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能说汪氏说得对,如果她说的是对的,朕是什么?这真是报应吗?李世民怎么没有报应!武则天怎么没有报应?赵光义怎么没有报应?那弑父弑君谋朝篡位的人那么多,怎么单单我有报应?耳畔几乎响起汪皇后激烈反对时的声音,他不由得抖了一下,森然回望坤宁宫,又攥着拳头加快脚步离开了。孙太后早已搬到比慈宁宫差一点的寿康宫居住,现在正在窃喜。嘿嘿,让你软禁我儿子,让你废了我孙子的太子之位。善恶自有报,天道好轮回,阿弥陀佛嘿嘿嘿嘿嘿。表面上还装作惋惜的样子:怎会如此呢,阿弥陀佛,太可惜了。可不是嘛。这冥冥之中自由安排,不是人争啊抢啊就能弄到手的。王尚宫也在偷笑,自从太子被废之后,太后的待遇没变差,可是她却处处不顺心。自从太子生病之后,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宫人的态度都变了,太子病的时间越长,众人的态度越好。之前催了三次没做好的棉鞋,太子一病,立刻就送来了。她和太子没仇,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隐隐的有种快意。朝中一片纷乱,除了于谦及尚书们、侍郎们还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其他人都在议论太子的病情如何。皇帝没有给出正式的诏书说明情况,太医院也没有正式公布太子的病情,但是纸里包不住火,很多人都知道太子的眼睛有了毛病。是看东西不清楚吧?看书的时候,字小了不清楚。这是一位近视眼的老先生。是看东西模糊又有重影吧?这是一位散光的老先生。是不是近处看不清楚而远处清楚?这是一位老花眼。连着有青光眼的,以及有白内障的老先生们,纷纷猜测太子是怎么回事。能在朝中为官的人,都是学识渊博的进士,这就代表他们要读很多书,读书多了眼睛自然会不好。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瞎子在朝为官,也就没有人猜到太子的眼睛瞎了。朱见济吃饱了一抹嘴,道:预备笔墨。旁边伺候的人都愣住了:殿下,您,您怎么写信啊?朱见济也是一呆,他光想着以后不用看书了,没想到也不能写信,沉默了一小会,怒道:让你们准备便去准备,说这么多作甚!我能吃菜,就能写字。谁敢不从呢。笔墨纸砚预备齐了,又把笔饱沾浓墨,递到太子手里。朱见济摸了摸纸的尺寸,尺寸很大,又闻了闻:这是白宣?生宣熟宣的味道微有不同难以辩驳,但花笺的味道非常明显。是,一整张熟宣,殿下您随便写。朱见济气呼呼的哼了一声,居然不给我花笺,而是这么大一张纸,你们以为孤要满桌子甩墨点么。捏着笔,试探性的下探,笔尖点在纸上时有明显的触觉,顿笔时也有感觉。写了一句:‘见字如面,我眼睛看不见,字写的还不错吧?’不仅认出来,写的竟然还不错,他还记得写字的方式,下笔的时候心里也浮现出在写的比划。他又写:‘我的病已好,过些日子找你玩去。你要预备美味佳肴待我。本要与你赏菊,可惜不能了。’字的大小不尽相同,但已经用去了半张宣纸。行了,就这些。叠起来,派人送给沂王。哪能送给沂王,先送给皇帝过目。皇上,太子殿下给沂王写了一封信。什么?太子殿下命人铺开纸,亲自执笔写字。打开我看看。朱祁钰看着这一页忽大忽小,左右歪斜的字,有些心痛,我的儿子多么优秀,瞎了还能写信,可惜他再怎么优秀都没有用了。送去吧。往后再有什么书信,不必向朕禀报。看不看都行。过年前出这么个消息,真是糟心。唐氏温柔软款的走过来:陛下,保重龙体,别伤心了。太子的眼睛或许能治好呢。朱祁钰叹了口气:难了,太医们都说治不了。太医们哪敢说实话,都要把病往严重上说,治好了才显得有能耐,治不好也不会被治罪。唐氏给他捏了捏肩膀,揉了揉太阳xue,柔声道:要过年了。还能好好过年吗?朱祁钰想了想:嗯。过完年再废太子,即使只有一个儿子……唉,朕的心好痛。这一年多都白忙了!唐氏又试探着说:听说皇后jiejie病倒了,您不去陪她么?朱祁钰烦躁的摆摆手:朕也快病倒了,哪有心思管她。他嘴里起了一圈燎泡,眼睛被火烧的发红。太监来报:启禀皇上,白迎求见。召。白迎快步走了进来,他看起来是个老人,步履却非常轻盈,比那二十多岁的壮年太监更矫健,脸上的神情不仅舒展,而且很精神。臣白迎拜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免。白迎刚要站起来,又看到了唐氏:臣白迎拜见唐娘娘唐氏笑了起来,声如银铃:免礼免礼,我可不敢当。她轻盈的绕过皇帝身边,对皇帝福了福身,快步退下了。朱祁钰喝了一口苦丁茶,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还得降火,连狐裘都穿不住,心火上涌:又有什么事?白迎道:沂王身边的侍女万氏朱祁钰:万贞儿?是,皇上您知道她?简在帝心?我一直都说她是万氏啊。朱祁钰心说我小时候我哥哥常常说起她善于打架: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