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去京城耶!池舅舅不是应该很高兴吗?怎么语气这么淡漠!周少瑾情绪顿时低落下来。这小丫头。一点也不经逗。不过是寻常地应了她一句,就不高兴了。程池清亮的眼眸中闪烁着星光般璀璨的碎光。傻瓜!他的手抬起又放下,声音温柔如风,道,你jiejie住的丹桂胡同离双榆胡同很近,离榆钱胡同也很近。真的!周少瑾睁大了眼睛。京城的胡同很多都以周围的景致命名。双榆胡同,多半是胡同里有两株榆树。而榆钱胡同。多半也种着榆树。说不定两个胡同就挨在一起呢!周少瑾又高兴起来。道:我就知道,池舅舅最好了!买了个和她jiejie相邻的胡同就最好了,要是她知道自己向二叔父推荐廖绍棠。让廖绍棠随着二叔父编撰,所以二叔父才会写信给廖绍棠,让他过年完就立刻回京,而廖大太太正是因为看见了这封信。想着儿子一旦能把名字印在上,这一辈子也就在士林里有了一席之地。不能让儿子耽搁了前程,更不能让儿子的名声坏在这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上,让儿子以后的仕途受损,她这才下决心送儿子和快要临盆了的儿媳妇到京城寓居的。廖绍棠才能从家里的泥沼中拔出来的……不知道小丫头会不会笑得像只偷吃了鱼的猫儿般可爱?念头一闪而过,程池心中微凛。既然已经决定把她当成自己的侄女,有些事就得学会克制。仿佛有盆冰冷的水从头顶浇下来。他的心绪慢慢变得冰冷。他笑道:那我们京城再见!既然她以后随着周初瑾住,以周初瑾的性子和廖绍棠的为人。定不会亏待她,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周少瑾笑眯眯地点头,不知道程池已经在她和他之间擅自给两人划下了一道天壑。※晚上,周初瑾来找周镇和李氏,说想自己月份重了,一个人去京城心里害怕,想让周少瑾陪她一块去,然后留下来照顾她些日子。周镇既舍不得未出嫁的周少瑾,也担心有了身孕的周初瑾,他犹豫道:要不你就在保定府生产?这是很不合规矩的。何况周初瑾怀的还有可能是廖家的嫡子长孙,就算不是嫡子长孙,那也是廖绍棠这个宗子的第一个孩子,在家族中的地位也很尊贵。但在周镇看来,什么事都有例外。比如说周初瑾快生了却随着廖绍棠千里迢迢地赶往京城。能在娘家生产,和父亲meimei在一起,周初瑾顿时有些动心。可婆婆那里……她轻轻地摇了摇头,道:我这个样子,家里的叔伯婶娘们原就都不赞同我出门,是婆婆一力承担,我这才能跟着绍堂去京城,能和父亲、太太、meimei们见上一面……可让少瑾住到出了嫁的长女家里,周镇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的。他好生生的,原来把她们放在九如巷,是想她们受更好的教育,现在为何还要让女儿寄人篱下?只是他反对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口,李氏已拉了拉他的衣袖,朝着他使了个眼色。李氏向来不管他和女儿的事,此时有话要说,周镇就转了话锋:这件事让我仔细想想再回答你。周初瑾已看见李氏的动作,她心中有些不悦,脸上却不显,笑着辞了周镇。周镇就朝李氏望去。李氏道:老爷,你就准备让大姑奶这样去京城?周镇不解,道:我不是送了初瑾二百两银子做仪程吗?李氏笑道:她一个刚进门的媳妇,头一次做娘,身边既没有母亲也没有婆婆,孩子生下来了怎么喂养?月子里应该吃什么……全都没有经历过,您怎么放心让她一个去京城?周镇道:不是有乳娘吗?到时候还会请稳婆什么的。那怎么一样!李氏笑道,那些仆妇就是再忠心,也隔着主仆之别,有些话却不是好说的。又不能由着大姑奶奶的性子……那你是什么意思?周镇道。若是老爷同意,我想带着幼瑾陪着大姑奶奶和二小姐一起进京!李氏真诚地道,既可以陪陪大姑奶奶,又可以照顾大姑奶奶生产,还可以让幼瑾和两位jiejie多相处些时日,姐妹间更有情份。你去照顾初瑾做生产?周镇惊讶地道,你。你行吗?李氏笑道:妾身再不行。总归也是经历过的,去给大姑奶奶壮壮胆也好啊!而且……她指了指黄太太住的方向,也可以避开那位。收拾起常秀才的时候也可以避免让人联想到周少瑾的身上去。周镇认真地思考起这件事来。等到第二天周初瑾和周少瑾过来正房用早膳。周镇就把李氏的意思告诉了周初瑾,并道:少瑾还没有出嫁,知道些什么?有太太跟着,我也安心些。周初瑾很是意外。沉默片刻,道:只是太太跟了我去。父亲这里……周镇笑了起来,道:你母亲去世之后我一个不也好生生地过了好几年。在周家,母亲这个人指的是庄氏。周初瑾想想也对。她也笑了起来,对李氏道:如此就麻烦太太了。李氏忙道着不敢当。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眼着大姑奶奶顺顺利利产下麟儿。彼此客客气气地应酬了几句,虽然不像真正的一家人那样亲密,气氛却也温馨。周镇很是宽慰。周少瑾则欢天喜地。这样既可以照顾好jiejie了。又能和池舅舅见面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忙着收拾箱笼。那边黄太太和常秀才却等着嘴角都起了泡。这么大的灯会,那周家二小姐第一天不来。第二天不来,难道第三天也不来?可谁知道就这么巧,灯会连着摆了六天,花了上千两银子,那周家二小姐硬是没有迈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