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正臣看着求饶的于占、王春等人,目光中的杀机缓缓退去。
官府是赈灾的主体,大户参不参与赈灾,全凭良知。
有良知,求个好名声的,逢灾便会捐粮施粥,灾情过后,百姓会记住他们的好。
可若是没良知,只逐利,说到底,罪名也就是个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结伙行骗,按照律令谈不上杀头,最多杖八十,挨不到八十死了,那也是他命不好。
可问题是,顾正臣现在没行刑的权力,一个东南水师总兵住在文登县衙里已经过分了,更不要说判刑杀人了。
拿出一半家产,折成粮食交给县衙,然后去方参政那里领六十杖,你们可有异议?
顾正臣开口。
于占、王春等人赶忙谢恩。
只要人屠不屠人,什么都好说,挨一顿打也无妨,反正态度摆出来了,东西捐了,该退的退了,方克勤总不可能下死手将这些人杖死。
顾正臣抬手:先起来吧,我还有几句话要问。
王春、张林扶着地就弓身,准备站起来了,谁知于占脱口而出:我等跪着就是了。
王春、张林赶忙跪了回去。
顾正臣呵了声,言道:你们说买粮食时,并不知道这些粮食是县衙常平仓的粮,那谁卖给你们的粮?
王五福。
王康宁。
王去贫。
一个个名字蹦出来。
顾正臣听得直皱眉。
于占赶忙说:这些人并不是生意人,之前我们也没听说过,他们只说卖粮,我们顺势收了下来,谁也不知他们拿出的是常平仓的粮。若是知道,我们也不敢买。
这些人,你们一个也不认识?
顾正臣问道。
于占摇头。
张林有些犹豫,眼见顾正臣看过来,慌乱地说:我见过王去贫与典史王涉碰过面,不知他们是否有关系。
顾正臣看向关胜宝:抓王涉。
关胜宝领命而去。
于占、张林等人心惊胆战,这就是定远侯啊,抓人、杀人绝不含糊。
顾正臣背负双手,肃然道:这次饥荒颇是严重,人心浮动,已经出现了民乱的迹象,若在这个关头有人煽风点火,兴许百姓会在其带领之下冲击县衙,劫掠大户,对抗朝廷。你们在文登立足多年,总不可能没听闻到半点——邪教的动静吧?
邪教?
于占、王春等人惊讶地看向顾正臣。
于占面色苍白,膝盖向前移了下:定远侯可是说的白莲教?
你知道?
顾正臣眼神一亮。
于占喉咙微动:不瞒定远侯,我,我两年前曾娶过一房小妾,她竟给我吹嘘什么弥勒下生之事,我让她不准再说,不成想她竟跑了,还留下一封书信,说信白莲教、进入弥勒佛国方可有四万八千年寿命。
既有邪教出没,你为何不告官府?
顾正臣面色阴沉。
于占低头:这,我丢不起那个人。
王春咳了声,言道:定远侯,他的小妾是嫌他不行,跟着个下人跑了……
于占看向王春,眼珠子都红了,伸出手就抓了过去:你胡说八道,我是看不惯她是邪教中人……
王春避开。
分明就是你不行,还丢不起那人,文登城谁不知道你那点破事。
王春、于占感觉到了冷厉的目光,赶忙跪好。
顾正臣眯着眼,神情严肃,对于占、王春等人道:我需要白莲教的线索!
于占想了想,言道:我听小妾说起过,只要身入白莲教,便可得到圣女的青睐,还说圣女是神女,即便是腊月寒冬,也能幻出柳枝,手中圣水一洒,便能净化人心。
顾正臣微微皱眉,想起卷轴画像中的女子,沉声道:持柳的圣女!
于占点头:我只知道这些。
王春见顾正臣看过来,语速很快地说:我也听下面的人说起过,文登有白莲圣女,在山洞中拿到了神秘的天书,并找到了观音柳,可解人疾苦,只是没人说起过此女到底在何处。
顾正臣听过众人的话,转身道:这次事了之后,若你们不为善,我还会来文登。只不过下一次,你们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于占、王春等人畏怕不已,行礼离开。
朱棡走至顾正臣身旁,言道:看来这圣女持柳便是这白莲教在文登的最大头目,只要找到此女,兴许便可以消除一场祸乱。只可惜,我们现在对这个圣女是一无所知,更无处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