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举家迁移,祖坟问题(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这一点头,那可就是死不见儿孙,这份割舍,但凡当父母的,谁愿意承受?

可这里的一切不可能全都丢弃,赤条条地从头开始,祖坟在这里,不能成为无人问津的土丘,一些亲戚也在这里,总不能连个人都不留。

只能留个人在这里,守着这里的一切,让其他人走。

杨安看着月亮,叹了口气:官员说得对,镇国公是不会害百姓的,让老二、老三、老四都离开吧。留在这里,辛劳一辈子才有两亩薄田。出去了,他们就能有良田二十亩、三十亩,甚至是五十亩。

咱们老了,儿孙离开是难受,可也不过是难受十几年。可若是让孩子留下,那他们要穷困多少年,难受多少年,辛苦多少年?就这样吧,与其抽签走人,还不如抓住机会,让他们主动移民。

杨氏泪眼朦胧。

道理谁不懂,可那是自己的儿子、孙子、孙女啊。

济源。

周慈提着些醪糟找到了周大山,两人坐在一棵大槐树下,一碟野菜,就这么简简单单。

买不起酒。

周慈叹了口气,仰头看向明月:说起来,今年的四月那么熬人,好几个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起来几次看太阳是不是被狗吃了,怎么还不升起来。可现在都要进入四月下旬了,又觉得四月过得太快。

周大山喝了口醪糟,看向周慈,直接问:你几个儿子想走?

周慈呵了声:都想走啊,截止的日期越近,这想走的心思越强。说起来还是那些官员,一天又一天叨叨,孩子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佃户自己吃苦,儿子吃苦,孙子也吃苦。总之,往下八代,别想翻身。

周大山发出沉闷且长的鼻息:我那几个儿子也一样,他们现在劝我也走,还说往后每年抽个人在清明的时候来一趟上坟。你听听,这像不像话?んΤTρs://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周慈也知道每年来不太现实。

鬼知道移民安置的地方距离这济源有多远,往返一趟,少的也应该有八九百里,多的要两千多里路了吧,清明之前过来,路上不吃饭,不住宿,不花钱了?

什么家庭能扛得住这个花销?

周慈想了想,言道:每年来确实不太现实,可若是三五年派人来一趟,也未必不可。

周大山一拍大腿:三五年?祖坟被人推平了种地你都不知!

周慈直皱眉。

这也是个顾虑。

别以为不可能,这样的事可没少发生过,尤其是一些地主,田在他们手里时,总觉得地里的那一点点坟头减少了他们的收成,因此派人推平人家祖坟用来种地。

人在的时候,这地主都敢如此放肆,这若是没人看着了,他们还有顾虑?

两个人正犯难时,就看到一道身影在村外走着,借月光就能看清来人,周慈抬手招呼了声:徐典史。

徐左听闻声音,看了看,笑着朝着两人走去。

周大山忍不住低声埋怨:喊他干嘛,这不是坏心情。

周慈安抚了下周大山,对走到近前的徐左问道:徐典史,就一件事,你给解决了,我们就移民,全家移民。

当真?

徐左惊喜不已,搓着双手:你们尽管说,我解决不了的找知县,知县解决不了的找知府、布政使,实在不行还有镇国公。

周慈坐着,一只手拍了拍地面:佃户一样重土难迁,尤其是放不下祖宗的坟,一旦全家人走了,那坟丘很可能会被人损毁,日后我们与后人即便是回来看看,上柱香,烧个纸钱,那可都没地方。

这种不肖子孙,我们不敢当,也当不得。所以啊,只要县衙能保证我们的祖坟安然无恙,哪怕是十年、二十年,这祖坟还在,我们就主动移民。

徐左听闻之后直皱眉,思索了下回道:我只是典史,即便是答应了你们,你们也不可能信,所以这事我需要问过县尊。

周慈点头:那可要快。

徐左看了看周大山与周慈,抬了下手:我这就返回县衙。

知县方诺在睡梦中被徐左喊醒,揉着发胀的脑袋问清了缘由。

徐左解释道:县尊,这可能是移民最后的顾虑了,只要加一把火,咱们这里主动移民的户口数就应该到了,无需再进行强制移民。

方诺喝了一口浓茶,醒了醒神:答应他们容易,可若是做不到,会被人戳脊梁骨,日后还可能引起更多纠纷,到那时,便是县衙的不是了。可我们还在任上吗?新上任的官员认这笔账吗?

徐左着急:可若是不能解决他们的顾虑,就是移民,那也心有不甘。

方诺也明白这一点,思虑再三,走至桌案旁写了一封简短的文书,言道:去,将驿使喊醒,速速送到知府手中!

是!

徐左也明白,这种事要解决,县衙出面未必管用,百姓也未必放心,必须向上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