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氏担忧道:那往后就多吃些软烂的食物,那些生的硬的,就给文哥儿他们吃吧。
罗老太太笑呵呵地拍了拍女儿的手背,你不用操心我,你两个嫂子都孝顺,我如今呀,就等着享清福了,家里家外的事一概不管。
看得出来,这是个心性极为通透的老人家。
她的两个儿子早已各自成家,却还能和和睦睦地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这位老人的领导功不可没。
不多时,何氏和李氏就各端了一个红漆大茶盘出来,上面放了几碗甜滋滋的鸡蛋水。
何氏先给了老太太一碗,接着就轮到罗氏和江停云姊妹三个。李氏端的几碗自然是他们四个大人的,罗家的几个孩子只有眼睁睁看着的份儿。
罗文兄妹三个都不以为意,只有罗良面露不悦,悄悄拽了拽母亲的衣袖。
李氏悄悄瞪了他一眼,示意他老实待着,不要再丢人现眼。
罗二郎只一谓低头装死,全当什么都没看见。
虎头一直伺机捉弄罗良,自然对他观察的仔细。
见他如此,虎头眼珠子一转,故意端起碗喝得滋滋有声,还特别嘴甜地对罗老太太撒娇,外祖母吩咐做的甜汤,比所有外面的都好喝!
罗老太太立刻笑眯了眼,我的乖外孙,你喜欢喝,姥姥这碗也给你。
谢谢姥姥!虎头是半点不知道客气两个字怎么写,一仰脖就把自己碗里的喝完了,起身颠颠跑过去,端起老太太的尝了一口,姥姥这一碗也好喝,您快尝尝。
他就哄着老太太,一口一口把一碗鸡蛋水喝完了。
罗良快被他气疯了,再次拉母亲的衣袖,得到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见母亲不为自己做主,罗良面露怒色,狠狠地瞪了虎头和江停云一眼。
虎头回了个挑衅的眼神。
而遭了无妄之灾的江停云,只觉他得莫名其妙,干脆就当没看见,端起鸡蛋水喝了一口。
甜的,他不喜欢。
虽然这么多年来,南方的饭菜他也已经吃习惯了,但在某些方面,他的口味还是保持着北方人的特色。
比如汤圆喜欢吃甜的,豆花喜欢喝咸的,鸡蛋汤也喜欢喝咸的。
粽子他倒是没什么好挑的,甜的咸的都爱吃。
至于月饼,他从小时候尝第一口起,就没喜欢过。每当中秋节被妈妈逼着吃月饼的时候,都会暗暗吐槽: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反人类的食物?
见他喝了一口就放下了,之后再也没动,罗良就觉得他是存心挑恤,心头更怒。
但如今长辈们都在,他也不敢太过造次,只能暗暗记在心里,想着有机会给江停云一个教训。
他都十六岁了,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偏他江停云要出风头,十三岁就去考秀才。
这不是存心和他过不去吗?
就为着这事,他娘已经在他耳边念叨好多天了,每次都拿江停云做榜样,把他数落得体无完肤。
这也让罗良对江停云更加嫉恨了。
很快就到了和宋家约定的时间,宋家的大家长宋焘亲自领着二儿子来了罗家,大儿子宋先生也一起来了。
双方见了礼,看似随意地说了些自家的情况,顺便观察了对方家里的孩子,何氏则是在中间活跃气氛。
见宋家父子三人都知书达理,行止之间十分文雅有度,罗氏心里就先肯了三分。
而宋焘重点关注的则是瑞雪的两个兄弟,也就是江停云和虎头。
看见江停云生得眉分八彩,凤眼含星,面若满月,鬓若刀裁,他先在心里喝了声彩,登时就肯了三分。
再看虎头眉清目秀,目敛神光,活脱脱一个神采飞扬的少年郎,他心里再次暗暗点头,觉得两个兄弟都如此出色,这门亲事结得值。
相比于父亲的顾全大局,作为当事人的宋二郎宋后生,关注的重点就在另一个当事人江瑞雪身上了。
只见他悄悄抬起头,往瑞雪那边瞟了一眼,恰逢瑞雪也壮着胆子抬头看他。
两人都属于高颜值那一波儿,四目相对,都呆了一呆,纷纷红了脸。
江停云掩饰般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微微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了姨母笑。
——看两个当事人的样子,这事有门。
一番攀谈交心之后,双方交换了信物,正式定下了婚约,并约定了下月初六,宋家到江家正式下定。
送走了宋家父子三人之后,就到了喜闻乐见的八卦时间。
江停云作为晚辈,一直坐在罗氏身后装乖,严格遵守《礼记》的教导,长辈不问,他是一句话都不多说。
几个女人说着说着,话题逐渐转向不可描述,罗氏转头就把他们兄妹三人赶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