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像你,她小的时候啊……钟意想了想,又将皇帝寿宴时景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事情给说了。李政就是李政,前世今生一个德行,一点都不觉得女儿那么说出格,他还感动的不行,动容道:景宣真是孝顺,多好的孩子啊!钟意呵了一声,没有搭腔。谈兴渐浓,气氛也好了,李政方才试探着道:那,沈复呢?钟意一怔:沈复什么?我不是吃醋,就是有点好奇,李政仔细措辞,试探着道:你跟他,没有孩子吗?这不是一个好的问题,因为他问完之后,钟意面上笑意便消失了,神情也有些转为冷淡。李政有点后悔这一问了。曾经,钟意目光微垂,顿了顿,方才道:曾经有过一个的……李政已经后悔为何要问起这个了。只看她神情,他就能猜到,那孩子要么是夭折了,要么便是遇上了别的什么不幸。可是,钟意沉默了很久,最终,她道:可是我发现自己怀上它的时候,已经在你身边了……李政神情一顿,心中有了几分不好的预感。我能怎么办呢,钟意笑了一下,眼睛里却有泪光一闪,她的语气有些无助:沈家不会再接纳它,皇家也不会容忍它……我犹豫了很久,她合上眼,眼泪滚滚落下道:最后,还是把它打掉了。李政想开口劝慰几句,然而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没能说出来。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任何语言都是无力的。更别说他自己,很可能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那时候,它已经四个月了,钟意语气断断续续,道:嬷嬷告诉我,是个男孩子,她还问我,要不要看看他……我没看,不忍心看,也不敢看,四个月,已经成型了,她低下头,哽咽道:我叫人把他好好安葬了……又起风了,冬夜里愈发萧瑟。李政能感觉到,他好不容易撬开的那扇门,重新又合上了,而且远比之前严密。可此刻的他,实在是无力再说什么,也无颜说什么。夜深了,许久之后,钟意站起身,道:回去吧。第43章骤雨正月十七这日,钟意清早起身,辞别祖母之后,又去向越国公与崔氏道别。去吧,越国公温和的看着女儿,道:我给你挑了二十名扈从,皆是个中好手,有他们照看,我很放心。崔氏如今是三个月的身孕,倒还看不出显怀,比起父亲,母亲要叮嘱便更多:钱带的够了吗?要不要我再给你些?不要苦了自己,也不要急着赶路,还有……她忽然想起来,道:我出嫁时,你外祖母给了不少庄园地契,先前我为你置办嫁妆,都转到你名下了,经营庄园的都是崔家的老人,赵媪知道,此次同你一道去,可往那些地方去歇脚,总比驿站自在。钟意笑着一一应了。早些回来,绥州距离长安何止千里,这一去,怕要一年半载,崔氏有些不舍,忽然红了眼眶,道:不然,就见不到这孩子出生了。钟意笑道:好,又不是孤身上路,阿娘不要担心,每到一地,我会给家里写信的。崔氏含泪颔首。……钟意既然出行,玉秋玉夏自然是要跟着的,赵媪是崔氏的陪嫁,为人仔细温厚,崔氏便叫她陪同女儿同行,也算有个照应。马车出了长安城门,玉夏尤且有些恍惚感:居士,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出长安,还能去绥州那么远的地方。玉夏赞同道:我也是。你们是头一回,我何尝不是?长安繁华富丽,却也像是一座大而精致的牢笼,少了自在,钟意笑道:能出去走走,透透气也好。玉夏笑问道:赵嬷嬷,我听夫人的意思,你曾去过绥州吗?是,赵媪温和道:夫人的陪嫁庄园,我都曾去过,有些离得远了,无人监管,只怕庄头会偷jian耍滑,要人不时去察看才行。她是母亲身边得力之人,钟意是知道的,却不知她曾走过那么多地方,一时颇有兴致,信口问些各地风俗,倒很有趣。马车出了城门,走出一段距离,忽然停了,外边扈从道:居士,秦王殿下来了。十五那夜,他们虽没吵起来,却也是不欢而散,李政心虚,没敢追问,老老实实的将人送回越国公府,这两日也不曾再见。昨晚越国公府行宴,为钟意送行,沈复也去了,钟意客气而疏离的道了声谢,便留在母亲身边半步不离,避开了跟他说话的机会。她态度明显,沈复那样聪慧的人,不会看不出来的,他也做不出李政那样死皮赖脸的事儿,向她道了一路平安,方才告辞。十五那夜才过去没多久,钟意着实没什么好脸色给李政,信手将车帘掀开,平静道:秦王殿下,你有事吗?我是来道别的,居士别嫌我烦,李政端坐马上,伸手递了一截柳枝,道:愿你此去平安。冬日里天寒地冻,也不知他是怎么做的,那柳枝竟抽了新芽,伸手不打笑脸人,钟意顿了一下,还是接过,轻轻道了声谢。李政唇角微挑,意态舒缓,真有些五陵年少的风流俊逸。居士,他道:后会有期。钟意心道自己还不知何时回京,这个有期,便更不知何年何月了,面上却不显露,同样说了一句后会有期。李政当真不曾纠缠,让开道路,示意他们通行。清早自宫中赶到城门口,居然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再送一枝柳。钟意把玩着手中那根吐了新芽的柳条,有些意动,又有些嘲讽。这些拨动人心的事情,他做的可真娴熟。秦王对自家居士有心,玉夏玉秋都是知道的,是以并不奇怪,至于赵媪,常年待在崔氏身边,未必没有听到风声,却也只是含笑,并不问越矩的话。钟意便这样沉默着,一路出了长安,再过雍州。……还没出正月,天却下起雨来了,势头还不小。钟意几个女眷留于马车之内,尚且无妨,随行扈从却不成。钟意见雨势渐大,便掀开车帘,道:附近可有驿馆?不妨先去修整歇息,若受了凉,怕是要生病的。居士体谅,为首之人乃是昔年越国公的旧部,姓陈名度,闻言谢道:前方不远便有驿馆,便去那处歇息,待到明日再赶路吧。马车内有伞,几人撑着进了驿馆,扈从们有人去安顿车马,陈度则去同驿馆官吏接洽,安排房间饭菜。越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