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放眼望去,只见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赵兄,这可是宴席已开?陈寻侧目看了一眼赵宸,有些讶然出声。
看情况,应该是了,赵宸回应着陈寻,面上也涌起少许困惑,按照时间来算,至少还有两天才是老太君寿辰,哪怕前两天开始准备,也不至于现在就鸣鞭放炮。
赵宸有些不解地翻身下马,随即抬手将站在一旁的候门小厮招了过来,怎么把老太君的寿诞提前了?
小厮一路从门前跑来,方才的鞭炮烟雾遮挡住了他的视线,只隐约瞧见有人冲他招手,等到他走近才发现是自家少爷。
当即脸上喜色也显露出来,随即解释道:老爷前些日子传信回来,说近几日归家,但因为京中事务繁多,可能等不到老太君寿诞。
所以老太君跟家中亲眷商量了一下,提前两天办寿宴,刚好能跟老爷归家来个双喜临门。
这有什么好喜的?赵宸臭着张脸,自己母亲九十大寿,他却等不住多留两日,还要让老太君提前办寿宴。
他自己不知羞吗?
这……小厮低着头,一时也不知道回些什么,好在赵宸也没指望他回答,在低声骂了一句后,就摆手示意他将自己和陈寻等人的马匹牵到后院放着。
随后又再是看向陈寻,略带歉意说:原以为提前两天回来,还能休息一二,竟不想这寿宴也提前了两天。
陈兄且随我进府休息休息,待到老太君真正寿辰那天再作画如何?
今日也无不可,陈寻摇摇头,他自然知道赵宸是怕他心生不悦,不再作画,毕竟他们一路紧赶慢赶,就是为了能早两天到达,然后养精蓄锐做幅好画。
偏偏这计划又被赵宸自家人给打破,要是让陈寻这前脚刚到赵府,后脚就去堂前作画贺寿。
莫说赵府丢不起这个人,就是他赵宸也丢不起。
不过陈寻对此倒没什么在意,他本就修炼有成,连日奔袭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
再者赵宸邀他前来,就是想在一众亲眷面前出风头,要是让他再等两日,确实还可以再出风头,但影响定然会小上许多。
而这也定然跟赵宸的期愿,有所出入。
想着赵宸连日来的细心对待,在赵宸还要推拒时,陈寻也再次开口道:莫不是赵兄认为,这连日奔波会让影响在下作画,做一幅劣图给老太君?
怎么会,怎么会!赵宸连忙摆手摇头,我是觉得陈兄已连日奔波,好不容易来到这,又不能歇息,便强行登堂作画,实在是不妥。
这非是我赵家的待客之道!
此皆无碍,陈寻摇摇头,只要赵兄不是认为我作画会差,这画今日我自然能做。
陈兄之名早已享誉姜朝,莫说这画,画与不画,光是陈兄能够来此就已令赵家蓬荜生辉。
更何况,陈兄的画,又怎会差。
既如此,那便入府更衣,为老太君贺寿吧。陈寻见赵宸不再拒绝,当下也提步往赵府走去。
赵宸见状也忙跟了上去,随即拍着胸脯,低声言谢说:陈兄恩情大义,小弟实难为报,往后陈兄一句话,小弟赴汤蹈火也愿。
陈寻斜睨着赵宸,见对方满脸诚恳,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只得笑了笑道:这可是你说的,我记住了。
记住好!赵宸用力地点点头,真心道。
第8章
红寿灯笼成排挂于院落之内,道道吉庆彩旗帜也随风舞动在门檐栏杆上。
淮承还要多久归家?喜庆堂屋内,一头发花白,身形微躬,但面色仍旧红润的老妪开口问道。
回老太君,家主方才遣了快马来报,说是最多半日,便能赶回赵府为您贺寿,望您莫要急切。
老太君坐在主位之上,眯着眼看了看自家老二的长媳,也就是刚才说话的冯静韵。
在沉默片刻后,她又再次开口问道:还没有宸儿的消息吗?
冯静韵闻言,先是抬眸环视了四周亲眷一圈,见他们听到老太君的话后,个个低垂着头,一幅不敢与老太君对视的模样。
当下也懂了他们的意思,是以在暗自一叹后,冯静韵也只得再次挂起笑脸,冲老太君温声回道:暂时还没有宸儿消息。
不过老太君放心,这月余来我们都在找寻宸儿,大概也摸清了他的去处。
再加上宸儿身边有安护卫看着,想来是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说不定等过两天,到您老真正寿诞的时候,他自个就会从外面跑回来了。
要是等到他那时候回来,我这黄花菜都凉了,老太君轻抬起拐杖杵了杵地,他当时闹着要去江左学画,你们就该放他去,不然也不会出现现在他离家出走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