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报纸上的就是普通黑白照片,也没用什么拍摄技巧,就灰扑扑、普普通通。但两个小姑娘都看的两眼放光。白淑华老实的去摘菜了。不得不出言提醒,大姐、二姐,我菜弄好了。她怕拖的太晚,饭没做好奶奶会骂人的。白大姐依依不舍得将报纸折叠好递了过来,三妹给你,城里可真好啊。白淑华摆手,我不要了,我那里好多旧报纸呢。白大姐又确认了次,然后才拿着报纸回了二房,应该是妥帖的收藏起来了。俩姐得了报纸都很高兴,非要白淑华一边待着或者回屋躺着,不用她干活。还有这好事!白淑华假模假式的推辞一下就应下了。不过她也是有一点良心的,承诺她买的旧报纸俩姐可以随意看。回了三房小屋就看到白爹已经醒了,正在吨吨吨的喝水呢。爹你醒了!这几天是不是累着了。白爹回头笑笑,哪有干活累,就是没坐过火车,下了车还觉得晃悠呢,睡一觉舒服多了。说着摸了摸肚子,有点饿了,晚饭做好了么?白淑华摇头,没呢,也快了,大姐她们不用我,我就回来了。白爹和别人家爹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况不会说那你咋不和jiejie一起做饭呢?。爹,种子买到了么?白淑华好奇啊。白爹摇头,没有。啊,是没有种子商店么?白淑华皱起小眉头。有啊,可大了,里头啥种子都有,真好啊!白爹很是兴奋,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有那么多种子。那就是甜菜种子太贵了?买不起,所以没买,不应该啊。白爹仍然摇头,不贵,两毛一大包。之后白爹就说是了他到哈市的经历,我下了火车就四处找人打听,先去了黑省农业大学,也找到了会种甜菜的老师,那位老师告诉我,咱们这儿种甜菜最晚是在四月份,现在已经来不及了。他还告诉我,甜菜含糖量很高,糖厂可愿意收了。我听了之后就想到一个问题,咱们县里好像没有糖厂,那咱们真种了几百亩地的甜菜送去哪?粮站也不会收吧。白淑华也是心里咯噔一下,她怎么把销售这事给忘了,果然做事还不够周全。我之后去了市里的糖厂,问了一个小领导,人家倒是要甜菜,可咱们离市里太远了,根本没法运过去,叫啥增加啥成本来着。白爹使劲想,就在嘴边说不出来。白淑华不确定的补充,运输成本?对对对,就是增加了运输成本,除非咱们可以找车送过去。哎,我这一想就知道不成了。白爹又长长的叹口气,我不甘心啊,好不容易去了趟市里,啥也没干成,我又回农业大学了,我挨个找老师唠嗑,那些人懂的真多,原来木耳也是可以养的,养猪也有不少门道,还有草药也能养。我就寻思了,咱们这里不能养甜菜,能不能换个能养的,比如木耳和草药,这两样要是养好了肯定挣钱。白淑华自然也知道好处,可是,这两样应该不好养吧。白爹又叹气了,是啊,要是农业大学的老师能来咱们这就好了。不过我和好几位老师都留了咱们生产队的地址,以后也能通信。白淑华也想叹气了,想挣钱真的是太难了,大队长没说你啊。毕竟这次也算没办成事儿。白爹一副他为啥说我的表情,说我干啥,我可是为队里立功了,要是傻乎乎买了甜菜种才惨呢。而且钱除了来回火车票,我也没花多少,我在学校吃住,住的是八人的宿舍,没要钱,吃的是用带的玉米面换的饭票。还有些事他不好和闺女说,带去的粮食让他高价卖了,这趟出去真没咋花钱。不过城里有点乱,包括那个农业大学,老师居然怕学生。白淑华竖起大拇指,还是得爹您啊。真会办事儿。绝对是时代限制了白爹的发展。再过十来年,兴许白爹就能起飞了,她富二代的梦有希望啊。第十一章娘俩一起练白淑华觉得白爹这块没戏了,决定将重心放到了白母这边。本来晚饭后,她就准备和白母探讨探讨评书的事的。可白爹娘太想开炕聊了,就一直催促她们姐弟早点睡。白淑华还是很能体会爹娘小别胜新婚的心情的,只能将评书的事儿往后拖拖了。又过了两天,白爹去哈市的事渐渐过去了。白淑华拿着报纸惊喜的道,娘你看,说评书也能上报纸呢。如今这个年代人们荣誉感特别强,上报纸=光宗耀祖。哪呢?哪呢?白母果然很感兴趣,抓过报纸就要看。我也看看。白爹也凑了过去。人家说的真好,我可来不了。白母倒是很有自知之明,我就会几个老段子,现在也不兴说了。白淑华可不想白母被打击了,可娘你底子在呢,学啥都快,她能讲你也能学啊。白母有些惆怅的揉了揉闺女的脑袋,学了有啥用,还不得天天下地干活。白淑华被噎了下,她是没法子给啥保证啊。想让爹娘发愤图强怎么这么难。学呗,晚上回来给我们爷几个讲,我们给你捧场。白爹笑嘻嘻的说道。白母撇嘴,得了呗,有那空我还想躺一会呢。白淑华心道,别躺啊!拉着白母的胳膊撒娇,娘你教教我吧,前几天老师教我们□□歌,我唱得不好听,老师说我跑调,我得学点别的,要不以后需要表演,别的同学都可以唱歌,就我干瞪眼。为了亲娘,她要把自己赔上了。白爹立马甩锅,我唱歌可不跑调啊,这块你可不随我。白母不乐意,好的就随你,坏的就随我呗,我嗓子好着呢,要不我们姐妹四个,我姥姥能单单挑中我。白爹、白母对视一会,白爹改了口,那可能随你奶了。白淑华嘴角抽抽,得回屋里就她们三口,要不然让白奶奶知道了,肯定要呲哒人的。大闺女你真想学啊?白母又问了次。白淑华重重的点头,想学,必须学。娘你想啊,我现在是老师最稀罕的学生,有啥好事老师都不会忘了我,可领唱啥的我又做不来,为了不丢脸我不得弄个拿手的。白爹也很是认同,闺女说得对。两票赞成,一票弃权,这事就定下来了。白母就说,等后个我请假半天回趟娘家,将小鼓找出来,好些年了也不知道坏没坏。白淑华表现得很是迫不及待又有些小幼稚,娘我想敲鼓了,咚咚咚…肯定好玩。白淑华真没想到,白母那么懒的人做起师傅来会这么严厉。她说姥姥就是这么教她的,别的她也不会。白淑华就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本来还想着混日子,让白母将技能捡起来就好,却成了天天要练功了。唯一的欣慰是白母会陪着她。所以也算达成大部分目标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很快到了七月末,小学放暑假了。白淑华已经经过了老师的测验,再开学可以直接上三年级,跟下学期的课。再次跳级的事在小小的生产队刮起了一片攀比孩子学习风。作为别人家孩子,给白家挣了大脸,白爷爷很是大方的给了她五块钱奖励,不过这也是买书(四年级书)、本子和钢笔、墨水钱,全买了其实就不剩啥钱了。白母还想趁机给她做身新衣服,被白奶奶没有布票给怼回去了。为了这个,白母在自己小家没少念叨白奶奶偏心眼。又是一天晚饭后,白母督促白淑华,大闺女试也考完了,功夫也该练起来了。白淑华很是不情不愿,咬根小棍练习发声太难受了。真的是谁咬谁知道。前些日子,她用考试做借口拖了半个来月,现在是没法子拖了。娘,我得练多久能碰鼓啊?白淑华觉得她宁可打鼓也不愿意咬小棍。白母笑骂,没会走就想跑咋滴,明年吧就差不多了。白淑华有点生无可恋,拉着白母的手撒娇,娘你来段。反正先把今个拖过去再说。娘来!白小军一听娘要讲评书都不出去玩了。现在天黑的晚,吃完晚饭小孩子也要四处疯的。娘讲孙猴子!小家伙还挺会点的。白淑华给小弟个脑瓜崩,啥孙猴子,那是齐天大圣。我猴哥!要说这《西游记》也不是白母会的老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