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丽,平山。
黄昏将至,余晖洒落。
李穑拄着拐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看着并不算宽阔的山道,看了看身后的金九容、朴尚衷、郑梦周等人,喘平了,喊道:多少年没如此走路,身子骨倒是有些扛不住了。好在一身精气神还在,来,诸位,让我们吟诗一首如何?
金九容听闻,挺直脊梁:平山秋未至,天涯客已行!
朴尚衷赞叹应景,旋即脱口而出:草木碧千里,连天星月明。
郑梦周调侃:此时黄昏,何来星月?
朴尚衷哈哈大笑:总会有星月明的时候。
郑梦周含笑:这倒是,那我便接你一句:游走四万里,归来白发生!
好霸气!
众人纷纷称赞。
李穑连连点头,沉吟了下,喊道:男儿四方志,不独为功名!
郑梦周拍手赞道:不愧是李儒师。话说人生一世,若只为了功名二字,岂不是蹉跎了岁月,空荡荡走了这人世一遭?让我说,学问才是永恒,智慧才是至理。
李穑含笑,指了指不远处的小村落,言道:我们就在前面的驿站休息一晚,明日再北上如何?
好。
金九容等人答应。
乐观的豪情并不能代替两条腿,总需要休息一番才能行远。
进入驿站,李穑等一行人疲惫地休息着。
郑梦周敲门,走入李穑的房间,提着一小壶酒,言道:解解乏,顺便说说话。
李穑坐了下来,将酒碗摆上:这个时候来,总不会是谈论理学之道吧?
郑梦周倒酒:还是瞒不过李儒师,这次出京,不留余地,军士赶着我们出了六十里这才回去,我们两条腿都快走断了。难道你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
李穑呵呵一笑,压低声音:我自然知道其中有问题。
哦?
郑梦周诧异地看着李穑。
李穑抓了抓胡须:李成桂之所以如此着急忙慌地将我们赶出王京,是因为他要调派大军前往全罗道,准备迎战倭寇。他担心王京空虚之下,我们会借此机会作乱,动摇了他的地位,这才想出了这法子,赶我们出王京。
郑梦周皱眉:李儒师如何知道的这等详细?
李穑心情舒畅:自然是有人告知,你就莫要打探了,另外,我们前往岐滩里。
郑梦周更为震惊:岐滩里可是在东面,我们是向北——
李穑摆了摆手,肃然道:王京会有变动,我们就在岐滩里等待消息,到时候,我们便连夜返回王京,迎接大王归位,铲除奸佞!
郑梦周心头一颤。
这他娘的是准备好了要做大事啊,可怜自己什么都不知情。
李穑想起郑道传给自己透露的消息,心头就有些火热,这次离开王京,明着是顺了李成桂的心思,实则是准备暗中反击,给他致命一击,好让辛禑从被摆布的傀儡,重新成为高丽国王!
郑梦周刚想询问,就听到外面传出了嘈杂声,拉开门,便听到驿站里的人大喊:国王禅让以贤,完山府院君接任王位!
李穑听闻之后,身体一晃,赶忙跑出去喊道:你们胡说什么!
驿丞李瓦见是李穑等人,赶忙道:不是胡说,这不是,还有禅让诏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李穑浑身发冷,不知如何到了李瓦面前,接过禅让诏书的手止不住地哆嗦,当看到禅让于完山府院君,以贤治天下,安顺民心时,李穑彻底崩溃了。
郑梦周、金九容等人看过禅让诏书,一个个面色极是苍白。
李成桂没有弑君夺位,他选择了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拿到了王位!
禅让!
他娘的,谁发明的这词!
郑梦周终于知道为啥自己这一群人跑出王京了,感情李成桂压根就不打算让自己这群人参加禅让大典,以免生出什么乱子来!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啊!
李穑手哆嗦的厉害,朝着王京的方向喊道:一定是李成桂威逼夺权,以禅让掩人耳目!我要回去,我要见大王!
说着,一脚走入黑暗。
郑梦周看了看失魂落魄的金九容、朴尚衷等人,赶忙追上李穑,没有拦着,只在一旁跟着走,言道:李成桂已经是国王了,他现在手握印信,统揽天下兵马,王京之内又都是他的人,我们这个时候回去与他斗,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李穑厉声道:那又如何,总需要有人站出来——和他斗到底!
郑梦周苦涩地摇了摇头:那你死了,大王就能出来主持大局了吗?不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积蓄力量,保存实力,不要与那李成桂斗才是!
李穑推开郑梦周:你个懦夫!枉为读书人!