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池:有点没听懂(?)青衡:(举手)这题我会!殿下是被攻略的!衔池:?我好像没怎么攻略他啊……青衡:哦,殿下是纯靠自我攻略的来着。宁珣:……第84章◎还未恭喜皇兄,终于抱得美人归。◎第二日午后,乾正殿。圣人摔下手中折子,闭上眼,揉了两下额角。李德贤察言观色着,招手叫奉茶的宫人上前,自己接过来,才奉到圣人跟前。圣人喝了一口,是今岁新贡的龙井,消暑降火——暑热时他惯喝的。茶的浓淡,入口的温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便是身边儿有老人伺候着的好处了。李德贤不在跟前那段日子,虽也不缺什么,但总欠了点儿意思。圣人不由得看他一眼,不过短短半年,李德贤也显出老态,头发斑白了一片。圣人将茶盏搁下,天热了,杂事儿就叫底下人去做,你也歇歇。李德贤忙不迭谢恩:奴才谢陛下体恤。但陛下的事儿那都是顶天儿的重,哪有杂事。底下人爪子粗,怕是伺候不好。圣人不再多说什么,缓下心神,重拿了本奏折展开,却没看两眼,便又砰一声掷回案上,没忍住斥出了声:打,拿什么打,谁去打?要朕御驾亲征不成?!李德贤眼观鼻鼻观心,没敢吭声。北疆战和不定,这几日闹得尤其厉害,朝中争执了几回,都没吵出个结果来。这时候商议不下战和,等到秋收的时候,形势更吃紧,更是要麻烦。要和,咽不下这口气,但真要打,圣人自个儿也慢慢看出来了,调去云丰城那个胡总兵不是个能顶事儿的,又撑得了多久?若要将宋轩宋将军从兴广调回去,又岂不是明摆着打圣人自己的脸?但若再调过去一位,军前三番两次换将领,又恐军心溃散。为今之计,若不能和,那最好便是由身份压得住的,亲去北疆主持大局。圣人闭了闭眼,将朝中之人数了一遍。一时竟挑不出合适的人选。李德贤小心觑了一眼圣人的神色——御驾亲征自然是使不得,但也有旁的法子。说白了,最合适的人选便是太子。太子本身便熟悉北疆情况,且身份贵重,能鼓舞军心。但二皇子正炙手可热,这时候太子殿下若是亲征,等再回京,便不知这京中的天变成什么样儿了。圣人叩了两下桌案,忽地睁眼看向李德贤:李德贤,依你看,朕这几个皇子里,有谁能替朕分忧?李德贤乐呵呵一弓腰:陛下折煞奴才了,奴才哪懂这些?圣人直直看向他,怎么,连你也要同朕打官腔?朕恕你无罪,说。李德贤背后已是一身冷汗——他上回被发落,便是因为太急着替太子殿下解围,这时候他若提太子,无论是说太子去,还是不去,都会惹得圣人猜忌。更何况圣人对太子在北疆那四年,本就疑心不浅。二殿下更不能提——二殿下的母家是镇国公府,圣人当年是如何煞费心思地从老镇国公手上释了兵权,他是见过的。若再叫二殿下沾染上,怕是要一发不可收拾。那便只剩下四殿下。但四殿下身子骨弱,不擅骑射,性子也软,委实不是什么合适人选……李德贤心思飞转,只故作为难地一顿,便开口道:奴才也是看着几位殿下长大的,说句大逆不道的,那沙场之上刀枪无眼,纵然殿下们皆是人中龙凤,但若是磕着碰着了,陛下难免要心疼。圣人收回视线,说得倒是。罢了,召太子过来见朕。东宫。衔池翻了个身,在从贵妃榻上滚下去前,被一只手及时扶住了头。宁珣放下手中政务,将她往上托了托。昨日赏完莲回去后,衔池便分外粘他。她自己来招他,他一时没禁得住,折腾她折腾得狠了。听蝉衣说,她今儿一天都没什么精神。方才她本是枕在他膝上看话本子,翻了没两页,就这么睡过去了。怀和进来时,正见宋姑娘躺在殿下腿上睡得昏沉,而他那曾经不近女色的殿下,却像是迷了魂一般缓缓低头,极为克制地吻在她唇上。浅尝辄止。怀和步子一僵,立马低下头,犹豫了一下现在退出去还来不来得及。书房里久久没有动静,他还以为宋姑娘回去小憩了。察觉到殿下的视线,怀和硬着头皮上前,却没敢走得太近,先行了一礼:殿下。他尽量小声道:招了,说是受二殿下指使,处理掉没用的棋子。这人……宁珣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而后极自然地伸手捂住了衔池的耳朵,方抬头淡淡看怀和一眼:杖毙。他嗓音发冷:一百杖,吩咐下去,慢慢打,给孤数清楚了,一杖都少不得。怀和听了这话神色一凛,立马应了一声:是。奴才省得。——殿下这是要杀一儆百,敲打其余人。那便不能在僻静处,让人死得无息无声。其实从前不管是圣人还是二殿下,甚至有些不安分的朝臣往东宫伸手,只要不太过火,殿下心里有数,能放眼皮子底下看着,便都不曾大动干戈。但眼下不同——谁叫他们竟把手伸到了宋姑娘身上。这半月来便有人蠢蠢欲动着,皆被殿下挑出来悄无声息处置了,但前日殿下去宫中为太后娘娘祝寿,只一夜未归,便有人按捺不住,竟混进宋姑娘那儿的小厨房下毒。那宫婢设计将小厨房里的人都引了出来,趁着没人,潜进去下了毒粉。好在小厨房的宫人和厨子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察觉有异,便临时将宋姑娘的膳食全换了。万幸没出什么事。怀和领命退了下去,宁珣才松开捂着衔池耳朵的手。她睡得正熟,分毫不知发生了什么,只在他松手那刻本能般去抓他衣袖。宁珣扣住她手,眉宇间冷意渐渐褪下去。小厨房那儿不知是胆大还是谨慎得过了头,在他回来前,竟连怀和都没禀,昨儿深更半夜怀和才得了消息,着急忙慌过来禀告。天将明的时候将人抓了起来,算到现在,已经审了大半日,刑具怕是尝了不少,这才撬开的嘴。他没那么好的耐性,叫人下了狠手去审,还能抗这么久,必然不是普通宫婢。但……宁禛真会这么急着杀她?为了什么,出口气?小福子出事那时,在书房里,宁禛不是没亲眼见过他有多护着她,用衔池的安危来刺激他,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宁珣绕了两下她的头发,若有所思。无论如何,这阵子是不能放她离开自己视线了。见她还没有要醒的意思,宁珣索性将人打横抱起,送回了寝殿。出来的时候便听人通传,皇帝召他去乾正殿,李德贤亲自来迎了,就等在外头。其实去岁里李德贤出事儿前,还不能完全算是宁珣的人——先前李德贤帮衬着他,不过是因着受过皇后的恩。毕竟是皇帝身边的老人,李德贤在皇帝身边的年头比宁珣的岁数还大,这么多年对皇帝忠心耿耿,想撬动李德贤哪是那么容易。是皇帝亲手送来了良机——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关键之时是宁珣保住了他,甚至将他送回到原位。何况已经走到了这步,就算李德贤不认,在旁人眼里他也已经是宁珣这边儿的了。再死守着不认,便失了意义。宁珣慢慢往乾正殿走,听李德贤在身后低声提醒着:圣人的意思,是想议和。宁珣微微颌首,没太意外。今日下朝皇帝将宁勉单独留下时,他便隐隐猜到了。北疆之事他不便直接开口,朝上宁禛的意思也是要战——如此才能寻得机会,让他这个太子再去北疆亲征一回。而宁勉性子软,说是不忍百姓受战乱之苦,虽因着一直追随宁珣,从不跟宁珣在政见上闹分歧,但也能看得出是主和的。宁珣本是主战不假,但若是真到了亲征这一步,这时候将衔池自己留在京中……宁珣停在殿外。宁禛倒是也在殿外候着,同他对视了一眼,草草行了一礼,皇兄。宁珣还未开口,便听里头道:叫太子进来。于是直接抬步往里走,路过宁禛时步子一顿,淡淡看了他一眼。宁禛被他目光里连掩饰都懒得掩饰了的寒意刺了一下,倒也没输阵,直直望了回去。擦肩而过那刻,宁珣听见他低声挑衅:还未恭喜皇兄,终于抱得美人归。作者有话说:第85章◎他去哪儿,她便在哪儿。◎皇兄这美人是抱得了,只是不知,能留多久?他出言相激,没成想宁珣恍若未闻,连一个眼神都没多余分给他,径直踏进了乾正殿。宁珣擦过时离得太近,他被撞着往后退了两步。宫人将殿门掩上,恭谨侍立在侧。殿里没留人,连李德贤都候在外头。宁禛振了振衣袖,笑叹了一声,看向李德贤:罢了,我去给皇祖母请安。李德贤一礼:二殿下放心,陛下过会儿若是问起,奴才再去请二殿下。衔池醒得早,这时候才不过将将申时。醒来发觉宁珣不在身侧,她心口倏地一空,唤了一声蝉衣。蝉衣打起帘子进来时,她已经踩上了鞋靴,殿下呢?蝉衣两步走上前:殿下被李公公请去宫里了,吩咐了不让打扰姑娘。那便是宫中有事儿。衔池松下一口气,坐到榻边,任蝉衣替自己整好衣裳。蝉衣笑着打趣了一句:姑娘真是,同殿下腻在一起久了,愈发一刻也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