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吉满头大汗,西夏使臣已经疼得要晕厥过去。胡仲骨在一旁催促,沈大人,您可要快一些。终于沈昌吉刀尖一划,一样东西被他剥了出来。裹着血rou的东西被胡仲骨扔进了托盘里,内侍端起来给太医查看。接下来就要断骨重续了。胡仲骨将众人的目光又吸引过去,内侍趁机将血rou模糊的东西带到一旁清洗。冲掉了附着在上面的鲜血,一截铁块样的东西就出现在内侍眼前。…………………………………………更新第一章。教主要去开会啦,大家这几天帮忙守好家哈~求月票,求打赏,求留言,谢谢大家!!☆、202.第202章欢心内侍偷偷地将沈昌吉剜出来的东西拿给了太后身边的女官看,女官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就匆匆忙忙地走了。等到女官和内侍分头走了,裴杞堂才从大殿旁边闪身出来。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太后是个聪明人,知道单凭琅华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可能知晓这么多事,只有顾家手里的探子才会带来这样的消息。太后虽然不能调动边疆重镇的兵力,却能让北方的荣王,东北方的邱家伺机而动,只要他们能守住关卡,这一仗赢面就会更大。裴思通将裴杞堂拉到一边,这是要做什么?不是不同意和谈吗?怎么现在里应外合做起这件事了,你在打什么主意。裴思通说出里应外合这样的话,让裴杞堂心里很舒坦,他希望有一天琅华也能这样想。不过陆家出了事之后,陆瑛开始掌家,陆、顾两家的关系又没有那么紧张了,这次进京陆瑛还将顾老太太和琅华送到了码头。过些日子京城大考,陆瑛大约也会跟过来。陆瑛能在陆文顕死了之后,将陆家的事处理的滴水不漏,可见这个人城府极深。他不喜欢这样的人。裴杞堂低声道:放心吧,不会有什么闪失。裴杞堂回到大殿里,西夏人望着自己那条被重新接好的手臂,眼睛中泪光闪烁,仿佛立即就要哭出来。这次出使大齐,是因为听到西夏的一个草药商人说大齐医术高明,借着出使的机会说不定能治好他的手臂。他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却没想到果然就治好了。等回到西夏,他定会找到那个商人好好奖赏他。西夏使臣眼睛一转,想起商人的另外一句话,如果能跟大齐讨到药书典籍是最好的,西夏有了各种药方,也能学着大齐的样子防治瘟疫。战争一起,瘟疫就会紧随而来,他们几次举兵攻打大齐,正在关键时刻,疫病就开始流传,本来准备充分,可以取胜,却因为瘟疫,大军不得不撤回贺兰山。东平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他们的平昭皇帝就是在征战大食国时遇到了瘟疫,因此打了败仗。东平长公主的两个孩子也是医药不继而死。所以他才会将东平长公主也就是他们的平昭皇后抬出来要药方。西夏使臣道:这也是我们平昭皇后的意思,这样一来平昭皇后虽然离开了我们大夏,我们也会将她的牌位世代供奉。西夏使臣干脆跪下来匍匐在地上,请皇上赏赐治疗瘟疫的药方。皇帝眼前浮起东平长公主的面容。西夏使臣接着道:平昭皇后一直希望大齐和大夏交好,金国眼见国力越来越强盛,灭了辽国之后一定会威胁大夏,平昭皇后希望大齐能够不计前嫌,联手我们大夏压制金国。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让东平长公主活着。因为她还有利用的价值。她是打开大齐国门的一把钥匙,等到他拿到了药方,回到西夏举兵,毫无防备的大齐一定会被打得溃不成军。不是他们不讲信义,而是大齐的皇帝太过窝囊,不敢举兵,居然相信他们会和谈。说到底,这些穿着绫罗绸缎,养得白白胖胖的大齐人,都是一群懦夫。皇帝不置可否,半晌看向一旁的胡仲骨,胡仲骨治疗西夏使臣有功,赏。胡仲骨胡子一翘,立即谢恩。徐松元见状也上前扶起了地上的西夏使臣。皇帝站起身来,使臣长途跋涉来到大齐,又刚刚治好了伤,先去歇着,此事改日再议。徐卿随朕来,其他人都散了吧。徐松元将要出使西夏,皇上单独叫徐松元,就是已经将和谈之事定了下来。西夏和大齐和谈,正中太子下怀,可是沈昌吉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皇上没有让他复职的意思。皇帝走了两步停下来,目光落在桌案上用木头雕好的小船上,然后扭头去看裴杞堂,你说你的大船走海运为什么比运河还要快。裴杞堂立即上前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过去,因为草民的船有水密隔舱,不怕海上的风浪。内侍忙将裴杞堂手中的纸递给皇帝看。那是一张演段图。皇帝眼睛顿时亮了,你懂得元术学?裴杞堂立即道:草民手上经营的几个铺子,不免需要筹算,开始只是看些相关的书,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皇帝嘴角微微一翘,仿佛十分高兴,看向裴思通,你们裴家几代造船,手艺也算传了下来。裴思通不敢怠慢,微臣惶恐……都是……犬子胡乱作为,微臣也不懂什么水密隔舱,恐怕是他言过其实。皇帝不再说话,丢下众人离开了大殿。徐松元忙跟了过去。……太后仔细地问女官,皇上就与徐松元去后殿了?女官道:徐大人出来之后,皇上还让太医院交了一份治疗瘟疫的药方。女官退了出去。太后看向顾琅华,胡仲骨倒是有几分的本事。琅华回道:胡先生医术高明,只可惜世人都看他的外貌,因此委屈了他。太后让人扶着站起身来去看矮桌上的花斛,你倒是懂得慧眼识珠。琅华不知道要如何向一个没有瞎过的人解释,外貌有多么的不重要,世人终究会被眼前的繁华所蒙蔽。太后忽然淡淡地道,如果大费周章之后,东平没有回来,西夏依旧打了胜仗,该怎么办?琅华十分冷静,那么顾家和那些察子从此之后恐怕就都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