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堡其实并不是一个荒凉的沙漠古堡,相反这还是一个草原河流边上的小城堡。
此时俞大猷正在带着这群士卒操练,突然负责警戒的士兵发出了哨声。
大宋立国不稳,没有能收复河套地区,所以一直都被北方游牧民族暴揍。
那时候河中堡一百多人造反,肯定也会被大同镇压。
河中堡的戍卒们动作非常迅速,他们立刻冲进府库拿起装备,就在这个时候两匹马出现在河中堡门口。
这区区一个戍堡,至于吗?
俞大猷?
姜应雄这才想起来,是去年发配戍边的那个武将吧?
接着赵贞吉又问道:张部堂的一条鞭法怎么办?
士卒们纷纷大喊。
听到锦衣卫来了的消息,姜应雄都快要吓死了,他脑中都已经闪过念头,要不要现在就去投蒙古人。
千户,这河中堡是大同镇最远的戍所。
明初的时候大同是藩王边镇,不过自从永乐帝靖难成功之后,再也不敢将边军交给兄弟子侄手里,大同总兵官改为勋贵武官统领。
只看到赵贞吉上写一个徐字,而孙师爷则写了两个字,反徐,赵贞吉对着孙师爷一笑说道:
孙幕友大才,日后我们要多亲近亲近。
两人各自拿出一块残纸,写上了一个字。
河中堡内没有任何反应,姜总兵的亲卫又上前喊话,才有士卒站在城墙说道:
俞将军已经离去!
等到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更拉胯了,九边的总兵官也不再是勋贵的专属职位了。
众人虽然不舍,但是也不可能眼看着俞大猷被锦衣卫抓走,士卒们打开河中堡大门,齐声向俞大猷道别。
弓箭手爬上河中堡的城墙,俞大猷喊道:俞某不是将军,只是河中堡一戍卒,你是何人!?
好在下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念头。
大明朝立国之初是收复了河套的,但是随着明代中期的国力日益收缩,如今基本上是放弃了河套地区。
赵贞吉很清楚,龙椅上这位帝王的想法。
将军!锦衣卫来了!
仇鸾之后的好几任总兵官,最好的结果也是革职,充军、逮捕下狱的不计其数,这十年大同就换了十任的总兵官。
亲卫露出为难的神色说道:这俞大猷戍边在河中堡,深得士兵拥戴,锦衣卫若是直接去了,恐怕讨不到好啊。
陈大年脑袋嗡的一声,又让俞大猷跑了?
我们是朝廷锦衣卫,我们要进去搜!
在陈洪取代了陆炳,成为东厂锦衣卫的领导者之后,原本来陆炳时期宽松的作风立刻转变,锦衣卫的行事手段愈发的酷烈起来。
过了半天,河中堡的城门打开,陈大年一众锦衣卫进去搜索,果然没有见到俞大猷。
至于至于,折在这河中堡上的总兵官就有三位了。
河中堡又是闹过几次叛乱,最严重的一次干脆投了蒙古,后来边镇花了不少银子才从蒙古人手里买回来。
不能!
敌袭?
仇鸾的下场是被开馆戮尸,挫骨扬灰,家人全部发配边疆。
说完,这个中年人喊道:俞将军,快和我走,锦衣卫来抓你了!
徐阶是心学大儒,如今留在他内阁中的,如李春芳之流都是些子弟辈的大臣,根本不敢和徐阶对抗。
陈大年手下对着河中堡大喊:罪卒俞大猷何在!
大同戍卫控制的地区,其实是以前王朝都非常重视的河套地区。
时任总兵张文锦修建河中堡,抽调士卒远戍,因为张文锦酷烈,士卒杀了张文锦攻占大同,朝廷花了一年才平定叛军。
等到东翁调离南直隶,张部堂就不会再找您了。
九边的概念很大,几乎囊括了大明帝国整个北方地区。
陆二点头。
对于姜应熊的慢待,陈大年记仇在心里,等着日后有机会再对付他。
俞大猷对着河中堡的戍卒拱手说道:
陆二说道:将军!若是袍泽兄弟们为了您反了,定然要被朝廷镇压?为了兄弟们,您随我走吧!
最初是本朝初年,皇爷刚继位的时候,为了设置河中堡就出了乱了。
原因也很简单,大明朝的边军总兵官是烫屁股的位置,尤其是嘉靖朝的大同总兵官,简直就如同被人施展了魔咒一般,几乎所有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但这是他的一份态度,他旗帜鲜明反对徐阶的态度,将有可能成为他入阁的台阶。
来的人正是前锦衣卫陆二,他在京师打探到了朝廷要抓俞大猷的消息,就立刻出京来到了大同。
河中堡距离大同最远,因此军官平日都不爱去,整个河中堡一百多戍卒,却只有一个总旗常驻。
看到这些戍卒手里的武器,陈大年也很快就怂了。
孙师爷立刻说道:拖,今年秋粮征收在即,不能这个时候变换财法,东翁可以拖上一会儿。
陈大年就是这种情况下爬到高位的,做事酷烈不留余地,通过恐怖威吓别人。
总兵亲兵说道:千户您有所不知,这河中堡彪悍,以前就闹出过很多事情来,就算是总兵大人来了也要小心安抚着,不然要生乱的!
士兵们哗然,俞大猷则走过去,看到这个中年人有几分熟悉。
以往躲在河中堡内瑟瑟发抖,被蒙古人欺辱的日子这才过去。
陈大年也怕走漏了风声,立刻让姜应雄的亲兵带着他去河中堡。
诸位兄弟,俞某还是去了。
你是苏相公身边的人?
擅长练兵,也擅长和士兵打交道的俞大猷,立刻成了这群戍卒的头领。
陈大年只能恨恨而去,返回大同又让姜总兵派兵搜捕,自然又是无果。
草原上,和陆二并排,俞大猷问道:苏相公想让我去哪里?
这段是过渡章节,拉出九边的局势,就不求票了。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