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罢一跺脚又要往里闯,冷不妨院门咔嚓一响,从里面锁上了。
两人面面相觑。
怎么办?闵慧擦了擦脑门子上的汗。
不是还有个幺叔吗?辛旗说,咱们去问问他?
两人在院外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出来,决定先去村口的土菜馆打听一下。到了菜馆发现大门开着,里面没有客人。倒是门口的竹椅上坐着一个正在剥蒜的光头老汉,地上摆着一个收音机、一个酒壶。老汉一面剥蒜一面听戏,一面喝着小酒儿,十分自得其乐。
闵慧与辛旗对视了一眼,齐声叫道:大叔!
哎。老汉应了一声,以为他们是来吃饭的,连忙往里面让座,两位想吃点什么?
谷花鱼有吗?辛旗立即说,红烧的?
有有有。老汉指着墙上的菜单,就一个菜吗?
辛旗把墙上的菜拣最贵的点了四样,又要了一瓶二锅头,老汉见有生意做,立即笑得合不拢嘴,我去叫我媳妇烧菜,你们慢坐啊。
一会儿功夫,菜上齐了,老汉张罗着给他们倒酒,闵慧不喝酒,只要了一瓶果汁,辛旗将老汉往椅子上一拉,给他斟上一杯:大叔,我看您酒量不错,来陪我喝几杯吧?
老汉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忙不迭地坐下来,接过闵慧递来的碗筷:哎呀,论理儿呢,大叔不该陪你喝。但是,这二锅头五十多度,我怕你一人喝会醉,还是帮你分担一点儿吧。说完也不客气,将筷子往桌上一顿,夹了一块牛肉塞进嘴中嚼了起来。
吃菜啊,大叔。闵慧将一整只谷花鱼都挟到他的碗里,菜点多了,我们吃不完也带不走,您也分担一点儿?
好好好。老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谷花鱼味道怎么样?
太好吃了,这红红的东西是豆瓣酱吗?闵慧故作好奇,真下饭!
不是豆瓣酱,是我们家自己腌的豆腐,用它烧鱼又咸又辣,还有股酱香味儿!
来,大叔,我敬您一杯。辛旗举了举酒杯,一饮而尽。
谢谢,谢谢!你们这是——探亲还是路过?几杯酒下肚,老汉的舌头有点大,看你们的样子,像是从城里来的?
我们是来找人的。大叔,您认得何仙姑何大婶吗?闵慧假装不经意地说。
何仙姑?认得啊!她是我老婆。你们找她有事啊?她在家呢,我带你们过去?
不急不急,先吃饭。辛旗又给他斟了一杯。
闵慧故意半天不说话,低头往嘴里扒饭。
怎么啦,姑娘?找你何大婶有什么事吗?她知道的事我都知道,找我也是一样。大叔一面说一面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当然,如果你是来找她算命的,那我就不会了。
我是来找我弟的。闵慧把刚才跟何仙姑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只怕您老人家已经不记得了吧?
老汉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笑了:记得记得,大叔的记性好着呢。当时我也在啊,两个男孩,童家领养的那个是从哈尔滨过来的。还有一个是怀化的。我还帮他们换过尿布呢。
闵慧愣住:怀化?湖南怀化?
对。
不会吧,怎么是怀化呢?大叔您确定吗?没记错?
嗨,不可能错。老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低声说,就为了这个孩子,你大婶还坐了五年的牢呢。
辛旗的酒杯举到一半,手停在了空中:为什么?
有人被抓了,把她给供出来了呗。当时那孩子病了,奄奄一息的,半天没找着下家。你大婶抱着他去医院看病,给逮了个正着。孩子腿上有个巴掌大的胎记,亲生父母很快就找到了。
闵慧的心猛地一沉,线索又断了:那大叔您以前见过有从广西河池那边过来的孩子吗?
没有。幺叔摇头。
大叔我再敬您一杯。见闵慧急着一头是汗,辛旗连忙倒酒。
趁他越喝越醉,两人各种套话,幺叔倒是毫不隐瞒,有话就说,有问就答,但他知道的并不多,直到醉倒在桌上都没有问出新的线索。
两人十分沮丧,只得打道回府。
喝了差不多半瓶二锅头,辛旗有点上头,在泥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身子晃得厉害,几次都差点掉进田里,闵慧只好紧紧地挽着他,又忍不住埋怨:你也是的,酒柜里有那么多酒,你偏要点二锅头,喝点啤酒不行吗?
幺叔酒量这么大,一般的酒恐怕不容易喝醉。何况——话未说完,一阵作呕,跑到旁边的大树下吐了起来。闵慧一边给他捶背,一边递给他一瓶矿泉水,让他漱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