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怕也很难了。大好的日子,我们不说这些了,李政笑道:今晚宴饮,阿意不打算更衣吗?如此颜色,每日只做男装打扮,却有些辜负了。都到这时候了,还费那些心思做什么,钟意近来事多,东奔西走,一直都是男子装扮,闻言也只笑道:大家都极相熟,也不必那样拘束。李政只望着她笑,却没说话。怎么,钟意被他看的有些不自在,道:我哪里说得不对吗?没有,我只是觉得,阿意怎样都是好看的,李政温柔看她,认真道:粗发乱发,不掩国色。李政,你这张嘴,成日里就跟抹了香油一样,也不知是在哪儿练出来这些花花功夫。钟意伸手去捏他下巴,李政笑着往后躲,两人没嬉闹多久,便听外边玉夏恭声道:居士,崔女郎料理完家中诸事,前来寻您了。兰溪吗?钟意听她前来,倒有些惊喜,拨开李政伸过来的手,道:快快请她进来。这么久不见,崔兰溪也消减了些,她原就是极聪明的人,既有了决断,便不会畏畏缩缩,裹足不前,痛快的将家财散去大半,襄助官府赈灾。石州刺史陶肃也领她的情,递往长安的奏疏中,特意提了她的名姓,皇帝也没有亏待人的意思,专程写了一幅字送去,安崔家人的心。崔兰溪入内,便见怀安居士端坐椅上,上首处是个形容俊朗、英气勃发的年轻郎君,便猜是秦王政,躬身施礼,问过安后,便不再看,只同钟意讲了石州之事如何,请她安心。待她走后,李政方才笑道:她很聪明。是啊是啊,钟意道:要不然早就巴巴的凑过去勾引你了,是不是?我可没这个意思,李政赶紧反驳,随即又道:阿意,你吃醋啦?钟意没好气道:你有什么值得我吃醋的。怎么会没有?李政抬着下巴,道:喜欢我的人可多了。钟意瞟他一眼,道:喜欢我的也不少。李政就跟被针扎了的气球似的,瞬间就泄气了:那些人我可一个都没搭理过,阿意,你也不许理会那些乱七八糟的。钟意懒洋洋的看他一眼,忽然想到另一处去了,奇道:那道人说景宣也有天子命格,你说,她是册立了一位皇夫,还是纳了很多男子入宫?阿意,李政满脸警惕,道:你想干什么?什么也不想,钟意道:就是一时好奇。李政目光探寻的看她半日,又期期艾艾的凑上去,温柔道:阿意,你想不想景宣和景康?钟意道:怎么会不想?那,等我们返回长安,便求父皇赐婚吧,好不好?李政迂回道:不成婚,怎么生他们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你说的对,钟意先是颔首,旋即又摇头:但也不太对。李政不解道:哪里不对?我二十二岁生的景宣,二十四岁生的景康,钟意掰着指头数,道:若是嫁的早了,生的或许就不是他们了吧。千算万算,居然算漏了这一节!阿意今年十六岁,李政认认真真的数了数年月,委屈道:还要好久好久呢!钟意淡然道:你也可以不等,娶别人啊。那怎么行?李政思绪敏捷,随即道:要不,就先生几个别的,等到了时候,再生那两个孩子,又或者他们不受时间限制,只认父亲与母亲呢……不,钟意平视着他,道:李政,我不想早早嫁人。李政神情微滞,轻轻握住她手,低声道:阿意……我才十六岁,还有很多想看的风景,想做的事,我不想过的那么急了,再则,先前我出家时,所有人都知道是因我父亲,虽然你我知道实情,但其余人是不知道的,钟意坦然的将自己心里话说与他听:至少现在,我还没有嫁人的打算。这次回京,陛下兴许就会册立你为太子,时间上远比前世要早,钟意将手抽回,道:你若是等不了,我们就散了吧。李政久久的看着她,静默不语,忽然笑了,捉起她手,送到唇边,轻轻亲了亲。阿意,他道:我等你。还有,不要再说这样分离的话了,李政揽住要腰身,将她搂到怀里:我听了……心里很难过。钟意温柔一笑,伏在他怀里,反手环住了他的腰身。……这夜的宴饮,便设在了刺史府中,广邀一干官吏,极其热闹。李政身份最高,便坐在最上首,钟意居次,在他身侧坐了,底下人依照官位选定席位,井然有序。cao劳了这些时日,众人都熟悉起来了,最开始时还觉得拘束,到了最后,便不再计较那些繁文缛节,钟意与李政都被敬了数杯。李政倒还好,钟意却有些扛不住,觉得自己有了五分醉意,便打定主意不喝了。她是女眷,众人不好为难,一道去灌几个上官,宗政弘身体不佳,以茶代酒,倒是免了遭罪,其余几人,从李政至罗锐,乃至于苏定方,都喝的酩酊大醉,倒也宾主尽欢。此时已经临近七月,天气转热,钟意喝的不少,便叫玉秋玉夏扶着,往厅外去透气。真好,出了大厅,站在外边,仍旧能听见内里推杯换盏的喧腾之气,钟意笑道:这等生活,却是寻常女郎体会不到的。寻常人怎么能同居士比?玉夏就着灯光,看她面色尚好,禁不住笑道:再过些时日,居士怕连酒量都能练出来了。还真是,钟意仔细思忖,摇头失笑道:较之离京之前,酒量大涨了。厅外种了一排树,夏日里枝繁叶茂,底下是石质台阶,钟意也不拘泥,随意坐下,道:勋贵门楣有他们的体面与荣华,但庶民也有他们平凡的欢喜与圆满,不亲身体会,是无法了解到的。她心有所感,道:先前在驿馆遇见宗政长史,听他说了世家之弊,我那时还满头雾水,摸不到头脑,如今真的到过民间,却能体谅到几分了。玉秋玉夏有些茫然,对视一眼之后,玉夏道:奴婢仿佛记得,宗政长史的意思是,要削弱世家的,居士也这样想吗?其实也有道理,但世间事哪有那么简单?说是削弱世家,实际上也只是为了维持稳定,不使得民间生乱而已,钟意叹道:归根结底,世家、勋贵都是同庶民对立的,只是前一个太过突出,才叫人忽视了后者,若是除了世家,仍旧有勋贵在,与庶民之间的矛盾也仍旧在,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