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4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p>还是要两家都乐意才是。

那天雷得勾着地火,王八要瞪着绿豆,这才能成了好事,强扭的瓜他不好啃啊。

我看宁小子,一时半刻……对你和对十二郎也没甚区别,你可不能逼人家……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儿子给打断了。

封恺摇头。

非弟对十二郎有甚情分,不过还是看在我的面上罢了。

此时便是跟爹打个招呼,之后要如何相处,我自然心里有数。

听他这样说,封大都护暗骂狗崽子不给脸。

人事都没经过,还敢跟他这个老手叫嚣?他老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万花丛中过来的,不比毛头小子明白!

不想再掺和狗崽子的破烂事,封大都护挥挥手,把儿子打发去安排春耕和修坝的事情。

反正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不听老子的话,到时候有那小子哭咧咧的时候!

封恺的动作很快,几乎是在第二天,封家就派人前往九凌湖观摩水龙车,顺便还参观了一下墨宗自制的肥堆和农具。

这一看,可真是不得了!

墨宗区区百人,竟然将九凌湖附近的土地都开垦完毕,还赶在播种前下了底肥,这可不是百人就能完成的工作量。

这……这……这咋能呢?

边军中垦田的老把式一脸惊愕,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干农活干了一辈子,还没见过这样耕地!

纵横交错的沟渠将地面划分成网格,渠中引了九凌湖水,渠边安装有一架架木制的水龙,样式十分奇特。

在华国历史上,龙骨水车始于东汉,在农业上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这个时空,同样有人发明了龙骨水车,不过款式和结构与华国三国时期类似,使用的时候对地形要求比较严苛。

宁非在现有水车上做了改进,使用木轮传动带的设计,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搭配灌溉渠及乌知河支流上的水坝,可以做到利用水力驱动,节省人工。

但目前水坝还没修,所以暂时只能依靠人力脚踏,饶是这样,也已经大大惊住了老军屯。他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那水龙,像是看到了什么宝贝一样双目放光,苍老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这……这……小的能试试吗?

咋不能!

一旁做讲解的柳老头一挺胸脯,脸上的骄傲就别提了。

他自然看得出对方也是个侍弄田地的好把式,技巧和经验甚至略胜于他。

但那又怎样?

柳老头底气十足。

他们矩子说了,种地也要讲科学,不是光有把子力气,会看点天气就能行的,光、热、肥料、风向、土温、作物高矮苗种,每一个都是学问,有了趁手的工具那更是事半功倍!

像他们墨宗,早就不靠出死力气种田了!现在还只是让他们看到了水龙车,等下若是见到宗门各式各样恶肥料,怕不是要吓得腿软哩!

他指点着老军屯爬上踏板。

你手扶着这横轴,往前踏步就成了,觉得水够了就停下。

哎,哎,好!

老军屯连连应声,双手抓着横杆,小心翼翼踏动踏板。

随着木轮转动,也就在片刻之间,汩汩的九凌湖水被木龙车汲到高处,直接流入了灌溉渠中。

哗啦,哗啦,哗啦啦。

听着悦耳的水声,老军屯的眼睛越睁越大,脚下的步子也在不自觉地加快,像是找了迷,谁劝都不愿意下来。

柳老头对老军屯的反应非常满意,但他还要低调的炫耀。

这水车现在还要人踏,着实费力费工,咱们墨宗讲究科学种田,田地里要顾得事情多着哩,哪有时间踏水车?

说到这里,柳老头状似不满意地摇了摇头。

还是要等你们边军把乌知河上的水坝修好啊。到时候水龙车有水推着转,人工不久省下了?

有这时间大家多积些专用的种肥出来,那才能丰产丰收哩!

一番话,听得老军屯晕头涨脑,两眼发直。

能推着自己的转……是个啥样子的宝贝啊?!

这墨宗是个什么神仙地方,种个地竟然有如此之多的讲究,可是让他长大见识了!

只恨不能今天就留下,好好听听人家那些讲究都是什么,也不枉他在田地里干了一辈子!

第137章

人啊, 话真不能乱讲,旗杆也不能随地乱插。

这不,之前还雄心勃勃的老军屯, 等真进了柳老头的学习班,才忽然感受到来自墨宗的恶意。

继参观了九凌湖的水龙车和农具之后, 定安城第一批农学班学员集体进入墨宗坞堡。

一共三十人, 都是封家从边军军屯中挑选出来的,老中青三代, 全部会种田, 下过地。老军屯是农学班中年纪最大的学员, 原本来之前还有些不服气,言说自己也是种田的师父,来墨宗能学个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