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母偷么翻了个白眼,她还叫田芬呢,也没寻思不让叫啊。白三妮暗暗松口气,不枉她一下午的启发,她爹起的这些名字还都挺好听的。上辈子的名字就算了,她没那么执着。三妮这个名字…emmmmm……还是换个吧。趁着上学,改个新名字不是很应该的嘛。最后白大妮选了淑慧,白二妮选的是淑婷,她选了淑华,以后她的名字就是白淑华了。娘,家里有没不要的旧衣服?白母问白奶奶,孩子去上学,咋滴也得给拼个书包吧,还有纸笔啥的。白奶奶没好气的道,没有,去哪找不要的旧衣服,我还想要呢。想了想,从兜里掏出钱卷,慢慢打开,一家给你们…三毛,回头给孩子们买纸笔吧。不忘叮嘱,你们可省着点用。很是自然的忽略二房有俩学生。不过二房没人反抗,就更不会有人跳出来主持正义了。白大军、白珍珍都在那磨白奶奶要钱呢。白奶奶没办法,又舍不得骂心肝宝儿,一人给了一毛。白淑华一点不嫉妒,反正钱也到不了她手里,几口将菜粥喝光光,抹了把嘴,大哥,能把一年级课本借我不,我想先学学。她就没打算按部就班的上学,主要是时间不允许。还有近八年就要高考了,她是一定要参加的。她看过新闻,第一年高考人数虽多,但高考题目却简单。她又不是啥天才,重生了也没增智,题目简单正适合她啊。更别说第一届毕业生分配选择余地最大。这辈子她就想捧个铁饭碗,一辈子归国家养。逗是这么有志气!白大伯娘有些不乐意,大军还要看呢。白珍珍哼了声,大军都三年级了,还看啥一年级书,别是将一年级的知识忘了吧。显然白小姑是记仇了。白大军倒是很大方,我不看一年级书,就是不知道扔哪了。白奶奶直接吩咐白大伯娘,晚上回去找找,给大妮她们用,还能省一套书钱。虽然白大妮她们都有了新名字,可长辈们根本没记住,还是习惯叫之前的。大伯娘觉得婆婆省了钱=家里省钱=以后都是她儿子的,自然就不反对了,我回去就找,肯定没丢。生产队自己的小学,学费不用交,书本费还是要付的。行了,都快黑天了,都回吧。白奶奶发话了。二伯娘带着俩闺女很是自觉的收拾碗筷。白淑华拉着小弟跟着爹娘身后开溜。三房是没有煤油灯和蜡烛的,所以不存在晚间活动。好在冬天要烧炕,屋里的土炉子总有火,上面坐着大砂锅,不缺热水,泡个脚还是很舒服的。只不过这个洗脚盆还是洗脸盆,恢复两世记忆了,免不了有点别扭。不过该用还得用,矫情也要看实际条件啊。一家四口躺在热炕上,白小军白天骑大马(骑烧火棍)有些累了,很快就睡着了。白淑华也尽量放缓呼吸,偷听爹娘说话。白母,孩他爹,我听大嫂和大哥叨咕想分家呢。白淑华竖起小耳朵,是她感兴趣的话题。她咋那虎呢,要是分家了,没有二嫂做饭、洗碗、洗衣服、扫地啥的,她不得都干啊。白母语气带着满满的不理解。白爹猜测,可能寻思爹娘跟着她们长房,爹娘手里有钱。白母哼了声,要是分家了,咱跟二房过。白爹有些不能肯定,还能这么分家么?白淑华翻了个白眼,以为打扑克呢,还带打对伙的。她爹娘是真懒啊!无语了。转念一想又有点怪怪的,作为主角爹娘不是应该尽快分家,然后脱贫致富奔小康么。怎么到她爹娘这就不按剧本走了。第四章两头骗白淑华吃完早饭就拿到了白大伯娘找到的一年级课本,跟狗啃的一般,都卷边不说,书面也没了,还贼埋汰,也不知道白大军怎么嚯嚯的,跟吃书一样。心里吐槽,脸上还是挂着笑将书收了,也不忘多说几句好听的,反正不要钱。拿着书她就回了三房,直接上炕。大略翻了翻,内容很简单,放心了。不过她要搞小天才人设,也不能无师自通。爹、娘,这些都咋读啊?白爹娘都是认字的,不是文盲。白爹有些咬不准,这是拼音,孩他娘,是不是念‘啊、窝、呃’啊。白母再三确认,对。啊、窝、呃。爱凑热闹的白小军张着小嘴跟着念。白淑华用手指着,嘴里嘟嘟囔囔的跟着念。下边的呢?白爹将书推开,大闺女你着啥急,等你上学就有老师教你了。反正咱都花钱了,你不让老师教多吃亏啊。白淑华梗住,这话好像没毛病。赶紧甩甩头,不能被带偏了,我要好好学习,然后上初中,一次就考上高中。所以提前学习一下怎么了。白母立马道,可别学你小姑,是得好好学。白爹也说,你要是学习好,你爷奶就不能不让你往上读,上学不比下地得劲儿。白淑华悟了,真是亲爹娘啊,这是在跟她传授…偷懒经验么,其实她早就懂了。重重点点头,我好好读书,爹这几个咋读?白爹抽抽嘴角,不明白咋又倒回去了,和白母研究了下,才磕磕巴巴说出发音。白淑华不让自己笑出来,一板一眼跟着学。后来看她们太痛苦,毕竟是亲爹娘,她还是心疼的,就决定去正屋找白小姑了。白淑华看到爹娘都松了口气,俩学渣渣。她一进正屋就看到白奶奶,手里还拿了一块绿布。赶紧叫人,奶。大冷天往外跑啥。白奶奶嘟囔了句。白淑华赶紧让路,看着白奶奶出了门,忍不住心里吐槽,天冷你还出去!小姑,我想问几个拼音。还是正事要紧。没空。白小姑趴在炕上看小人书呢,头都不抬。因为被爹娘疼爱,白小姑自然有恃无恐,对她们这些侄子侄女都不怎么搭理。白淑华也不生气,预料之内,小姑你可是咱家学习最好的,不问你问谁啊。这句彩虹屁还是有用的,白小姑有些不耐烦问道,哪个啊,赶紧的。白淑华赶紧指出,就这几个了,之前的我爹娘都教给我了。其实并没有,不过这样两头一骗,她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增加了。她相信爹娘不会和白小姑一点点对都教了啥的。白小姑很是不情不愿,一下子学这么多,你能记住几个,别跟熊瞎子掰苞米似的,掰一个扔一个,听好了……白淑华也不狡辩,认真听,然后翻来覆去的读。之后又问了几个字,她也不打扰白小姑,在炕稍窝着默背。其实是在磨时间。要是现在就回去了,她跟爹娘说学老多了,漏洞就大了。撒谎啥的也要讲基本逻辑的。白小姑看她不出声,打扰不到自己,也就没再管,自顾自的看起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