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请孙真人告知徐谨莜的命数,到时候自然就会有换子的证据在那里。丁mama点点头:奴婢明白了。丁mama回到徐家被打了板子,一瘸一拐地回到徐谨莜的院子里。徐谨莜已经将瓷器砸了满地,可是不管她怎么闹,杭氏都没来看她一眼。现在就开始这样作践她,这个家她是待不下去了。听着丁mama说完,徐谨莜抬起头:事不宜迟,你明天一早就去长春观,若是求不到证据,你也不用再回来了。只要有了证据,她就会头也不回地离开徐家,带着这消息去找顾世衡和顾老太太。她能哄得太后、太妃和老夫人高兴,一个乡下的顾老太太能有多少见识,三言两语就会抱着她痛哭。…………………………………………………………重头戏明天开始,应该会连续播报几天吧。我感觉。嘿嘿。写杭氏反应的时候心里酸酸的,请大家对照前世琅华的遭遇。☆、第五百七十六章换子真相大雪下了整整一天。长春观被白雪包裹,如同被置于云端,碧雾蒙蒙,仿若天宫。道童早早就起来打扫道观的台阶,用扫帚清扫过积雪,青阶之上不沾一丝尘埃。扫到最后一层台阶,道童不禁吓了一跳,台阶下跪着一个人,好像已经冻僵了。这位善人。道童上前喊了一声。那人却没有半点的反应,紧紧闭着的眼睛上仿佛蒙了层冰霜。这位善人。道童壮着胆轻轻地推了一下,那人仍旧动也不动,道童心中焦急,手下用了力道,那人却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快来人啊。道童的喊叫声打破了寺庙的沉静。……温水敷面,屋子里又放了几个炭盆,榻上的人脸上才有了血色,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福生无量天尊,人总算是醒过来了。一位道士走上前,看着榻上的人:你来长春观所为何事?那人嘴唇嗡动半晌才发出声音:我是……徐家人……是大小姐……让我来的……求见……孙真人……平安符……平……丁mama说完话,眼睛一翻又晕厥过去。道士们面面相觑,想起前两日平安符的事来,真人因此事闭关修炼,不再见客,就连皇上请真人过去讲道,都被真人婉拒了。这事恐怕要请示真人。旁边的道士上前一步:这人跪了一整晚,差点命丧于此,恐怕是有大愿,又与前几日的事有关……去吧,为首的道士挥了挥手,大约这就是真人要躲避的劫运。……长春观内的一处殿门打开,须发皆白的孙真人慢慢地走了出来。刚下了台阶,就见到了前来报信的弟子。真人,小道士上前道,师兄说……不等小道士说完,孙真人挥了挥手,我都知道了,你去吧!小道士应了一声,慢慢的退了下去。孙真人一步步走向了禅房,刚刚进了门,弟子们立即前来行礼。榻上的丁mama听到声音,立即挣扎着撑起了身子。孙真人,丁mama一脸虔诚,我家小姐自从拿到平安符之后,一直心神不宁,求您指点迷津。孙真人望着丁mama半晌才道:贫道本不想说,如今看来机缘至此,也不得不说了,大约这就是贫道的劫运。旁边的道士听得这话立即上前听命。孙真人道:叫清霄随她去吧!好一阵子,背着药篓的青衣道士才进了门,他的头发高高束起,脸上是远离喧嚣的宁静,一双眼睛如墨般幽深,衬得他的脸更加脱俗,虽然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却举止透着超乎年龄的沉稳,仿佛是一个已经修炼了几百年的仙人,不会为任何俗事而动。清霄,孙真人道,那件未了的俗事,如今也该有了结果。弟子听命。清霄上前弯腰行礼。等到清霄跟着丁mama离开长春观,孙真人目光微深,吩咐道:贫道要求见皇上。……徐家。徐老夫人早晨起来,心情很好,因为放在暖房的一盆墨兰开了花。这个时节墨兰开花极不容易。看着那娇嫩的花朵,昨日那些烦心事顿时一扫而光。过些日子,这件事淡了,她自然会将谨莜放出来,想必谨莜也受了教训,以后会更加的乖巧,说到底她最疼这个孙女,这孩子也最像她,将来必定能够给徐家增添光彩,即便有些小错,也是无碍。谁没有犯过错,知错能改就好。老夫人,管事mama凑上来低声道,大小姐屋里的丁mama带了一个道士上门。道士?徐老夫人眼睛一亮:是哪位道观上的?管事mama道:说是长春观的,道士去了堂屋跟夫人说话。这个家里,最信道法的人是老夫人,家里若是来了道士,夫人立即就会带到老夫人房里来,老夫人会让人准备素斋,还会跟道士论几句道法。寻常道士还要这般,更不要提长春观上的。徐老夫人果然不快起来:仔细去听听,到底为了什么事?管事mama应了一声就要退下去。不用了,徐老夫人道,扶着我过去听一听。她要知道杭氏到底在捣什么鬼。徐家的堂屋里,杭氏看着面无血色的丁mama,心里顿时一沉。她就按照老爷说的那般,对丁mama小惩大诫,然后派人盯着,免得打草惊蛇,她知晓丁mama去了长春观,却没想到还领了一位道士。这位道士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脸上那超脱的神情,不禁让人心生敬畏。杭氏上前行了礼,还没有说话,那道士已经转过头:这些年善人的身子可好?小善人可平安?杭氏顿时脸色一变,想起了那年庭之给她带来的药,就是这药让她身子渐渐变好,生下了恺之:您是天师道的道长,您认识我弟弟庭之。清霄站起身:善人可是在镇江生产,在赵家村附近找了一个稳婆接产。杭氏心跳加速,几乎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正是。清霄道:大约是善人生产后的一天,贫道在赵家村附近道观打坐,听到稳婆上香祷念,她为两个妇人接产,一个明明临产却用了稳胎药,一个还没有到日子却用了催产药,就是要让两个孩子同时落地,以便将孩子交换,她因此赚了二十两银子,只是心中有所愧疚。她是信道之人,恐怕因此有损阴德,求请慈航真人原谅。这件事过了多年,贫道遇见了元妙先生,先生说起了您的病症,贫道怀疑乃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