶:好吧,我回去就把电机拆了,加厚炮盾,这样正面就彻底没有防御漏洞了。
王忠:等一下,你要重新改设计,是不是就要重新造一辆车啊?毕竟拆液压什么的都挺复杂的。
科晶:确实要重新设计炮闩附近的结构,炮盾也要调整。其实可以把这两辆拖回工厂改装,但是那样很费事,还不如直接造一辆新的。
王忠:那这个二号车,叫什么号?
梅花鹿。瓦西里提醒道。
对,梅花鹿号,就留在靶场打靶了,全面测试他的防御能力。七六炮打炮盾可以卡住高低机,这点我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继续测试在不同距离能否击穿。
也许能发现新的问题,让科晶总工一并改进。
王忠说完,向科晶投去征求意见的目光,但是这个目光显然被误会了,科晶立正站好:保证完成任务。
有决心就好。王忠看看天,天已经黑了,这个条件下炮手估计打不准吧?明天再测试,把报告送到我桌上就好了。
————
第二天,915年1月2日下午,一份报告送到了王忠的办公桌上。
根据这份报告,100毫米火炮运载车的正面主装甲,在500米距离上可以抵挡住zis3反坦克炮的射击。
但是炮盾在600米的位置就可以被打穿了,一旦被打穿,高低机什么的必出问题。
到500米的距离后,用76炮射击炮盾,有可能会导致炮手和装填手受伤甚至阵亡,进行的十次测试中,有三次是只有炮手受伤或者阵亡,两次只有装填手倒霉,三次两个一起倒霉,剩下两次两个人同时毫发无伤。
车长因为有两个人肉盾牌,反而有较高生存率,只有两次受到了擦伤。
硬要说的话,这个缺点根本不算是,放在游戏里说不定还会因为高低机和炮闩会把炮弹后效给吞了,被玩家戏称为黑洞装甲。
但这是现实,那些被破片打伤的车组,运气不好打到动脉什么的可能就牺牲了。
这可是王忠精挑细选的车组,都是老兵,很珍贵的。
所以,改进炮盾势在必行,哪怕牺牲瞄准速度。
大概7天后,科晶捣鼓出了第二代原型车。
这次防护水平成果喜人,76炮甚至在300米的距离上都不一定能打穿这玩意的正面装甲。
于是王忠现场下令,把85毫米高炮拖过来,对原型车进行了试射,结果表明只要保持距离在800米以上,第二代原型车基本不担心安特自己产的85毫米高炮。
但普洛森的88毫米炮在8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二代原型车的炮盾,但是对人员杀伤不佳,只有很少的破片进入战斗室内部。
测试结果出来后,科晶脑袋都摇成拨浪鼓了:不不不,真不能再往炮盾上装东西了。你要获得更好的防护,就得把战斗室向后移动。这样火炮的安装位置也要提高,整体会变得更高。
王忠按照科晶的说法想象了一下,脑海中出现的是费迪南坦克歼击车(也就是象式),和猎虎坦克歼击车。
这俩车一大特点:高大,放在那里大老远就会被发现。
但王忠想要的是三号突击炮和四号坦克歼击车那样比较低矮,适合伏击的载具。
而且八百米的距离上,88炮只是击穿炮盾在车内产生了一些弹片,对比其他被虎式一炮飞头死一车的坦克,这很厉害了好吗!
等王忠化学和纺织品研究所拿出了王忠要求的防崩落内衬,成员生存率会更高。
总的来说,王忠对新东西还算满意。
而全程关注这款新式武器测试的季诺夫准将则认为这东西应该立刻量产。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之后进行的生产性测试表明这东西生产工时是t34w的一点三倍。
t34w已经是因为生产太费工时所以无法全面替换t34了。
真正把t34w的产量提起来,那得依靠联众国转让更好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王忠很清楚,战争不是靠特装机或者决战兵器打赢的,生产性是大规模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他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看这样精锐部队使用难以生产的特装机能不能打出比较好的效果。
最终,这种坦克歼击车被定型为su100,su是安特语中自行火炮的缩写,100代表火炮口径。
而王忠亲自指定了它的绰号:涡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