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失神,他停了筷,道:阿意,你心里……可还有他吗?太子殿下,你讲点道理好不好?钟意道:主动提起他的是哪一个?她对上一个问题避而不谈,李政的心便有些沉了,冷脸道:也不知是谁拼死回护你,先开了这个头。好啊,原来在他看来,根子也是作死自己身上的。是!钟意手抖的握不住帕子,恨声道:都是我的不是!怨我命硬,倘若那日直接死了,哪还有这些波折?!只是可怜太子殿下,平白被我牵累了名声!李政变色:你这是什么话?!你听的是什么话,这就是什么话,钟意道:很难懂吗?李政冷冷注视她,她也毫不在意,宫人内侍皆垂着首,噤若寒蝉,内室一片安寂,落针可闻。不知过了多久,李政霍然起身,大步离去。第68章前世(九)这晚李政没有回来。钟意也不在意,哄着景康睡下,又自去梳洗。左右无人,玉夏方才低声劝道:殿下只是气急,没什么别的意思,娘娘不要介怀。钟意摘耳铛的手一顿,旋即将那只珊瑚坠子丢到桌子上去:我就是觉得……很不公平。不是我自己想嫁进秦/王府的,也不是我上赶着当太子妃的,从一开始,就没有人问过我的意思,可是现在,错处好像全都在我这儿。她语气颤抖,灯火摇曳之下,面颊上有种淡淡的倦怠感:凭什么呢。玉秋玉夏见她如此,心疼的直落泪:娘娘什么错处都没有,都是外边有人胡说,您别往心里去……罢了,钟意勉强一笑,道:我累了,你们退下吧。玉秋尤且有些担忧,玉夏却示意先行离去,将空间留给钟意,二人齐齐施礼,退了出去。已经是半夜时分,月夜清辉撒了一地,殿外门口处掌着灯,玉夏眼尖,瞥见玄袍一角,上前施礼,道:太子殿下。李政并不看她,目光落在门扉上,道:阿意睡下了吗?玉夏低声道:娘娘刚刚才歇下。李政默然片刻,又道:我有话要问你们。言罢,转身往书房去了。那二人对视一眼,匆忙跟上。这几日,有人来寻阿意说过话吗?玉夏思忖过后,道:越国公府来人探望过娘娘,还有,便是文媪……文媪?李政道:她们说什么了?奴婢不知。玉夏摇头道:娘娘屏退左右,我们也不知道究竟说了些什么。月凉如水,自夜空中静静流淌下来,一阵风自窗扉吹过,书房内灯影摇晃,李政的面目也朦胧不清起来。知道了。他道:你们回去吧。玉夏玉秋应声退下,走出书房,李政静坐了半盏茶功夫,方才唤侍从入内:传司马来。侍从微怔:殿下,时辰已经不早了,万一宫门下钥……李政侧目看他,目光幽深:还轮不到你来教我做事。侍从悚然一惊,俯首应道:是。消息传到苏家时,苏志安已经歇下,听闻东宫急召,匆忙起身更衣,往宫中去。殿下漏夜传召,所为何事?初夏的夜晚虽有风,但仍旧是热的,苏志安额上生汗,顾不得擦,便道:可是边疆有动?高昌,西突厥,还是吐蕃?李政平静看着他,道:你让文媪同太子妃说了些什么?苏志安一时反应不及:什么?李政面沉如水,道:我问,你让文媪同太子妃说了些什么。苏志安面上有一闪而逝的诧异,恍惚,随即转为滑稽,难以置信,最后,方才道:殿下深夜传召,不为军国大事,竟只为一妇人?你口中的妇人,是我的妻室,东宫的太子妃,皇太孙与渭河县主的生身母亲,李政沉声道:志安,君臣有别。原来殿下是为此事兴师问罪,苏志安一掀衣袍,就地跪下,坦然道:臣的确委托文媪,向太子妃说了几句话,殿下既问,更不会有所隐瞒。言罢,便将那日文媪所说之语全盘托出。李政惊怒交加:你怎么敢向太子妃说这种话?这等诛心之论,何其恶毒。李政思及晚膳时钟意那几句锥心之语,心中既痛且愧:放肆!殿下,云,家道正而天下定,苏志安道:您是储君,将来更会是天子,这句话原该比臣更清楚才是。李政冷笑道:你是想说,东宫家道不正吗?臣不敢,擅做主张,合该领罪,苏志安顿首,道:然臣自殿下潜邸,便追随左右,略有微功,但望殿下听臣一言。。李政冷冷道:讲。陛下早有意易储,令殿下择名门贵女妻之,昔日府中幕僚亦盼望殿下觅得佳妇,早诞世子,安定人心,然而殿下娶太子妃钟氏为妻,以至朝野非议,言官攻讦,此其一过也。太子妃身怀沈家之子,原不该留,长史奉陛下令,斩草除根,殿下却将其发配江州,令一干属臣心寒,此其二过也。殿下偏宠妻室,不纳姬妾,以至王府后嗣无人,陛下不悦,属臣不安,直至今日,膝下也只皇太孙一人。虽非太子妃之过,仍因太子妃之故,此其三过也。楚王原系嫡长,为易储故,陛下劳心,臣属劳力,耗费多少心血?眼见东宫建稳,陛下有退位之意,太子妃却在此时同安国公生出这等艳事,坊间议论不休,污及殿下声誉,此其四过也。太子殿下,苏志安再次顿首,道:望请三思!志安,你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李政垂眼看他,沉声道:太子妃她,什么错都没有。是我将她抢到府中,是我为她不纳姬妾,至于第三点,于我而言,她远比区区声名要紧,从头到尾,她都是无辜的。你该攻讦的人是我,而不是她。臣的主君是殿下,苏志安道:而非太子妃。李政定定看他半晌,倏然笑了,只是那笑容中带着点讥诮意味。志安啊,他道:你怎么越来越像宗政弘了。殿下,臣的父亲曾在陛下麾下任职,后来不幸战死,是陛下令人将臣抚育长大,又叫臣跟随殿下左右,苏志安道:说句冒犯的话,臣跟您是一起长起来的。臣可以对天发誓,臣从头到尾,绝无半点私心,即便殿下令臣引剑自刎,也绝不会有半分迟疑,他震声道:您相信吗?李政道:我信。臣知道殿下是真心喜欢太子妃的,可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