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的娘家在浦口,我的娘家也在浦口。三眼桥何家,不知道七奶奶可听说过?哎呀!原来您娘家姓何啊!顾七奶奶又惊又喜,亲热地拉了沔大太太的手,怎么没听说过?三眼桥何家,状元府第,那可是我们浦口鼎鼎有名的人家。没想到竟然会遇到您……我有个从妹,就嫁到了何家,何家三房的五爷……知道。知道。沔大太太笑道,是隔着房头的侄儿……两人寒暄着,立刻就熟了起来。袁氏在一旁笑。顾七奶奶就嗔道:婶婶还笑,明明知道我和大太太的娘家都是浦口的,也不早点把我引荐给大太太,这事都怪您。等会侄媳妇敬您酒的时候,您可不能推托!你这是想趁机灌我的酒吧?袁氏笑着,三人寒暄了片刻,顾七奶奶的目光就落在了周初瑾和周少瑾身上。她目露惊艳之色,道:这是?四房的两位表小姐。平桥街周家的千金。袁氏笑道。周大人在外为官,两位小姐就暂时住在程家。三年一取士,每科三百人。金陵城有几户进士及第的人家。那是有数的。顾家是读书人,袁氏一说顾七奶奶就知道是谁了。她笑吟吟地拉了周初瑾的手道,道:我说是谁家的姑娘,这么漂亮,原来是周大人家的两位千金,这可真是稀客。她说着,吩咐身边的仆妇,去请了十七小姐过来,说平桥街周家的两位小姐过来了。让她过来陪陪。不用这么客气。袁氏笑道,老安人的身子骨还好吧?我还是过年的时候来给她老人家请过安。看我这记忆!顾七奶奶闻言拍了拍额头。笑道,老安人早上起来的时候还问起婶婶……我这就陪您过去。她说着。招了个管事mama模样的妇人低声的嘱咐起来。袁氏想了想,对沔大太太和周氏姐妹道:你们和我一块去吧——她老人家是如今顾府的当家人顾梅珍的母亲,按辈份,比我们家老夫人还高一辈,等会见我,你们就随着大郎喊‘太祖母’就是了。最后一句,却是叮嘱周少瑾和周初瑾的。周少瑾和周初瑾轻声应是。顾七奶奶过来了,笑道:我们过去吧!袁氏笑着点头,一行人上了西边的一条甬道。穿湖过亭,她们来到一个僻静的小院。院里的人显然早已得了信,有嬷嬷在门口等她们。那嬷嬷熟悉地和袁氏打着招呼,袁氏告诉她们:……这是老安人身边最贴己人,夫家姓苗。沔大太太和周少瑾、周初瑾笑着喊了一声。折煞老奴了!苗嬷嬷侧过身去避了避,谦虚地和她们说了几句,带着她们进了院子。院落不大,小巧精致,服侍的都是中年人。老安人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笑容慈爱,欢欢喜喜地坐在罗汉床上受了她们的礼,让人端了凳子给她们坐。袁氏代郭老夫人问候老安人。老人家有点不高兴,道:她自己怎么没来?要你帮她传话?郭老夫人是孀居之人,今天是顾家十六小姐订亲,自然要回避。可这话却不能这么当着老人家说——老人家老了,就和小孩子一样,不认理了。要是这么说,只会惹了老人家不高兴。原本是要来的。袁氏笑道,可前两天四叔藻园的亭子突然塌了,我们家老夫人担心得不得了,一早去了藻园。十六小姐这边,只有委屈她了。等到她出嫁的时候,我和我们家老夫人再早点过来,给十六小姐添箱。周少瑾愕然。有这样找借口的吗?说人家的亭子塌了!不过,这个藻园又是怎么回事?大家族里的规矩,不是不准置私产的吗?怎么好像大家知道,还对此不以为然的样子?她在心里嘀咕着,却见老安人不仅释然,而且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连声道:那是得去看看,是得去看看。然后又关切地问,四郎没什么事吧?没事。没事。袁氏连声道,四叔当时在府里呢!那就好。那就好!老安人听了满脸的庆幸,感慨道,你们都没有四郎孝顺。四郎前两天还来看过我呢!还给我带了莲子糕。说是宫中的贡品。好吃得很!池舅舅,竟然会买了东西来孝敬顾老安人!周少瑾想着程池的模样,有些不敢相信。原来池舅舅和顾家的关系这么好?怎么前世顾九臬没有救程家呢?或许是顾九臬曾经为程家奔波过,只是没有成功罢了。她在心里琢磨着。老安人已指了苗嬷嬷,嘴角翕翕,半晌才道:那个谁。你去把四郎送给我的莲子糕装几块给她们尝尝。好像一时间想不起怎么称呼苗嬷嬷似的。苗嬷嬷不以为意,笑着应喏,转身去了旁边的茶房。老安人就道:我打小就喜欢吃莲子糕。可那会儿乳娘管得紧,不让多吃,说吃多了胖,胖了不好嫁人。等嫁到了顾家,是玄孙媳妇,怕别人笑话我馋,还是不敢吃……再后来,做了太太。大家都看着我,就更不敢吃了……大家都笑着听老安人絮叨着。苗嬷嬷端了糕点进来。雪白的莲子蓉做成了莲花模样,中间点了个红。样子非常的普通。老安人催着她们:快吃吃看,是不是比齐芳斋的好吃——我觉得比齐芳斋的好吃!苗嬷嬷朝着众人使眼色,叫小丫鬟打了水进来。她们刚净了手,一人拿了一块莲子糕。还没有吃到嘴里,老安人已迫不及待地道:是不是很好吃?比齐芳斋的好!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比齐芳斋的好吃。老安人就呵呵地笑。众人就吃着莲子糕。的确比齐芳斋的好吃,甜而不腻,香而不郁。周少瑾吃完了糕点,示意丫鬟拿了帕子过来净手。老安人突然指了她,道:这是谁啊?我看着怎么这么面善?周少瑾的心骤然间就漏跳了一拍。袁氏已笑着介绍她:……平桥街周家的二小姐。不对。不对!老安人摇着头,表情困惑。朝着周少瑾招手,你过来。让我看看。周少瑾的心怦怦乱跳,深深地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