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世家大族的风气。刘桐神色有些尴尬,这会儿也没刚刚那般亲近,像是与她疏远了。沈情倒是不在意这些,提议道:刘大人,我想在大理寺断事厅问薛家的人,一来,方便主薄记录,二来,我想,离开了薛家,到了官府,他们应该更倾向于说实话。你们大理寺的事,由你们做主,问我一刑部的干什么。沈情搓了搓鼻梁,道:哦,好。然,刘桐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司直大人,一口气把薛家大半的仆从都叫到了大理寺来问话。刘桐:这根本不是你这么办事的!沈情却一脸淡然:奏效就行,我实在是跑不动了。你闹这么大阵势,要不是了,你就……沈情找来一块镇纸,啪地一拍,说道:开审!别说那些薛家的杂役仆从,就是刘桐跟主薄,也都吓了一跳。刘桐好险没说一句:你唱戏呢?!沈情好整以暇坐在桌案后,竟有了几分威严感,她挽起衣袖,双腿分开,大马金刀地坐直了身子,沉声道:听好了,本官问话,你们要如实回答。本官是律法科头名,大理寺司直,奉少卿之命查办此案,若谁有不实之言,误了此案,打入大牢,一并处罪!刘桐吓得不轻,哪有你这么吓唬人的!他们身上穿着官服戴着官帽,一言一行,就要万分小心谨慎才是,可这沈知恩,怎么一张嘴就是:谁敢不说实话,我全给你们丢大牢去!镇纸又是一拍,众人吓的一蹦,低下头,沈情高声叫道:于长生是谁,本官有话要问你!一个身材魁梧的方脸汉子上前,伏地三呼:见过青天官老爷!刘桐捂脸。他看出来了,这沈情一定在崖州的地方衙门待过,看的都是些县官断案。可这是京城大理寺,不是你崖州县衙门,怎能如此乡土?于长生,本官问你!沈情大声道,三月初五晚,你与小林村李甲,从戌时起到寅时结束,一直在一起,从没有分开过吗?!于长生不敢抬头,好久之后,他说:回大人的话,小的……也不是很清楚。刘桐狠狠怔住。沈情挑了下眉,也很惊讶。哦?沈情软下了声,含笑道,于长生,你口供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做伪证,可是要罚的。于长生额上汗珠直冒,口吃道:那晚……小的上个茅厕……茅厕……也是……沈情啪的又拍了下镇纸:本官问你!事发当晚,李甲是否与你一起!又过了许久,于长生道:大人……虽然李大哥没……但……他……他不是杀人凶手啊!于长生抬起头:小人指天发誓,李哥当晚没出过院子!这又是什么情况?沈情有些懵,但她迅速找回理智,准备接着套话,不料听见门口一声低喝:官府重地,这都是在做什么!刘桐连忙行礼:少卿大人。厅内的仆役们也都回头,于长生惊喜道:老板娘!门口站着两人,一个是大理寺少卿程启,一个则是薛家汤面的老板娘薛芳。见到老板娘来,正厅内的薛家仆从们都松了口气,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薛芳伸出纤纤玉指,放在朱唇处,轻轻嘘了一声,仆从们立刻低眉垂手,静了下来。原来,薛芳听后院人来报,说家中的仆役们几乎都被叫去了大理寺,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收拾了东西,往大理寺来,打点门外官员,想问问情况,恰巧遇见刚从宫里看望太后回来的程启。程启听说,也是一头雾水,便带着薛芳到大理寺来问究竟,刚进来就看见沈情闹这一出。程启狭长的眼睛冷冷扫过他们,怒道:沈知恩!下官在!沈情快步走去,低头,少卿大人。你把我大理寺当什么了!程启呵斥道,这是你胡闹的地方吗?赵寺正何在?给我叫来!你告诉我沈司直,你在做什么?少卿大人,我在审问证人。程启冷哼一声:这不是你崖州的县衙,由得你胡来!我让赵寺正指点你按规矩办事,你却在我大理寺开起了县衙,沈知恩,你给我听好了,你不是喜欢一个人查案吗?宫宴一过,你给我滚去临昭查案去!刘桐咋舌,乖乖,这才第一天,沈情就被程启给贬了。司直也分职责,巡查地方算是外事,虽也是六品司直的本职,但因外事多奔波,因而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儿,不容易出政绩,更是影响年终的官员考核。沈情道:少卿大人,下官找到突破口了。这个案子……少卿,圣恭侯府和相府来人了……有人通报。程启瞪了沈情一眼,转身去迎。沈情恭送他离去,又站直了身,与薛芳说:老板娘,又见面了。原来这位大人是大理寺的,当时见到,就想赞大人年少有为。薛芳施了一礼,盈盈笑道,不知大人,为何派人去我家翻我家人的衣箱,又要带走我薛家的家人呢?刘桐又被吓了一跳。回来路上见沈情跟大理寺的人交代了几句,不想,是派他们去薛府翻李甲的衣箱了。沈情啊沈情,你可真是……胆大。沈情却没功夫想这些,只觉眼前这位薛老板会做人,当着仆从面,一口一个家人,好生亲切。沈情说道:小林村血案,薛老板可听说了?薛芳微微点头,神色没有什么变化:自然是听说了。现有证据证明,你家中的护院李甲,有重大作案嫌疑,所以,我来找你的家人谈谈……沈情重重咬了家人二字,看向薛芳。薛芳娇笑一声,媚眼如丝地笑看着沈情,说道:大人是说,李甲是杀人凶手?不错。我以为是什么事,要兴师动众叫走我一院子的仆役。薛芳抬起眼皮,笑的如花绽放,李甲,不可能是杀人凶手。沈情蹙眉:怎么,薛老板有证据?于长生嗨呀一声,十分懊恼。薛芳玉指绞着手帕,轻飘飘道:那晚,他哪儿也没去,就歇在我房中,我可以作证,你说呢?此言犹如五雷轰顶,沈情懵了。而就在此时,程启叫道:沈知恩!沈情只得先撇下这貌美如花的老板娘,奔至前厅,前厅站着几个锦衣人,见她进来,问道:你就是沈情?正是下官。还要恭喜沈头名。为首的锦衣人托着一块玉石镇纸,走上前来,听闻你中了头名,进了大理寺,沈相和圣恭侯颇感欣慰,这是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