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7(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舅舅身后瞪了他一眼,这时候知道装乖巧了,刚才何必去撩拨他。

一行人很快到了宫门口,早有内侍备了轿子在等候,秦信芳他们一下车便被抬进勤政殿,太子和太孙现在在勤政殿办公。

何子佩和黎宝璐被带到偏殿休息,内侍则引着秦信芳和顾景云去见太子太孙,结果没到一刻钟,太孙和顾景云也被赶出来了,殿内只剩下太子和秦信芳。

殿内,太子激动的走下台阶,来到秦信芳的面前就要拜下,秦信芳忙扯住他,太子折煞微臣了,您快起来。

太子扯住他的手落泪,先生!

秦信芳叹息,你我虽为师徒,但也是君臣,何况我们年纪相差并不大,你何必如此?

太子擦了擦泪,含笑道:孤这是太激动了,十五年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先生了……

秦信芳也叹息,他也没想到有生之年真的能够回到京城。

见太子脸色苍白,额头冒着虚汗,他忙扶着他在椅子上坐下,蹙眉道:可请了太医?

太子苦笑,孤这身体先生也知道,能熬这么多年已是极限,我现在只有一个愿望……

他声音低低的道:顺利登基,好把皇位传给又安,只是又安刚及冠,我给他请的先生资历有限,而清和年纪更小,他虽聪慧,与为君之道及国事上到底有诸多不通,所以大楚和又安还得拜托先生。

看着面色苍白的学生,秦信芳拒绝的话根本说不出口,他只能道:你放心。

太子便真的放下心来,开心的拉着秦信芳道:先生回来了,今晚无论如何要留在宫中,孤想要与先生抵足而眠,这十五年来,学生有许多的话与您说。

秦信芳强笑一声,道:你该多休息,别熬坏了身子才好。

秦信芳名义上有四个徒弟,除了太子便是卫丛,顾景云和黎宝璐,但实际上真正拜师的只有太子一个。

卫丛是因小时与他生活过一段,他教养过他几年,他强叫的老师,至于顾景云和黎宝璐,他们相当于他的孩子,并没有真正拜师。

所以真正的弟子只有太子这一个,而秦信芳对这个弟子也很满意。

作为太子,他不仅聪慧还胸怀宽大,善思善谋,如今他虽已掌国权,身体却差成这样,秦信芳的心情怎么可能会好?

回到京城的喜悦此时已所剩无几了。

师徒俩在殿内挈阔,而偏殿里的太孙正恭恭敬敬地给何子佩行礼。

何子佩不敢接他全礼,避开后还以半礼,算是认下他这个徒孙了。

等秦信芳从殿内出来时已近午时,太子要留他们在宫里吃饭,结果才坐下苏总管就亲自从行宫赶回来,恭谨的道:陛下宣召秦大人前往行宫。

欢乐的气氛一滞,顾景云皱了皱眉,他舅舅一路舟车劳顿,还未休息呢。

秦信芳却笑着起身道:也好,臣回京也该去给陛下请安的。

苏总管忙道:大人用过午饭再启程吧,陛下特意吩嘱过的。

不必了,带着路上吃吧。秦信芳与皇帝君臣十多年,最为了解他不过,只怕见不到他,他便心不安,虽然他们君臣曾经闹僵,但这种情况下,秦信芳却不愿他带着遗憾。

至少遗憾不能出在他身上。

这次秦信芳没带何子佩,只带了顾景云。

黎宝璐便带着何子佩回家。

从皇宫到行宫,快马也要两个多时辰,等一行人赶到行宫时皇帝已经用过晚饭昏睡过去。

迷糊间他被惊醒,一转头就看到了坐在一旁椅子上闭目养神的秦信芳。

皇帝不由动了动手指,艰难含糊的叫了一声,骏德……

秦信芳惊醒过来,看到龙床上的皇帝睁开眼睛忙上前道:陛下您醒了?

皇帝看着鬓发微白的秦信芳,抖了抖嘴唇,含糊的道:是朕糊涂了,当年不该那么左性。

秦信芳微微一笑,转移开话题道:往事已矣,陛下不必介怀,臣让苏总管进来伺候您吧。

皇帝见他不说原谅的话,便知他心中不是不介怀,微微一叹道:不必,朕就想与你说说话。

☆、246.第246章狭路相逢

在秦信芳来前,皇帝心里想了许多的话要对他说,可真的见到了人,那些话又全都无法出口了。

问他这几年过得如何?

一个罪民,再有人照拂也不会过得多好。

问他怨不怨?

或许他一开始不怨,但在meimei被休,女儿夭折之后他又怎么可能不怨?

皇帝一时沉默,君臣二人相对而坐,默默无语,良久皇帝才沙哑着声音道:朕将大楚交予你了,诸皇子之中,现能担当大任的也就只有太子,而太子病弱,太孙年纪又轻,清和也还是一个孩子,他做太孙的先生……

皇帝沉默片刻,其实他当时让顾景云当太孙的老师时没想把皇位传给太子的,没想到最后还是太子父子赢了,顾景云以后只怕就是帝师了。

他学识或许不错,但太年轻了,少了几分稳重,皇帝忧心不已。

秦信芳却了解自个的外甥,顾景云心智成熟,除了想法有些偏激外没什么毛病,便是在治国的经验上不足,摔几次跟斗就长起来了,只怕比他还能耐呢。

陛下放心,清和聪慧,有他辅佐太孙,大楚一定能安定下来的。

皇帝叹气,朕六岁登基,至今已有五十三载矣,前二十五年兢兢业业,创下盛世,为人称道,没料到后二十八年却渐渐自负骄奢,误了国事,朕悔矣!然时间不可追溯,只望我李氏后人不再布朕的后尘。

皇帝微微仰头看向缩跪在一旁记事的史官,微微抬手道:将,将朕这临终之言交与太子太孙,让他们引以为戒。

史官磕头应道:臣遵旨。

皇帝胸口急剧起伏了下,然后垂下手臂,眼睛慢慢的闭上,他含糊的留下最后一句,让兰氏殉葬……

史官面色大变,不由转头去看秦信芳。

秦信芳脸色淡然,伸出手去探皇帝的鼻息,半响才收回手,伤感的道:陛下,崩了!

苏总管听到动静跌跌撞撞的跑进来,见皇帝眼睛微闭的躺在床上,连忙冲上前去摸他的鼻息,大恸,陛下——

九月初三,元熙帝崩于行宫,时年五十九岁,临终托孤于前内阁阁老秦信芳。

后一日,秦信芳被重新拜为内阁阁老,秦信芳以内阁满员为由固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