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虎丘最兴盛的时候,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那些皇帝南巡,次次都来虎丘,有时候还重复游览虎丘,可见其风光极好。
当时这祖孙二人还经常住在虎丘,还打造了一座行宫,弄了一堆建筑与好物件,没事的时候就从北-京跑过来住住。
虽然明代的虎丘没有清时繁华,但景色更显别致,一切都似乎融入到了这片山林之中。
云岩寺塔!
朱允炆一步步走去,看着眼前的阁楼式砖身木檐塔,手微微颤抖,伸手按在塔身外壁上,感知着这真实的一幕,被深埋的记忆再一次翻腾起来。
曾经,自己站在这里,就这个位置,就触摸着这里。
只不过,时空错位了。
几百年后,这里依旧存在,依旧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只不过,他们不会知晓,在大明时代,有一个名为朱允炆的帝王,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夫君,怎么了?
宁妃感觉到有些异样,不由关切地问道。
朱允炆收回目光,横亘着几百年的时空,也只有这塔见证着一切。
没什么,只是有些熟悉,似乎来过。
朱允炆一如既往,归咎于梦。
宁妃浅浅一笑,微微偏着头,道:似乎吗?
朱允炆抬了下眉头,伸手挠了下宁妃的腰,宁妃顿时告饶,道:我错了,给夫君道歉。
朱允炆这才放过宁妃,拉着宁妃的手,道:只有这些才是历史的见证,若不加以保护,即是我们的损失,也是后世的损失。日后让苏州府修缮这虎丘吧,塔不能倒!
宁妃点头附和,低声道:有时,觉得夫君很是神秘,似乎有很多秘密。
朱允炆心头一惊,看着宁妃,而宁妃此时也抬起头,对视着,没有丝毫退让。
我什么都被你看过,哪里有秘密可言……
朱允炆很无赖地击溃了宁妃的目光,红着脸的宁妃跺了跺脚,便去找丛佩儿了。
虎丘两大胜景,一个是白岩寺塔,也名虎丘塔,另一个就是传为吴王阖闾墓的剑池。
薛夏,你对这剑池可有了解?
朱允炆询问道。
薛夏微微摇头,道:只听过一些传闻,说这剑池为虎丘最神秘之处,吴王阖闾墓的入口就在这里。传言在其墓中,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甚至秦始皇、东吴孙权都曾来此挖剑,这才有了剑池。
朱允炆打量着剑池,从平面看没多少感觉,但若是转为俯视,则可以看出池的形状如同一把平铺的剑。
剑池一直吸引着无数人,甚至帝王都想久留于此,不止是剑池本身的传奇,还与身旁的字有关。
不远处,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据说是颜真卿儿子颜頵的手笔。
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这四个字,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
有这两位已经够厉害了吧。
别急,在崖左壁还有两个剑池的篆文体,而写下这两个字的人来头更大,传闻是东晋王羲之!
普天之下,能汇聚如此几尊大佬一起题字的地方可不多。
朱允炆正在品鉴剑池二字,看看能不能领悟一点剑意,努力了半天,也没发现任督二脉流动什么真气,估计是没练武的天分了……
你听说了吗?昨夜苏州城中,刘家老宅倒了三间厢房。
是吗?有没有人伤着?
哎,死了一位御史,可惨了,抬出来的时候,血都渗透了官服,好像是柱子砸到了胸口。
御史?该不会是王康御史吧?
除了他还有其他人吗?
这……太可惜了。
朱允炆将目光看向两人,走了过去,道:两位刚刚说王康御史死了?
两人打量了下朱允炆,其中一位上了年纪之人回道:我们也只是风闻,当不得真。
朱允炆没有再说什么,看着两人离去,招手叫过薛夏,道:你听到了吧?
薛夏点了点头,道:应是意外吧?毕竟没有人敢对朝廷命官下手。
朱允炆摆了摆手,道:如果那两个人听到的是真的,那就可以证明,王康是被人先杀害之后,又毁屋伪造现场!
啊?
薛夏惊讶地看着朱允炆,皇帝大人你也不能太武断了吧。
你是皇帝,不是捕快,没干过刑侦,怎么能如此肯定?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