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看瑞雪虽然不是秀才公的女儿,但江停云这个堂弟小小年纪就有了功名,亲弟弟江彦舟也是读书认字的,就能看出来宋家人结亲的标准。
这分明就是要把自家打造成书香门第啊。
罗氏招呼儿女和侄子来给舅母见礼,何氏趁机拉着江停云看了又看,见他生得实在俊秀,脸上不由透出了喜爱之色。
这就是你们家那个秀才公吧?这孩子长得可真好,不愧是读书的好苗子,将来可是要做探花的呀!
罗氏笑着谦虚,嫂子也别太夸他了,他小小一个人,不经夸的。
江停云也急忙道:舅母谬赞了,小侄愧不敢当。
如此彬彬有礼,更是让何氏稀罕得不行,一边夸他,一边嫌弃自己的儿子。
江停云被夸得有点尴尬,急忙用眼神朝自家婶子求助。罗氏掩嘴暗笑了两声,这才出言替他解了围。
行了嫂子,咱们快进去吧,老站在门口说话也不像样。
哎哟,瞧我这记性!何氏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自我解嘲道,真是老了老了,拿东忘西的。快进来,快进来,娘早等着你们了。
作者有话说:
江停云:宋焘这个名字,一听就很不科学呀。
第58章 八岁的孕妇
云哥,你怎么不走啊?
见长辈们都走了,虎头碰了碰江停云的肩膀。
江停云回过神来,收回来看向东边邻居的目光,跟着大家一起进去了。
一行人进了堂屋,罗家二老和罗氏的一兄一弟都在。
她的兄长有两儿一女,弟弟只有一个儿子,各自站在父母的身后,却都好奇的打量江停云,最小的那个男孩还有几分不服气。
看来,江停云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这段时间没少被他们的父母提起。
江停云心里觉得好笑,跟着瑞雪一起给诸位长辈行礼,又和平辈的几个相互见了平礼。
方才面露不服之色的那个男孩突然问道:你今年真的十三?
我的确是十三。江停云点了点头。
那男孩正是罗氏弟弟罗二郎的儿子,请村里的教书先生取了个名字,叫做罗良。
听见江停云肯定了自己的年龄,罗良的眉头狠狠地皱了一下,又不死心地问:你真的考中了秀才?
江停云的笑容淡了一些,淡淡道:国家取士,岂能造假?
罗良冷笑道:那可不一定,自古以来,少年天才不多,考场上作弊的事情,却多了去了。
这话说得实在不像样,罗氏当场就变了脸色,不高兴地看了罗良一眼,对罗二郎的妻子李氏道:一眨眼良哥儿也这么高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良哥儿比我们云哥儿还要大几岁吧?
李氏也知道自己的儿子说的不像样,讪讪道:是大几岁,良哥儿今年都十六了。
罗氏立刻就追问:哟,都十六了呀?早听弟妹说良哥儿在读书上颇有天赋,不知如今可有了功名?
一瞬间,罗二郎一家子的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虎头毫不客气,幸灾乐祸地笑了出来。
刚才他就想替云哥出头,却被自己娘抢了先,心里还满不高兴。
此时此刻,他只想说一句:娘亲威武!
没错,罗氏就是故意的。
罗良是他娘家侄子,身上究竟有没有功名,她又岂会不清楚?
只不过,因为两个村子离得比较远,又因为怕人说闲话,怕娘家嫂子和弟妹有意见,她成婚之后就不经常回娘家了。
侄子虽然在血缘上比较近,但在感情上,当然还是她看着长大的江停云更得她疼爱。
再说了,今天江停云跟着来,是替她女儿撑腰的,罗良居然暗指江停云没有真材实料,在考试上作弊,罗氏又岂能忍?
眼见气氛趋于僵硬,罗老太太急忙给大儿媳使了个眼色。何氏平日里最会来事,如今眼见江家又要起来了,她又哪里愿意让两家的关系闹僵?
知道妹妹要带着外甥们来,一大早娘就吩咐了给你们烧鸡子汤,这会儿正在锅里温着呢。她转头招呼李氏,弟妹快来,咱们一块儿给大姑子端出来。
李氏悄悄松了口气,应着声跟着何氏走了。临走时狠狠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其中不乏警告之意。
眼见娘家嫂子服了软示了弱,罗氏也没有穷追不舍,从善如流地坐到了母亲身边,询问母亲的近况。
老太太心里跟明镜似的,表面上却一直笑呵呵的,仿佛根本没有看出儿孙们之间的波涛汹涌。
女儿问她吃的可好、睡得可好、最近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她一律都报喜不报忧,只是说:最近右边的槽牙有些活动了,想是要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